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三星Note 7在国际上出现了不少自燃情况,根本原因是三星SDI的电池供货商制造的产品不够可靠。三星公司也在世界好几个地方实施了退换货政策,承诺免费更换新机,但目前在中国境内还没有出现三星Note 7起火的现象,这是因为咱们国产手机用的是国产ATL生产的电池。尽管国内用户没有遭遇过这种问题,但有人认为这种区别对待的做法还是让一些网友感到不高兴。
事实上,移动设备出现故障并非仅限于三星品牌,只是作为安卓阵营的领导者,此类事件的发生已经让许多用户感到难以接受。但是没有任何电子设备能够做到绝对无瑕,过去也确实存在不少产品曝出过形形色色的负面消息。现在就由雷科技(微信ID:leitech)来探讨一下智能设备曾经遭遇过的各类风波。
苹果弯曲门、天线门:
三星Note 7出事之后,苹果成了最大的赢家,正为自己的iPhone 7销量激增而得意洋洋,然而苹果自己生产的iPhone,过去也出现过质量不过关的问题。
1、弯曲门
iPhone 6 Plus会出现弯曲现象,这种情况主要见于某些用户的使用经历中。他们习惯把这部手机放在裤子后面的口袋,某次坐下时沙发,起身后取手机发现已经变形。有分析指出,iPhone 6 Plus使用的铝合金材质相对不坚硬,同时设备本身屏幕面积宽大,又采用了纤薄的结构,这些因素共同导致它更容易发生形变。
2、天线门
知道苹果手机发展历程的人,都清楚iPhone 4出现的知名“信号减弱”现象。具体来说,该机型推出后没过几天,部分人在用左手下方紧握设备时,会感到手机通讯信号突然变差,甚至导致通话中断。面对这一问题,苹果创始人给出的解决方案是调整握持姿势,或者给手机套上外壳。这一事件还引发了关于金属外壳与塑料材质的讨论,很多希望电池可更换的用户,当时对这款产品相当不满。
三星字库门:
三星在Note 7发生事故之前,还有一段声名狼藉的负面事件,那就是发生在S3和Note 2之间的字库危机。与Note 7的电池故障截然不同,三星手机出现字库故障并非刚上市就显现,而是在使用相当长一段时间后才逐渐暴露。其具体症状包括经常性自动关机、启动时卡在logo界面,以及反复重新启动等现象。原因是手机内置eMMC芯片被电流击穿,需要进行字库更换。
华为耗电门、红屏门:
华为如今在国内手机市场处于领先地位,不过该公司早先的产品在用户体验方面引发过不少讨论。
1、耗电门
荣耀7的电量消耗问题虽然关注度不算太强,但确实存在这样的状况。这种显著的电量消耗主要在电信版本和全网通版本上表现明显,根本原因在于华为选用了威盛公司于09年推出的外置基带芯片。该基带工艺技术相当过时,采用的是55纳米的制造工艺,并且是以外接形式安装在主板上,而不是直接整合到处理器内部,因而导致了严重的电力浪费。为了应对这个问题,华为随后推出了荣耀7i机型来完善产品线。
2、红屏门
红色屏幕现象主要在华为销量极佳的旗舰机型Mate 8中出现。这种状况最清晰的感受就是整个显示屏呈现红色,与色彩正常的手机并置时差异非常显著。华为官方客服表示,这款手机配备的是广色域屏幕,从某些角度观察时会产生轻微的色彩偏差,不过不会妨碍正常操作。不过也有网友指出,问题可能源于JDI的LTPS技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小米爆炸门、换屏门:
1、爆炸门
提及小米的标语“为发烧而生”,最初含义是指小米手机性能优越,能够满足硬件爱好者需求。然而,随着小米手机频繁出现爆炸事件,这个口号的意义发生了急剧变化,最终被理解为小米手机确实容易“发热”。根据笔者有限统计,涉及爆炸的小米机型有小米Max、小米4c、小米4、小米2等,其中前两款近期发生,看来其危险性不亚于三星。
2、换屏门
红米Note 2刚上市时出了件挺丢人的事,宣传时说的夏普屏幕突然变成了国产天马屏幕。这事儿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甚至有用户以虚假宣传为由把小米告到法院,对品牌形象损害很大,结果小米不得不在各大网购平台上搞了大手笔的补偿活动。
魅族跳屏失灵门、假全金属门:
1、跳屏失灵门
屏幕图标会自行变动位置,无需用户触碰手机,有时还会自动打开某个应用程序,偶尔还会自动拨打号码。而故障现象表现为,屏幕上某个部分无法正常响应触摸操作。魅族的部分手机型号遭遇了此类问题,例如MX2、MX3、MX4等。魅族公司对此事的回应是,将产品的保修期限延长到18个月。
2、假全金属门
魅蓝Metal是魅蓝品牌推出的首款采用金属材质的手机,售价在一千元级别,因此上市后吸引了很多网友的注意。不过,后来曝光的一个问题是该机并非完全由金属打造,这让不少潜在买家犹豫不决。经过调查发现,这款手机的背部外壳是由金属和塑料通过注塑工艺结合的,其中金属成分只占百分之八十四。结合其成本控制和定价策略来看,之前的宣传可能存在一定的夸大成分。
锤子质量门
锤子T1推出时,其多次变换宣传口号曾引起广泛关注,但真正让支持者心寒的是该产品的瑕疵,由此引发了对“匠人理念”的质疑。方舟子曾具体列出锤子手机14项缺点,例如组装不精良、边框存在破损、镜头缺少保护层、显示屏有漏光现象、物理按键响应不灵敏等。特别是被称作承袭iPhone 6 Plus外形变化的“翻盖门”,令众人难以承受。
为什么现在的手机容易爆发质量问题?
应该指出的是,除了前述企业之外,整个通讯设备制造领域还包含诸多细分领域,笔者无法一一详述。接下来要探讨的是,为何当前的手机产品频繁出现性能故障现象。
1、手机工业设计对品控要求极高
新型手机配备的轻薄设计、曲面显示屏、高效充电功能等特性,推动了行业对产品精密性和质量管控标准的持续提高。尽管当前技术尚未出现根本性突破,部分制造商仍试图打造理想化的手机:机身追求极致纤薄,电池容量必须充足,并强调整体构造的统一性;曲面屏虽然彰显高端形象,却往往忽视生产规模与合格品指标的匹配程度……这些现象都反映出手机行业在质量监控方面的标准日益严苛。
2、厂商为了节约成本
制造一部手机设备,企业必须核算全部开销,每个公司都期待产品具备独创性,不过更在意的是投入的代价能否实现收支平衡,或者获取更大的收益,所以产品开销自然越小越理想,售价则越贵越佳,这也是部分用户对OV品牌持保留态度的原因,另有一些制造商,尽管在硬件配置上追求极致,但在工艺品质等方面却存在不足,这本质上也是为了压缩支出。
3、厂商选择元件时没有仔细鉴别
生产环节的质量把控并非唯一因素,不同供货方提供的零件在品质上差异显著。三星Note 7发生的事故系三星SDI制造的电池所致,而国产ATL电池却未出现同类问题。华为Mate 8出现的屏幕故障,根源在于JDI的技术缺陷。所以,设备制造商在采购组件时,应加强多方比较,开展多项检测,不可单纯依据供应商的声誉和品牌进行判断。
总之,世间不存在毫无瑕疵的手机,只有持续向完美看齐的手机。企业们在谋取收益时,更需重视自身产品的品质。切莫因短暂的利益,而损害了顾客的信赖与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