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专栏定期收录公众普遍关注的金融产品咨询,为投资者提供专业解答。若有相关投资难题,欢迎在互动区域表达看法。
问题一:周五三点前买的基金,什么时候才能有收益?
基金的收益计算起始时间是购买确认那天,终止时间是卖出确认的前一个自然日。这两个时间点之间相隔的天数,就是基金被实际持有的天数。这个持有天数的计算,是以日历上的日子为标准的,所以周末和法定假日,比如国庆节,都算在里面。
基金的买入和卖出完成时间通常是哪天?通常是申请买入或卖出的那个工作日的第二天,即T加一日的那个时间点。工作日不包括周末和公共假期,那些日子不被当作交易日来计算。以15点为分界线,如果在15点之后进行操作,那么就视为下一个工作日来处理。
由此可见:
如果购买者于周五下午三点整之前完成交易,那么核验日会是下一个星期一,从那天起连续七天不间断地持有,购买者便能在下周五递交退回的请求。
若购买者于周五下午三点整之后购入,那么核验日会是下周二的当天,从那天起算起,连续七天不间断地持有。购买者能够于下周一递交退回的请求。
另外其他时间买入,可以参考下图基金7天赎回对照表:
问题二:为什么应用程序显示我的资产价值计算增加了三成,但实际公布的资产价值增幅却只有一成?这是不是应用程序出现了差错?又或者是投资管理人侵吞了部分收益?
新手购买基金的朋友,是不是每天都要登录交易平台关注自己的投资回报呢?可能很多投资者都会碰到这样的情况:虽然交易软件在收盘时显示所购基金单位价值预估上升/下降,但晚间公布的实际单位价值却出现了相反的变动,单位价值与预估值之间差异显著,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通常情况下,基金资产价值评估是依据基金过往投资组合以及即时股票市场数据综合得出的数值,这个数值可以看作是对基金资产价值的一个预测,并非精确的基金资产实际价值,因此它和真实数值之间会存在一定的偏差,
评估的依据是基金提交的周期性文件,其中只有半年总结和年度总结会列出完整的资产配置明细,季度总结仅提供头几位最大投资标的的详情。基金的前十大投资通常占全部资产的一半,其余的配置构成我们并不清楚,因此计算出来的结果可信度必然降低。
编制基金定期报告年报和季报需要耗费一定时间,在基金经理完成投资安排且市场运行一段时期后,我们才能了解到其重仓的股票配置情况,期间基金经理还可能根据市场动态进行仓位调整,然而这些具体的调整信息往往难以迅速掌握。随着距离最新季报发布时间的拉长,资产估值和实际净值之间的差距会逐渐扩大。
特殊情况:巨额投资会减少原有投资人的得利/损失,基金价值的高低变化也会因此被削弱,造成与实际价值相去甚远。
此外,许多人都注意到各个平台给出的资产价值并不一致,这是由于它们所应用的计算方法、分析技术等方面存在区别。
基金单位价值,在每日交易终止后,由基金管理机构及资产保管机构的专业人士,依据基金当日最新资产状况、收益损耗情形,实施严谨核算后确定,具备公信力。因此,最终应以实际单位价值为依据。
问题三:基金持有多久能免手续费呀?
具体基金需要具体研究,各类基金的标准往往存在差异,购买基金时可查阅基金招募说明书,一般而言,持有时间短于7天的费用是最高的,有时能达到1.5%,这是为了防止投机行为,此外,不同基金品种的赎回费用收取方式也不一样
当货币基金无法满足收益预期时,许多人转而选择债券型基金或固收增强型产品,这类基金并非都实行7天无赎回费,即便是短期债券基金,通常也需要等待30天才能免除手续费,对于关注7天与30天差异的投资者,更应仔细比较这些区别,以防因小失大,原本期望通过这类基金获得比货币基金稍高的回报,最终却因赎回时间的手续费差异而损失更多。
部分指数基金为了适应投资者进行场外行业转换或操作波段的需求,设立了持有期超过七天的C类基金并免除赎回费用,投资者普遍认为只要躲过1.5%的额外赎回惩罚即可,但实际上这种认知在面对特定基金时会遭遇损失,某些C类基金要求投资者必须持有满七天仍需支付0.5%的赎回费用,只有等到持有期达到八天才能完全免除赎回成本。基金公司设立的目的怎样,这一点很容易让人无意间陷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