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鲜李伪军陆军中,0.25吨级轻型越野指挥车起亚KM420是装备数量最多的车型,目前已经配发了超过三千部。这种车辆在南朝鲜李伪军内部的重要性,可以与我人民解放军的BJ212、美军的威利斯吉普车以及日军的三菱73式吉普车相提并论,都是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在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南朝鲜的部队就配备了众多威利斯吉普车。在1970年代到1990年代初这段时期,南朝鲜李氏军队使用的0.25吨级越野车,绝大部分是由起亚公司负责制造的。与此同时,南朝鲜李氏军队还装备了相当数量的美军M151系列轻型指挥车。1999年,编号为KM420的起亚0.25吨级轻型指挥车(基型车)首先在南朝鲜李伪军军队中投入使用,随后多种升级版车型也陆续加入该部队装备序列,最多可包含七种不同改款车辆。
KM420配备了一款2.0T的增压型内燃机。它搭配了手动五挡变速箱,并联合了可切换高低速的中央分动箱,从而让车辆实现了全轮驱动。其前部采用了双叉臂式独立悬挂,由软性拉杆驱动,而后部则运用了拖曳式半独立硬轴悬挂。车身设有三个门,可容纳双排座椅供五人乘坐。驾驶员前方的大面积挡风玻璃能够向前收拢,车顶的软性篷布也可以取下。整个底盘布局与美军M151式通用载货汽车有着高度的相似性。
KM420装配了起亚FE2.0升容积、直列四气缸增压内燃机,该内燃机部分车型为汽油动力,具体技术指标参见图示。
长为3900毫米,宽为1930毫米,高为1740毫米,轴距是2360毫米。
车重1.59吨,有效载重0.68吨。
配备可切换高速与低速的四轮驱动分动箱,用以管理KM420的行驶模式,前后的差速装置支持加装差速锁止功能。
KM420配备的燃油动力系统由起亚公司独立设计,可产生高达91匹的英制动力。
该军用指定型号为KM420的轻型指挥车,其前轮支撑系统采用双叉式独立设计。
红框代表起亚KM420的前悬架下A臂,黑框是上A臂,蓝框为前减震总成部分。
上图是起亚KM420的前差速器零件结构建图。
这幅图展示了起亚KM420的后悬挂构造,使用刚性轴传递动力,通过上推力杆、下推力杆以及止推杆组合成五连杆结构,并配备了螺旋弹簧,属于非独立式悬挂系统配置。
这是即将上市的北汽BJ40前悬架的特写。
上图是即将上市的北汽BJ40的后悬架的特写。
起亚KM420的前后悬挂都设置在梯形车架上,这种非承载式车身构造使KM420的越野能力和抗扭曲性能更符合其军用车辆的定位。从整体上看,KM420的前悬挂与BJ40的前后悬挂以及传动方式,和BJ40日军使用的三菱73式吉普车相比,两者之间差异不大。前后轴配置分别是独立与固定结构,这种布局方式较之BJ212和威利斯吉普车那种前后均为刚性轴的非独立悬挂设计,其越野能力略有不足,不过,可以通过强化动力输出,优化动力传输过程,以此提升行驶的通过性能,并且能够获得更佳的车辆操控感受。
起亚KM420的仪表盘配置,跟它的民用车型RETONA非常接近,只是制作材料和工艺上有所简化,更加经济。这款车出厂时,空调和暖风设备都是标准配置,可以满足日常使用需求。
起亚KM420的前照灯、转向灯以及防空灯等部件均为独立安装。车头格栅配有防撞装置加以防护,前部保险杠采用钢材打造,并且装备了双边的拖车连接装置。
这款KM420的四轮驱动装置,其构造方式和起亚品牌旗下霸锐越野车型相同,该车型配备3.8升排量的V型六缸动力单元,并配有五前进档自动变速系统,以及高低两种模式的分动装置。霸锐作为民用改装车辆,凭借卓越的越野性能和强大的动力支持,被南朝鲜李伪军选作标准装备。
同作为民用车辆被南朝鲜李伪军采用,越野车双龙雷斯特的通行能力同样表现良好。
1994年,南朝鲜国防部向起亚汽车提出了,为其研制一款新型0.25吨级指挥车(含其改型车)的请求意向。起亚汽车,作为一家拥有44年军用车辆生产经验的老牌企业,曾为南朝鲜李伪军装备了多种军用车辆,涵盖卡车、装甲车、特种车、运输车,以及部分航天装备等。起亚汽车收到意向书之后,决定对旗下民用越野车RETONA进行升级改造,1997年完成了符合军方要求的0.25吨级轻型指挥车的研发工作,这款经过改进的车型被命名为RETONA-M。
1999年伊始,这款起亚RETONA-M顺利通过了军方检测,正式确立为南朝鲜李伪军通用的0.25吨级指挥车标准配置,军方赋予其编号KM420。随后的两年间,起亚针对军方需求,在KM420平台之上衍生出超过七种不同型号的改进车型,其中最为突出的五种改进车型具体包括
KM420常规版通用指挥车,可搭载四人,配备给韩军团的连队和排级指挥中心使用
KM421 NBC侦察车,安装了新型调频双边加密通信设备,主要分配给韩国傀儡军队第一军团,部署在38度线区域附近的侦察分队。
KM422陶氏反坦克导弹发射车,配备了由美国休斯飞机制造公司研发的升级版陶氏反坦克导弹,导弹舱内装载了四枚实弹,并额外携带一枚备用导弹。
KM423反坦克导弹运输车,专门配合KM422使用,能够装载八支陶氏反坦克火箭筒。
KM424配备了由斗山制造的大口径滑膛炮,该炮的口径为106毫米,车辆共携带十枚炮弹。
KM426集成了40mm口径自动榴弹发射器。
根据现有资料分析KM420车型改款情况,可知韩国傀儡军陆部队此车未配备更多设备,其原有的半吨载重也不足以衍生出多种变体,而美军在1986年便已将M151吉普车更换为吨位更重的悍马车型,由于运载能力提升,美军基于悍马开发出三十余种不同用途的衍生型号根据韩国李氏政权军方的判断,朝鲜半岛三八线两侧的僵持局面,可能还要维持十年以上,他们预计统一进程短期内难以实现;朝鲜境内多山,而韩国境内多平原,高速公路系统完善,所以经济比较发达。南朝鲜李伪军原先的坦克部队实力远超北朝鲜人民局,因此决定把制造装甲车的重心放在了有轮子的战车上。驻韩美军换用了M1A2系列主战坦克之后,南朝鲜李伪军也学着美军搞起了“快速打击旅”,显示出他们紧跟美国战略步伐的重要性。在具体运用中,南朝鲜李伪军陆军配备KM420、KM250、KM500及KM100系列等不同载重量的轮式载具后,确实大幅度增强了其快速突击部队的行动效能。
不可否认,KM420系列轻型指挥车系列作为前沿机动工具,尚能基本满足南朝鲜李伪军的需求。然而,倘若北朝人民军再度发动“星期天的突袭”,并以天马虎坦克(配备125毫米口径的滑膛炮)担当主攻力量,同时运用122毫米口径以上的各类火箭炮、榴弹炮提供火力掩护,迅速对汉城实施猛烈射击。即使南朝鲜李伪军能够将最快应对时间压缩到五分钟以内,汉城和邻近的首都师团恐怕仍会遭受毁灭性的打击,作为对抗北朝人民军的辅助攻击力量,KM422陶氏反坦克导弹发射车以及KM424无后坐力炮机动车的火力发挥还是得到了认可。
据日本某网站披露,南朝鲜李伪军各军兵种的组成情况、作战范围划分以及装备状况都十分清晰可见。KM420系列几乎成为南朝鲜李伪军的一个显著象征,这也反映出这款轻型指挥车在南朝鲜李伪军中享有极高信誉。
这张图片记录了作者在朝鲜38度线区域附近的共同防卫区所拍到的细节,展现的是“联合国军”麾下南朝鲜李氏傀儡军队宪兵部队所使用的起亚KM420型轻型指挥车。
笔者有话说:
从地理政治角度分析,朝鲜半岛的南边国家的主要支持者美国不会一直留在那里,该国家对日本的立场从未真正强硬过。所以它把扩张影响力的地方转向了东南亚,从对中国形成合围的角度来说,这种变化是美国的日本所希望看到的。在南洋地区,朝鲜半岛的南边国家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以及印度都存在不同层级的军事和政治合作。从2007年起,朝鲜的现代、斗山、起亚和三星等军火制造企业,开始向印度尼西亚出口各类军用物资。其中,起亚的KM420系列轻型指挥车也销往印尼,并且依据印尼武装部队的要求,实施了不同程度的改造调整。这张图片展示的是印度尼西亚武装部队运用KM420装甲车进行的防暴车型改造,考虑到印度尼西亚这类东南亚国家政局动荡且时常发生骚乱的情况,起亚KM420具备良好的机动性能,车辆结构灵活,同时维护保养也较为方便,因此这种车型比较适用。
KM250系列越野车为福特原型车经过本土化的产物。
KM500系列重型三轴六轮越野卡车样车,同样属于美军标准配备。
KM1000系列四轴8轮载具,源自韩国起亚从德国MAN重型卡车技术引进。
当前韩国傀儡军队的轮式装备几乎全部依赖起亚汽车供应,其军用产品系列涵盖轻型KM420至KM250、中型KM500乃至KM1000系列的重型运输工具。凭借将近半个世纪的军械生产积淀,起亚汽车得以成为韩国傀儡军队规模最大的轮式装备供应商。朝鲜战争初次爆发至今,南朝鲜四次作战态势历经转变,其配备也随之出现多元革新。由原先死守待援,逐步转为有限反击,而后又演化出主动出击的新式战术构想,这些变化直接作用于南朝鲜李伪军作战装备的技战术层面,促使其不断调整和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