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国补依旧继续,依旧可以低价买到好货。
上半年期间,国补加上各类补助之后,Mac mini的价格仅在两千余元(有时甚至更少),这款电脑在电商网站和社交平台上非常受欢迎
苹果近期推出的新款Mac mini,在造型设计上进行了显著革新,同时搭载了先进的M4处理器,基础配置更是提升至16GB内存,这使得Mac mini的入门级版本也具备了更出色的运算能力和更长的使用寿命,日常使用包括Adobe系列软件和Office办公套件时,运行表现依然十分流畅,堪称非常值得考虑的迷你主机产品之一。
但它真的适合你吗?
这台Mac mini在我手中已经服务了七个多月,它基本上只承担工作相关的任务,除了Adobe系列软件、Office组合以及Chrome浏览器,其他应用程序几乎从未被安装使用过。经过半年的使用体验,我想与大家分享我的感受,探讨它是否实用,是否也适合你的需求,下面请看我的详细评价。
首先,我们先从最开始讲起:
外观
从样子上看,Mac mini始终采用铝合金打造,手感相当不错,散热口设置在下方位置,整个设备显得干净利落且功能性强,安置在屏幕下方时完全不占空间。
工艺层面,与前代采用分量十足的CNC铝块不同,新款Mac mini运用了更常规且经济实惠的压制技术,尽管外壳依旧是金属材质,不过整体变得轻盈许多。
与市面上绝大多数迷你主机不同,Mac mini沿用旧款设计,内置了电源装置,仅使用普通8字型电源线即可完成供电,同时携带起来更为便捷。
许多人抱怨的启动按钮位于下方,这种构造对我几乎毫无关系,因为我很少选择关闭设备,
关机后Mac mini会立刻切换到休眠状态,机器整体能耗大约是1W,轻点鼠标或键盘就能迅速恢复工作。长期使用来看,这种方式或许比每日重启更加节能。
但是我认为苹果的男性气质过于明显,这种开关设计,确实不够雅致也不利于使用,并且网络上有许多主动为苹果辩护的人,实在令人感到压抑。
接口看似很多,但其实种类真的不够。
入门级产品具备以太网端口和HDMI端口,其余五个端口均为USB-C接口,背面三个端口兼容40Gbps的雷雳4标准,而正面两个端口则运行在10Gbps的速度上,对于绝大部分使用者而言,这样的配置完全能够满足需求,并且性能相当出色。
但——
缺少标准的USB-A端口,鼠标键盘的连接设备无处安放。或许有人建议使用无线蓝牙,但蓝牙鼠标的响应延迟令人难以接受。在苹果操作系统中,普通鼠标的表现远逊于Windows平台,唯有2.4GHz的游戏鼠标才能流畅使用,因此配备扩展坞成为必要条件。
性能和体验
我主要借助日常应用软件来检测整个设备的运作水平,这类信息更加贴近现实状况,能够有效展现我们在实际中的使用感受。
Cinebench测试
在Cinebench R23测试中,Mac mini搭载的M4芯片,其单核处理能力远超该软件所对比的众多处理器。
在多核心处理能力上,同期的台式机顶级i7-7700K,其表现分数还不到M4的一半那么高。
它在我的资料库里的单核表现非常突出,多核方面的优势也很明显,大幅超越了M1 Pro和小超Ultra 5 125H,与大热的8845HS相比,性能大约低了百分之十五。
在运用了新模式的Cinebench 2024中,M4的单一核心表现依旧位于前列,表现非常突出。
多核得分比台式机5800X高出了百分之十五,比M1 Max领先了百分之十八。
同样,在我收集的同等规格的测试资料库里面,它的单核表现非常突出,比其他所有产品都要好,多核方面则仅排在Ultra 7 155H和i7-13650HX之后。
PugetBench for Creators
Puget Systems公司设计了一套基准测试工具,名为PugetBench,该工具能够直接运用PS、Pr等软件的特定功能,借助批量处理、视频渲染等工作来模拟实际使用环境,从而比较精确地衡量专业软件在真实场景中硬件设备的运行能力。
我尝试评估了Premiere Pro的运作表现,着重检测了图形处理单元的作用力,还有整个系统的协同运作能力,最后这台设备的评分达到了5098分,分数越高越理想,达到了事先的设想,各位可以参照这个数据。
我的4080显卡台式机运行得分达到15720分,而入门版MacBook Pro配备的M1 Pro芯片得分超过5000,两者表现接近,差距不大,M4芯片在视频剪辑方面的能力大约相当于14900分加上4080台式机得分的三分之一
Blender 3D
Blender是用于三维造型的高级应用软件,自带成像引擎,非常依赖处理器的并行工作能力。
我在极客湾上看到他们用那个设备检测7950X处理器绘图性能的报道后,决定采用极客湾提供的数值作为参照标准。
在Blender三维图像制作里,选用公开展示的宝马汽车模型,由中央处理器单独处理生成一帧画面,专业人士曙光S完成这个任务花了两个分钟四十二秒(总共是一百六十二秒,所需时间越少代表机器效能越强)。
这个分数在数据库里,处在8845HS和125H这两个数值的中间位置,不过M4的数据目前还没有被收录进来。
发热、功耗和噪音
任何软件运行时,包括Cinebench压力测试,机身都不会发热严重,而且风扇噪音微乎其微。CPU在极限状态下温度也仅在70至80摄氏度之间,整体散热设计和静音效果十分出色,可以说在同类高性能迷你主机中,Mac mini M4是最为安静、散热能力最强的产品之一。
我进行了测试,在mac app store安装游戏,借助chrome和腾讯文档处理工作,同时保持QQ和微信在线状态,并且连接了移动固态硬盘,整个设备的耗电量会在10到20瓦之间变动,这样的能源利用效率确实令人惊叹!从综合性能和能源利用效率两方面来看,它在相同价位的产品中,应当没有竞争对手。
无线网速度
这个设备自带的无线网络连接速度相当理想,与路由器直接连接时的速率相同,完全能够满足千兆网络的需求。
硬盘速度
内置SSD的运行表现如下,其顺序读取速度为2800MB/s,顺序写入速度为2100MB/s,在当前计算机行业内属于基础配置,与当前流行的PCIe4.0存储设备相比有明显差距,性能相对落后。此外,该设备存储容量仅限于256GB,这一限制也构成了其主要的不足之处。
所以还得再挂一个移动固态硬盘,或者挂载NAS才能用的爽。
小结
Mac mini搭载的M4芯片性能表现极为突出,其单核处理能力在众多处理器中居于首位,日常办公应用能获得极为流畅的体验和极高的工作效率,多核处理实力同样强劲,移动设备中名列前茅,显著超越M1 Max,处理处理器相关图像、视频剪辑以及多任务处理时能够发挥出色。
所以,搭载M4芯片的Mac mini确实很棒!
但你真的需要一台Mac mini M4吗?
长期使用苹果电脑系统(涵盖 M 系列芯片机型),我发现一个情况:有些朋友把某些专门的应用看作是提高效率的绝对条件。经过一番思索,我发现以办公和视频编辑为主要工具的人,在互联网上的参与度更高,他们发表的看法也比那些使用Solidworks/Catia/Creo的人要多,这就造成了一种错觉,仿佛高效工作的能力仅限于视频编辑和办公软件的应用。
事实上,“生产力”的定义高度依赖工作性质:
对于大部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来讲,办公软件和设计图纸查看应用就是关键工作帮手,Mac操作系统完全可以胜任这些任务;而对于设计师、影视工作者、程序员等特定人群来说,图像编辑、视频制作、代码编写等软件是必不可少的,Mac系统对这些创意领域专用软件的兼容性相当不错,特别是在音乐制作方面,Mac更是以高性价比成为完成工作的理想选择。
对于过程管理、自动化操作、会计岗位、传统销售等多种应用环境而言,从业者依赖的关键设备或许大相径庭,苹果操作系统根本无法兼容,而类Unix系统和微软系统才是主流平台。
因此,我认为Mac设备在若干方面,例如艺术设计、某些编程任务,确实具备一定长处,然而在常规文档撰写、数据计算等操作,普通个人电脑同样能够出色胜任,并且费用更少,尤其显著的是掌握难度更小。
我的购买建议是这样的:
Mac mini比较适合不会玩大型游戏的家庭成员或者使用频率不高的用户,对于已经拥有一台性能出色的Windows电脑的用户而言,如果希望获得一台能耗低且运行时声音微弱的主机,Mac mini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特别是当这台电脑主要承担辅助功能或者娱乐用途时。
我注重安静运行和便捷开启,因此除Windows电脑外又添置了MacBook Pro和Mac mini,Mac的独特功能完全满足我的要求,这只是根据个人使用环境做出的决定,并非排斥其他设备。
对于喜爱游戏的年轻人、从事理工科学习的学子而言,Mac mini和MacBook并非首选方案,3000到4000元的笔记本电脑,或者价格在3000元以下的迷你主机或台式电脑,往往能够充分满足不玩游戏的大学生群体,同时避免了学习新操作系统的麻烦。
挑选物品时,必须按照实际工作流程和个人需要来考虑,没有必要把设备过分夸大,各种工具适用于不同的环境,只有恰当的才是最理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