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车会胡编托我在美国帮他买了一个 Kindle,是在 8 月份特斯拉 Model 3 发布会的时候,11 月份特斯拉卡车发布会的时候,胡编说他要卖了 Kindle 。
并非是讲电子书毫无用处,而是不少人觉得其使用频次难以达成预期,购买硬件所花的资金好似能够购得数量可观的实体书籍。

对于大屏电子书,其价格昂贵数倍,要让普通消费者找到高效利用点显得更困难,对于享受高薪的法律和财务工作者而言,买个当做生产力工具并非问题,然而,想要说服学生花五六千买来看论文或者漫画,这未免就有点过于奢侈了。
但如果说能当显示器,而且这个显示器还非常保护眼睛呢?

或许可以这么讲,我称得上是爱范儿的显示器安利特使了,对于那些从事文字工作的人而言,显示器除了能够增添办公占地面积以外,更大一些的点距还能够减轻眼睛所承受的负担。
然而,一天之中动辄需要长达 10 个小时去盯着显示器,这样的情况之下,是极其容易致使眼睛出现畏光不适状况的,这同样也是 E - ink 电子墨水屏幕始终在宣传的强项所在,因为其并没有背光,仅仅是依靠屏幕表面的漫反射光线,故而 E - ink 屏幕对于人眼所产生的刺激程度,类似于纸张 。

几个月之前,我们试用了13.3寸的BOOX MAX Carta电子书,那时,明明我对大尺寸屏幕所带来的观感提升很是向往,然而那一代产品的CPU性能很羸弱,加上交互方式仅仅只能笔触,这使得体验大打折扣,在年底快到之前,BOOX把MAX 2进行了更新,其CPU提升到了4核,屏幕也支持电容手触了,即便这样,我对它悄悄增加的一个功能,也就是显示器模式,还是非常感兴趣 。

BOOX MAX 2有了个新增的Micro HDMI接口,其体积跟旁边的Micro USB接口相比大不了多少。不过就个人感受而言,把这两个接口统一成一个Type-C接口会更妥当些。在连接上电脑后,只需打开MAX 2内置的“显示器 ”APP,就能开始当做显示器来使用了。

能从电脑液晶显示呈现出的Toshiba字样推断得知,MAX 2这款产品应当是选用了东芝所生产的驱动板,没错吧 。

电子书屏幕相比当下常见宽屏比例更趋近于正方形,13.3 寸的 MAX 2 显示面积大于主流笔记本电脑屏幕,其基本与一张 A4 纸等同,另外还具有 2200X1650 的分辨率,当做显示器显示时内容较为精细。

E-ink屏幕一直无法胜任显示器需求,其主要问题并非只是仅有黑白两色,而是受原理限制存在低刷新率的问题。对于MAX 2而言,在新的刷新模式以及较高硬件机能辅助下,当进行网页滚动时,还算能够比较流利地看到内容。若想要临时应急看一下内嵌视频的新闻,倒也足够用于预览。然而,要是用它去看电影或者玩游戏,那可就是自找苦吃了。

所以,对于那些需要进行大量阅读、且不需要精准鼠标操作的人,或者是文字创作者而言,这个模式最为适配,用这个模式读取网页上的文字以及文档,眼睛会比较舒适,并且用它来码字,也算是一件轻松的事。

假设并非极为热衷于鼓捣硬件设置,那么将这块屏幕设定为镜像模式乃是一种相对易于上手的抉择,于普通屏幕之上开展快捷的鼠标操作,而在有待阅览之际再去瞅 E-ink 屏幕,附带的 Buff 是同步呵护颈椎。

要是你和我一样怀揣着一个大胆的想法,那么,搭载安卓系统的 MAX 2 就能够借助连接蓝牙键盘,去安装 WPS 等文档处理软件,以此来开展文字输入工作。

这个周末,我对MAX 2的几种使用方式做了尝试,感觉有点地方希望在后续产品改进,其一,MAX 2没有前光,对使用环境光源要求高,黑暗环境下最好得有一盏台灯来支撑,且不能直射屏幕;其二,MAX 2相对前作没改动模具,较宽边框让本就宽大的机身显得更壮硕。

不过,MAX 2 的显示器模式算是寻找到了一个全新的市场定位,相较于其他大屏电子书来讲,它给出了一种更为高频且更为常态化的使用形态,对于一些只是短暂出现的 E-ink 显示器而言,它终究还能够开心地单独取下来从而当作电子书去加以使用。

13.3寸的电子书,因其受限于E - ink屏幕的高成本,售价仍要近5000元,显示器模式只是类似于当年索尼D50录音笔那样,在常见功能之外提供一个足够高的附加值,对于本来没有购置大屏电子书需求的人来说,也无需强求 。

BOOX MAX 2,对于那种做文字工作的业内人士而言,属于一笔预算范围之外的、新奇的玩意儿,然而,就在这次休假时段,要是想着向主编以“仅仅携带了电子书”这样的理由来拖延稿件交付了,好像就不太便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