生猪供应量增长约25%,养猪利润就能暴跌近100%!
这并非奇幻景象,而是六月份业内不容否认的实际情况,六月份全国母猪数量持续增加,同时前期形成的生产能力与市场需求之间的不平衡问题十分突出,六月份全国生猪销售价格降低至每公斤十四点五七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度减少百分之二十点六,养猪行业的盈利状况更是急剧下滑百分之九十九......
养猪利润暴跌,猪市警报拉响
农业农村部最新消息,2025年6月,大规模饲养的猪每头平均收益为7元,与上月相比减少了86.4%,和去年同期相比降低了98.6%。
之所以出现利润的暴跌,主要来源于两方面:
首要关注的是产出值,六月份大规模养殖的生猪产出值为每头2060元,与上月相比减少了1.5%,和去年同期相比降低了16.5%。
成本是第二个考量因素,六月份大规模饲养的生猪费用为每头2053元,与上个月相比增长了0.6%,和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8%。
很明显,畜牧业正遭遇极端困境,出售一头生猪仅能获利7元,这是大型养殖集团的表现。而养殖成本更贵的个体户,在6月份平均每头亏损6元,无论是与上月相比还是与去年同期相比,亏损额都出现了负增长。
目前,个体养猪者六月份的收益已经锐减超过百元,具体来说,2024年六月份个体养猪者的平均收益是每头251元。
当前形势更加引人关注的是,自今年七月起猪肉价格持续走低!监测数据显示,七月第四周全国生猪均值售出价为每公斤14.86元,较上一周减少了0.9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降低了22.4个百分点。
事实上,七月份众多养猪公司已经遭遇经营困境,而饲养者的损失程度相当严重。这可以说明,为何农业部门频繁发布提醒通告,建议公司“控制产出减轻规模”了。
目前最为紧迫的是,6月份全国能繁母猪数量达到4043万头,并且仍在增加。先前积累的生产能力,已经导致当前猪肉市场收益大幅下滑,那么接下来还要经历多久的困境?
需要了解,与养猪收益的急剧下滑相比,供应量的增加没有那么显著——2025年6月,正规生猪屠宰厂的屠宰量达到3006万头,环比减少了6.5%,但同比增加了23.7%。(如果考虑生猪体重的提升,预计供应量会增长大约25%)
正因如此,行业对未来猪价的预期直线下降,市场信心一落千丈。
怎样才能迅速改变猪肉价格低迷的状况呢?农业主管部门最近加强干预,在削减生产量的同时,也推出了促进购买力的新措施。
国家密集调控,猪价何时回暖?
农业农村部官方网站披露,该部门与发改委、商务部等十个单位共同起草并发布了《关于推动农产品消费增长的若干措施》,此《措施》遵循调整供应环节、革新物流环节、激发市场环节的政策方向,规划了九个维度二十三项详细行动,契合消费领域的新动向、新特质,在转变中发掘增长机遇,开辟发展新途径。
详细观察,公开会议中清楚说明要建立供需沟通渠道举办促进购买行动,以此激发整体社会对食品的需求;要着力提升农产品品牌的优质化水平,从而提升民众的信任感;要充分发掘可食用的农产品,进而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食品行业。
很明显,国家对目前农产品市场“过剩”的情况非常关注,这一系列行动虽然没有明确提到“养猪”或“猪肉”,但猪肉作为全国首要的肉类消费品类,若这些促进销售的方案能够有效实施,其市场状况必将发生改变。
当前,生猪市场面临的核心问题在于产出过多,与此同时,一个积极的信号是“全国范围内母猪和仔猪的市场价位不断走低”。
农业农村部统计,2025年6月,全国二元母猪售价为33.60元每公斤,比上个月减少2.2%,比去年降低7.7%;全国仔猪售价为37.25元每公斤,比上个月减少4.8%,比去年降低14.5!
这是产能将要快速消化的征兆!只有幼猪和母猪价格同时回落,产能相关者的消化决心才会显著提升。事实上,农业部门在年初就发出过市场提醒,但为何母畜数量始终没有减少?根本原因在于上半年幼猪市场行情不错,使得公司减少存栏的意愿非常弱!
当前,小猪的市场价位持续走低,再加上国家加强管理,这些措施对于未来生猪市场的稳定将会起到关键作用。
当然,这还需要时间来实现,不过从短期角度观察,由于各家企业纷纷“压缩出栏标准、控制重复育肥”,因此能够削减部分生猪的上市量,同时加上下半年猪肉的消费会慢慢增加,或许会形成某个时期的最高点。
当前关键在于,今年七月以来,头部养殖公司“反向扩张、同质化竞争”的局面将显著改善,已有不少行业领军者公开表示会配合政策,虽然它们在生猪出栏方面或许不会急剧降低规模,但至少已经控制住了它们持续扩张的趋势和欲望!
需要了解,原先许多行业领先的企业,依然怀有“扩大生产,降低成本,再谱新篇”的蓝图,有两三家甚至正朝着“每年出栏量突破千万头”的指标努力。
整体而言,六月份的养猪收益大幅下滑,为我们发出警示,现阶段猪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即便仅增加少量产出,对价格的影响也极为显著!国内养猪产业已不再需要公司粗放式扩张,更加需要各方“精细化管理”——这既是缓解供需失衡的必要举措,也是推动快速达成高品质发展的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