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智能手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遗憾的是,我国在手机操作系统领域长期处于不利地位。不过,鸿蒙系统的问世,彻底扭转了这一状况。提及鸿蒙系统,人们往往会联想到华为,因为正是得益于华为的不懈努力,鸿蒙系统才得以问世。
这引发了广泛的讨论,鸿蒙系统似乎遭遇了“同名”的困扰吗?“鸿蒙教育”品牌已经使用了十年之久,为何最终会输掉这场官司?
一、 鸿蒙教育面临的“撤三”事件
鸿蒙系统的推广力度显著,使得公众普遍认为提及鸿蒙便联想到手机操作系统。然而,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官方网站检索发现,以“鸿蒙”为名的注册商标数量已突破1300个。由此可见,除了华为之外,还有其他群体在采用“鸿蒙”这一商标。
若各人都能独立使用自家的商标,各自在各自的领域中和平共处,或许就不会给对方带来过多的麻烦。然而,郑州鸿蒙教育这家机构却因鸿蒙商标遭受了不少损失。郑州鸿蒙教育在当地算是规模不小的教育机构,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拥有20余所分校。他们使用“鸿蒙教育”这一商标已有长达十年的历史。
郑州鸿蒙教育机构的创办人井顺友早在2010年便提交了鸿蒙文字的商标设计,该商标的申请用途主要针对教育领域。到了2011年,这一商标申请获得了官方的批准。然而,在随后的运营中,他们所使用的品牌名称为“鸿蒙教育”,而非“鸿蒙商标”,这一做法为日后商标权的争夺埋下了伏笔。
事实上,根据前面的叙述,大众可能认为使用该商标并无不妥,然而实际上,商标的文字最好保持原样,任何改动都可能被他人利用。尽管他们已经申请了“鸿蒙”这一商标,但在实际运营中,对外展示的商标图案却是“鸿蒙教育”,这和最初的鸿蒙商标存在一定差异。
2019年五月,契贝科技向商标局提交了申请,指出井顺友的鸿蒙商标连续三年未曾被使用,而他们所使用的商标为鸿蒙教育,因此希望撤销井顺友的商标使用权。商标局在审理过程中,鉴于郑州鸿蒙教育机构提供了确凿的证据,且其陈述颇具说服力,最终判定鸿蒙教育机构胜诉。
然而,此事并未就此结束;契贝科技再次提交了相关证据和申请,意图促使鸿蒙教育撤销其商标。然而,国家知识产权局在二次评估过程中,揭露了井顺友自行制造证据的行为,此类行为显然是不可接受的,因此决定正式取消郑州鸿蒙教育机构对商标的使用权。
井顺友对于这一结果感到极度不满,因此他在2020年9月决定将国家知识产权局告上法庭。然而,到了同年12月25日,法院方面却驳回了他的诉讼请求。实际上,国家知识产权局的行为并无不当,他们始终是依照既定的规章制度来执行任务的。
二、华为与契贝科技的联系
契贝科技是一家专注于科技领域的公司,然而,据相关数据揭示,该公司所获得的商标数量竟高达250件,这表明他们似乎将主要精力转移到了商标申请上。此外,契贝科技曾与华为子品牌荣耀手机有所合作,更为关键的是,该公司还将鸿蒙操作系统及鸿蒙OS等相关商标转让给了华为。
华为与该公司的紧密合作关系,使得外界误以为它们之间存在着不为外界所知的联系。更有一些别有用心媒体向华为提问,询问是华为意图获取鸿蒙商标,还是契贝科技有意争取鸿蒙商标。
华为对外声明,对契贝科技争夺鸿蒙商标一事毫不知情。事实上,早在2012年,华为便正式提出了研发鸿蒙系统的计划。自那时起,华为便着手准备了一系列商标注册事宜。
华为绝不会以自身名义参与商标争夺,鉴于外界持续关注其发展动态,因此他们选择了委托鸿蒙科技代为争取。尽管华为对此事并未明确表态,但通过观察一系列事件,我们仍能推断出其背后的策略。
结语
此事使得众多企业深刻认识到商标的至关重要性,若您已提前完成商标注册,那么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务必确保所使用的商标与注册商标保持完全一致,以避免对企业造成损失或不良影响。此类问题绝不可轻视,鸿蒙系统商标争夺事件便生动地诠释了商标的重要性。
今日,讨论的焦点在于“鸿蒙”的归属问题。由于商标纠纷,率先注册名称的一方最终败诉,即便是华为这样的企业,也感到了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