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主动叫停后续融资计划的原因,据田利辉分析,或许包含多种缘由,其中新出台的再融资政策是重要一项。这项新政策在若干层面强化了对上市公司后续融资活动的管控和核准,对增发股份的额度、价格确定方法、资金用途等环节均设定了更严厉的标准,对于那些不满足相关规范的后续融资计划可能会造成阻碍。
再融资新规之后,多家上市公司的再融资折戟。
九月份十四日,达嘉维康,股票代码为301126.SZ,公布官方通知,因为当前市场环境变幻莫测,同时考虑企业自身状况,决定向交易场所申请撤回以前用简易方式向特定群体发行股票的申请材料,并且会依据市场状况,在恰当的时机再次提交申请。
最近不少上市公司因相似缘由叫停了增发或重组计划,其中部分企业终止定向增发的解释是“现阶段相关监管法规、市场氛围出现了调整”,另有一些企业则说明,考虑到当前股价偏低,权衡了公司自身状况、市场环境等多方面情况后,决定取消或停止增发。
纯达基金定增业务的负责人唐光英向第一财经表示,当前首次公开募股和再次融资的相关规定呈现收窄态势,特别是定向增发受到政策干预较为明显,预计今后相关发行规模将有所缩减,发行价格与面值的差额也可能趋于收窄。
新规的推出给公司、出资人等市场相关方带来了新的考验和可能。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田利辉指出,公司要关注长远战略方向,规划妥当的后续融资安排;出资人要增强风险认知,深入掌握投资标的并做好风险评判;此外,公司同出资人要增进交流,机动调整再融资布局,以便有效适应再融资领域的动态。
多家上市公司再融资折戟
九月份十一日,红豆股份,代码是600400.SH,以及华通线缆,代码是605196.SH,这两家公司的再融资计划都停止了审查程序。红豆股份的终止是因为它撤销了增发股份的申请,而华通线缆的终止则是因为在审查会议上被否决了。
红豆集团的增发审批在四月十日得到受理,四月二十二日接到交易场所发出的初次审核质询书。依据询问文件,交易所希望红豆股份解释,新增投资计划为何必要,资金募集额度是否恰当,实体店铺拓展与业务转型是否符合产业动向及能否成功转型,公司介入锂电池领域的缘由和运营状况,并且探明将来是否可能面临收益能力不断减弱的隐患,大股东股份质押是否会引发严重的强制平仓问题等。
今年六月红豆股份公布了回应问询的声明,但到了九月七日该公司与中介机构申请撤销相关材料,理由是经过仔细研究当前市场状况和政策调整,决定不再进行定向增发并申请从上交所撤回所有申请资料,红豆股份这样表示。
最近不少上市公司和红豆股份状况雷同,都自行叫停了增发计划,诸如创世纪(300083.SZ)、杭可科技(688006.SH)、阳普医疗(300030.SZ)、万科A(000002.SZ)、中元股份(300018.SZ)这些公司就是例子。
这个项目最初打算通过发行股票来收购资产并且募集补充资金,不过最近决定不再发行股票了,原先计划要投资的项目将使用公司自己的资金或者自行筹集的资金来实施。做出这个决定的原因是“目前公司的股票价格比较低,把公司的具体情况和资本市场的现状等因素都考虑在内了”。万科A决定停止增发股票的理由也是“当前公司A股的股票价格比较低”。
杭可科技也叫停了增发计划,解释是“如今相关监管条例、证券市场状况出现了变动”。阳普医疗则向交易场所申请撤销以简易方式向少数投资者发行股份的申请资料。阳普医疗表示,当前市场状况动荡不定,考虑了企业自身状况,公司决定撤回申请,并将依据市场状况择机再次提交。
部分上市公司已经叫停了企业整合的相关流程,瑞玛精密(002976.SZ)原先打算通过发行股票并支付现金的方式获取其他公司,同时进行补充性融资,并且涉及关联方的交易行为。这家目标企业地处海外,发展历程较为悠久,相关的审计、评估以及境外验证工作内容繁重,致使整体项目推进过程耗费时间较多,财务延期审计等情况也额外推高了本次交易的支出,因此决定中止原定重组计划,转而采用现金支付方式获取目标公司百分之五十一的股权。
证监会于8月27日颁布了关于再融资的新规定,在该公司停止再融资项目之前,针对金融行业上市公司或市值较大的其他行业公司进行的大额再融资,会重点审视其融资的必要性和发行的时间点;对于存在股价跌破面值、市净率跌破面值、经营业绩持续出现亏损、财务性投资占比过高等问题的公司进行再融资,会适当控制其融资的时间间隔和规模;促使上市公司合理地决定再融资的额度,并且必须遵守融资间隔期的规定;要求上市公司募集到的资金必须投入到核心业务中,严格限制其进行多元化投资;而从事房地产行业的上市公司进行再融资时,不受股价跌破面值、市净率跌破面值和亏损的限制。
对于上市公司主动终止再融资项目的原因,田利辉认为,可能涉及多方面因素,再融资新规是其中一个因素。再融资新规在某些方面加强了对上市公司再融资的监管和审批,对定增的规模、定价方式、募集资金的使用等方面都有更加严格的规定,对一些不符合规定的再融资项目可能会产生影响。
关于是否合规之外,撤销增发申请或终止增发的原因有多种,涵盖市场状况、资本市场的风险以及企业自身的状况等。此外,再融资项目终止还可能涉及其他因素,例如定价不恰当、市场接受度不高、公司管理机制存在缺陷等,田利辉这样表示。
新规下怎样的项目能坚挺通关?
再融资新规之下,市场将出现哪些新变化和趋势?
田利辉对第一财经表示,调整后的再融资新规完善了定增、配股等项目的发行标准,更贴合市场需要与企业运营状况,促使再融资进程更为审慎。新规鼓励上市公司吸纳战略投资方,推动了再融资管理的改进。发行条件的简化与优化,有助于压缩融资时间,提升资金运用效率,减轻疫情对上市公司造成的资金周转压力。
目前这项政策尚未对已获得批准的项目产生明显作用,数据显示,目前已有将近一百个定增项目获批,所以,短期内这项政策对定增市场的影响不会太大,从长远来看,供给方面将受到限制,定增项目的总体数量可能会减少,不过,整体项目的质量应该会得到提升,这是唐光英的观点。
依据Wind信息,8月27日到9月14日这段时间,交建股份(603815.SH)和骏创科技(833533.BJ)这两家上市公司于9月11日晚上先后公布了增资计划;至于可转债,只有东亚机械(301028.SZ)提交了向特定范围外人士发行可转债的方案。
从交易所处理情况分析,根据沪深北交易所官网信息,从8月27日至9月14日,沪深交易所未受理新的再融资项目,最近受理时间均为8月25日;北交所仅在9月4日增加了1笔再融资申请的受理。
那么,在再融资收紧之下,怎样的再融资项目仍旧能坚挺通关呢?
唐光英指出,符合特定条件的再融资计划具备顺利推进的可能性,这些条件包括:首先,项目所属领域需聚焦于硬科技,致力于攻克关键性技术瓶颈;其次,企业运营表现需稳健,无股价跌破面值、市净率低于正常水平或长期经营亏损等负面情况,且行业并非产能过剩;再者,拟进行的融资活动应为规模相对较小的增发;最后,参与融资的主体应为信誉卓著的房地产公司。
田利辉指出,当前再融资环境趋紧,若要确保增发或再融资计划顺利推进,就必须满足监管机构的相关规定,同时项目本身要有较强的投资回报潜力,价格与价值评估要公允,企业内部治理及运营水平需达标,且融资目的要明确得当。上市公司应当依据市场动态和企业自身条件,适时调整增发或再融资的策略,主动与投资方交流,增强项目对投资者的吸引力,进而提升成功几率。
往后,再融资的规则可以制定得更符合时代潮流和进步要求,让市场在资源分配时发挥主导作用,使价格形成过程更加灵活、公允,坚决处理再融资中的不良情况和非法操作,增强参与者的风险认知和风险接受水平。接下来要继续深化市场化调整、增强管理控制、健全参与者权益保障体系等环节,从而推动再融资领域的平稳有序运行。”田利辉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