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去哪儿网对外宣告设立了旅游目的地服务部门,依据该公司此次公布的内容,该部门是去哪儿“整体服务方案”的继续,将向平台顾客提供涵盖餐饮、住宿、交通、观光、购物、休闲等各项周全的旅游产品。
旅游目的地服务领域潜力巨大,目前业内涉足此方面业务的公司数量不多,知名集团此前更是未曾涉足,去哪儿此举再次领先于其他竞争者,同时向那些正激烈进行价格竞争的同业者提出了挑战。
在线旅游“血拼”新动向:去哪儿寻求蓝海率先走出价格战泥沼
目前,众多网络旅行平台正积极拓展无线业务市场,在最近结束的“双十二”旅游促销期间,携程、艺龙等网络旅行服务公司纷纷实施广泛的价格变动策略,目的是招徕更多顾客使用他们的手机应用程序。连续五个月出现亏损,给艺龙CEO崔广福带来了巨大挑战,但他还是在去年岁末,利用言语挑起了在线旅游业的又一轮价格竞争,携程作为行业领导者,更是表态愿意承受亏损来积极应战,整个行业形势变得异常严峻,许多专家因此将2014年称作是互联网旅游市场最为残酷的一年。
此时众多行业媒体正纷纷揣测另一家大型企业去向何方,而向来风格独特且擅长出人意料的去哪儿,却以成立旅游目的地服务部门的举措给出了回应。业内专家透露,去哪儿设立新部门的意图非常清晰,作为移动旅游行业的佼佼者,尽管资金雄厚,去哪儿并不打算单纯与潜在对手陷入价格竞争,而是通过提升服务细节来优化移动应用的使用感受,寻求不同的发展方向,进行长远的规划。
还有专家指出,在旅游网络领域的三家公司中,去哪儿网最为突出的是其技术实力和产品优势,这一点一直被业界所认可。根据德意志银行上个月最后一天公布的材料,引用的统计信息显示:2013年11月,去哪儿旅行软件的安装次数高达5830万次,其后是携程,达到了5050万次,而相比之下,艺龙则只有2070万次。另外,就整体应用市场而言,去哪儿旅游在旅游类软件中的安装比例已经高达63.3%,是广受欢迎的旅游预订软件。那么,怎样借助这显著的领先地位创造出更丰厚的经济效益呢?提供目的地服务无疑是最佳途径。
另外,依据去哪儿新近已具相当体量的门票、租车等地方生活服务项目,其进展远超原先的设想,能够断定,去哪儿在旅游服务目的地的整体部署,可能自去年起便已着手实施长远策略。
网络旅游行业成功与否关键在于线下推广销售从旅游行业发展特征分析,随着移动网络技术的快速进步,近年来一个显著现象是出行者投入在出行前的准备时间正迅速向旅行期间转移,相较于出行前对预算的仔细规划,游客在旅行过程中的消费选择通常更为冲动,由此可见,线上到线下模式对于旅游产业的价值十分突出
据去哪儿公布的消息,许多媒体推测该公司正积极向业内公认的“下一代互联网财富宝库”O2O行业进行深入拓展。
不过,面对网络空间的明显技术领先,去哪儿在实体场所的积累是否足以保障其线上到线下服务的顺畅运行,一直是舆论密切注视的问题。
酒店预订是网络旅游行业中的关键环节,这一业务的发展状况直接反映了相关公司“线下推广”能力的强弱。就此,记者联系了去哪儿网酒店业务部门负责人,该负责人谈到,过去一年多期间,由于资金投入不断加大,去哪儿在酒店业务方面发展迅猛,2013年第二、三季度,去哪儿仅靠一百人的销售队伍就达成了约四万家酒店的签约,到了三季度结束,去哪儿直接签约的酒店数量已经突破七万家,该负责人还强调,去哪儿酒店板块的收入在过去数年始终维持着超过百分之百的年度同比增长率
为了更清晰,记者接着查看了去年11月左右公布的行业领先者携程和去哪儿的季度财报,通过对比分析,能够得出携程第三季度酒店间夜数达到1180万,平均每天约128,000个。而去哪儿网第三季度间夜数大约为540万,平均每天约59,000个(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高达114%)。可以明白,去哪儿在此业务中的份额,在第三季度已经比第二季度增加了,从35%增长到了46%。
熟悉网络旅游行业的人清楚,传统在线旅游服务商大多会结合线下客服中心和线上渠道进行销售,携程目前的酒店网络销售占比大约为四成,参照先前发布的季度报告信息,几乎不依赖线下客服平台的去哪儿网,其线上酒店业务已经能与行业龙头携程相提并论。
根据对上述数据的考察可知,先前我们的顾虑并不成立,实际上去哪儿在开展“线下推广”活动时的行动能力相当强,非常值得重视。
另外,需要关注的是,这次担任去哪儿旅游目的地服务事业部的负责人是张强先生。据去哪儿网最新公布的消息:张强先后在阿里巴巴和美团网任职,在阿里巴巴任职期间多次荣获全国销售第一的荣誉,在美团网任职时担任南四大区负责人,负责管理1200名销售人员,这个数字占美团总销售队伍的百分之四十,而他领导的团队,在负责的区域内是团购业务方面的领先团队。这份履历实在太亮眼,引人浮想联翩,尤其是该人及其所带领团队的雄厚资源与丰富阅历,必将让本已根基扎实的去哪儿地推、销售团队迈向更高层次。
2014年,对于网络旅行产业的每家机构,注定都是动荡的一年。在这个新想法接连出现,局势持续变化的年代里,哪些企业会逐渐消失,哪些公司会脱颖而出,我们都耐心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