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夜晚,小米公司的创始人、董事长以及首席执行官雷军,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对小米YU7的预订量疑问以及遭遇其他品牌“抢购”等热门议题进行了回应。
自6月26日晚间小米YU7正式亮相,市场对其的反应极为热烈。该车型开售仅3分钟便迎来了超过20万辆的大额订单,而在18个小时内,锁定的订单量更是突破了24万辆。面对小米YU7一上线就遭遇的火爆销售局面,雷军在直播中坦言,“当我第一眼看到这(三分钟)内的大额订单数据时,我感到非常惊讶,反复看了几遍后才决定与现场观众分享这一信息。”
他对于YU7大定数据的疑问作出了回应:“在大定数据公布之后,我们遭遇了众多质疑,有人提出数据可能存在退款可能。所谓的‘犹豫期’看似有些神秘,实则乃是业界普遍采取的做法。因此,我们对于大定量的数据统计方法与所有汽车制造商保持一致。”此外,他还补充说明,小米SU7和SU7 Ultra的转单量仅占YU7总订单量的不到15%。
雷军进一步补充道:“在大规模数据公布之后,我们紧接着公布了锁定量数据。然而,依然有不少人对此表示怀疑,认为SU7产品存在转单现象。在此,我要明确告知大家,小米SU7以及SU7 Ultra的转单数量仅占YU7总订单数的不到15%。”
雷军对于未公开24小时锁单数量的原因作出解释,表示:“在18小时时,不可撤销的锁单数量已达到24万,当时间达到24小时,我们就决定不再公布,避免引发各种讨论和质疑,实际上并无必要。”
小米YU7一经推出,便引得众多汽车制造商纷纷抢夺其订单。当谈到一些汽车制造商针对小米YU7采取的“截流策略”等新型竞争手段时,雷军透露,部分竞争对手特意培训销售人员,以阻止消费者购买小米YU7。经过深入分析,他认为这些竞争对手的部分说辞并不准确,甚至含有诋毁和歪曲成分,明确表示“完全没有必要”。雷军强调,产品各有优点,友商若自信,讲好自身优势就行。
雷军补充道,目前YU7的订单量远超预期,他希望大家能给予更多一些耐心。他建议,若大家急于用车,不妨考虑国产新能源车型,比如即将揭晓的小鹏G7、月底即将推出的理想i8,当然,特斯拉的Model Y同样值得考虑。
在直播过程中,雷军还揭示了小米YU7的用户特征。他指出,YU7车主的平均年龄大约是33岁,这一数据比SU7的用户年龄高出三岁;在女性车主方面,占比达到了30%,这一比例在SU7的首销期时大约要高出4.5个百分点。此外,在YU7车主群体中,使用苹果iPhone的用户比例达到了52.4%,这一比例相较于SU7要高出4.4个百分点。
讨论到小米汽车未来可能面临的海外市场拓展难题,雷军指出,目前国内消费者对小米汽车的预订需求十分旺盛,因此,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公司将优先专注于解决国内市场的交付问题。预计到2027年,小米汽车才会开始考虑进军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