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美国连续三轮制裁的挑战后,华为自主研发的、不依赖于iOS和Android操作系统的鸿蒙操作系统一直备受关注。终于,鸿蒙系统在众望所归中亮相。4月28日,部分华为用户已经收到了鸿蒙OS 2.0的开发者Beta公测版更新,该更新与EMUI11系统实现了无缝对接。
鸿蒙操作系统,官方定义为一种面向未来、适用于各类场景(如移动办公、健身健康、社交通讯、媒体娱乐等)的分布式操作系统。它不仅继承了传统单设备系统的功能,还创新性地提出了一个基于统一系统能力、适配多种终端形态的分布式概念。这一理念使得HarmonyOS能够兼容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智能电视、车载系统等多种终端设备。换言之,鸿蒙操作系统旨在全场景应用,采用了分布式架构设计,其核心是微内核技术,而软总线则是其关键实现手段。坦白讲,这些概念对于大多数用户而言显得相当晦涩难懂,大家对鸿蒙操作系统依旧感到迷茫。为了使消费者们更好地了解这位新伙伴,华为付出了极大的努力。
关注鸿蒙系统的朋友们或许已经发现,华为或相关媒体在介绍鸿蒙时,常常使用一些既有趣又形象的比喻。华为消费者业务软件总裁王成录就曾用“活字印刷”这一比喻进行阐述:将硬件功能进行解构并细分为最小单元,每个硬件模块就如同一个独立的字模,具有无限次的复用性。一旦用户有特定需求,这些模块便可以根据需求灵活排列和组合,形成各种章节。
活字印刷术位列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列,谈及此技术,人们多少有所了解。这种技术涉及先制作单个阳文反文字模,随后根据稿件内容挑选相应单字,将它们放置于字盘上并涂上墨水进行印刷,完成印刷后,再将字模拆离,以便于下次排版时重复使用。活字印刷术的关键之处,便在于其“活”字所蕴含的灵活性。其特性在于灵活多变,不拘一格,既可独立使用,亦能融合一体,显著减少了生产者的作业时间,实现了比传统雕版印刷更快的生产效率。这种“取我所需,用我所取”的智慧启发了华为。鸿蒙系统的设计理念正是源自这一灵感——将整个系统拆分成众多模块,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灵活组合,并根据软硬件的具体形态以及应用场景进行相应的调整。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临近,这种源自活字印刷的灵活技术架构,或许将成为鸿蒙系统在市场竞争中的取胜之匙。
活字印刷似乎带有一定的历史气息,而当前备受喜爱的乐高玩具,相信你一定情有独钟。鸿蒙操作系统在软件层面,将设备中的各种硬件功能抽象化为类似乐高积木的模块,你可以随意替换和重新组合这些模块,来完成全新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你无需在物理上真正将设备拆分成独立的硬件单元。这种类似于乐高积木般,将设备硬件功能模块化,并能随意进行重新搭配的灵活性,适用于你所能想到的,甚至是你尚未想到的各种场景。
若你此刻正沉浸在电视节目之中,忽有客人按响门铃,监控镜头随即切换至电视屏幕;若你身处书房,画面则投射至工作电脑显示屏;若你在卧室,信息将同步至手机或手表上的画面。当你播放一首心爱的旋律,着手准备早餐,随着你的步伐穿梭于各个房间,背景音乐会自动调整至相应房间的音源,确保流畅不断。待你完成这一切,踏上驾车上班的路途,音乐便会无缝过渡至车内音响,继续播放。
余承东以鸿蒙OS的分布式调度技术为例,将Android系统比喻为一条拥挤的车道,各种车辆争相挤占空间,而鸿蒙OS则如同为道路划设了明确的车道,包括快车道、慢车道和自行车道,确保各车辆按照规定路线行驶,避免交通拥堵。
或许此刻你对鸿蒙系统尚无深刻的理解。无需焦虑,只需明白鸿蒙能够使不同设备间的协作与互联变得更加流畅,就像某位网友所评论的那样:
“电动车和油车坐起来有什么区别?
没什么区别。功能还是把你从A送到B,但你能说没区别吗?
我不用加油了呀。--不说太细,你来品。
所以鸿蒙和EMUI最大的不同,就是处处都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