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发布上半年成绩单。
8月21日,港交所公布了2024年中期报告,报告显示上半年营收为106亿港元,与去年同期的数据相同,归属于股东方面的净利润是61.25亿港元,相比去年同期减少了3%。这主要是因为第一季度市场状况不佳,但第二季度港交所的净利润实现了季度内的最高纪录。此外,香港的衍生品市场一直表现活跃,上半年期货和期权平均每天成交的合约数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2%。
港交所行政总裁陈翊庭透露,香港交易所上半年表现良好,第二季度市场逐步复苏,交易量显著增加,集团收入、其他收益及利润均创下季度最高纪录。集团多元化发展策略不断取得成功,衍生品市场交易量持续刷新纪录,LME上半年收费交易金属合约的平均日交易量同比增长29%。资金筹措方面展现出持续稳健态势,并显现出复苏态势,第二阶段公开招股的公司家数与资金募集总额,相较第一阶段分别增长了百分之五十和百分之七十九。
港交所多项数据创新高
统计资料表明,今年前六个月香港交易所的总收入与去年同期相同,达到一百零六亿港元,香港交易所指出,尽管现货市场的交易结算收益、投资收益净额以及公司上市费用收入有所下降,但由于伦敦金属交易所的交易结算费用收入因为交易量和收费标准提高而有所上升,基本弥补了大部分的减少。
上半年LME的收费交易金属合约日均成交量为69.4万手,较去年同期增长29%;沪深股通日均值额为1302亿元,同比增加19%;港股日均值额为375亿港元,较去年提升11%;债券通北向日均值额为445亿元,同比增长14%。
港交所表示,期交所衍生品合约每日成交单数创下半年度最高水平,比2023年上半年增长了14个百分比,LME的成交总额也在不断增加,2024年上半年收费交易金属合约的日平均交易量比前一年同期增加了29个百分点。港股通增加可选股票的种类,加上中国内地证券市场状况比较有利,使得2024年前六个月沪股通与深股通平均每天的交易总额也达到了今年下半年的最高水平。
上半年港交所投资收益净额达9亿港元,这得益于高利率环境的影响。陈翊庭指出,在高息背景下,投资回报相当理想。目前公司已将部分资金配置于长期定期存款,预计今年年底的投资收益将保持稳定,不会有显著变化。不过,他预计9月份美联储可能启动降息进程,随着利率下调,或许明年公司的投资收益会相应减少。
净利润表现,上半年股东所得净利为61.25亿港元,罕见地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滑,降幅为3个百分点,这主要是因为第一季度市场各类交易量普遍低迷不振。不过进入第二季度后各项指标明显回升,2024年第二季度营收及其他收益和净利润均创下该年度第二季度历史最高纪录。
2024年第二季度营收与额外获利达54.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核心业务销售额也提升了7%。这得益于现货、衍生品及商品市场交易量的增长,从而带动了交易和清算费用上涨。归属于公司股东者的净利润为31.55亿港元,与去年相比增加了9%。
慷慨派息,90%回报给股东
财务报告披露,香港交易所每股收益达四点八四元,每份中期分红为四点三六元,红利发放比例高达九十成。
根据资料统计,自2006年起,香港交易所执行过十九次现金分配方案,累计获取净利润达1392亿港元,其中用于现金派息的金额为1154亿港元。
香港交易所采取的是轻资产运作方式,这种模式使得企业能够长期保持高额的利润水平。根据相关媒体的统计资料,该机构过去十年的时间里净资产收益率维持在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区间,平均数值为二十四点六。此外,港交所的开支重心在于人员开销、技术信息以及电脑维护,这些费用并不会随营收提升而等比例增加,所以展现出明显的规模优势,其净利润比率持续维持在50%到60%的优异水平,EBITDA利润比率更是高达70%至80%。
而纳斯达克、新交所、伦交所等核心交易场所的EBITDA盈利水平通常介于四成五到六成之间,全球各大交易市场的净资产收益率多数维持在百分之十上下。
港股再融资活跃
最新财务资料表明,香港的首次公开募股市场正在慢慢复苏,到2024年6月30日为止,有107份新股上市申请正在审核中。今年上半年一共收到了81份新股上市申请,这个数字比2023年下半年多了69%。我们很高兴地看到,第一家符合《上市规则》第十八C章规定的专业科技公司完成了上市,并且自2024年1月GEM上市制度改革以来,首批两家公司成功在GEM板块挂牌交易。”陈翊庭说。
就新股上市规模而言,港交所位列全球交易所第三位。陈翊庭向媒体坦言,当前高利率背景确实对首次公开募股造成阻碍,因为资产价值可能随之降低。在评估港交所作为融资渠道的功能时,社会各界往往聚焦于首次公开募股,但实际上再融资的统计资料更为关键。今年我们为香港上市公司在再融资领域提供了有力支持,涉及金额十分可观。
据陈翊庭讲,今年香港最大的一笔后续融资规模大约为50亿美元,今年到目前为止后续融资的总额大概在200亿美元左右,所以说,这足以说明我们市场的覆盖面和容量,我们并不仅仅处理首次公开募股,随着企业不断成长,它后期所需要的就变成了后续融资服务,那么港交所就能够为他们提供一个既深入又非常方便的平台,这是陈翊庭所说的。
证券时报记者核算了2015年到2022年8月这八年的香港资本市场再融资状况,发现港股企业完成上市后的再次募集资金,占同期香港资本市场所有融资总额的59.18%。
提升市场流动性,优化生态圈
陈翊庭谈到,最近半年来,负责运营的集体圆满完成了工作过渡,同时推行了诸多有助于市场进步的改进方案。
港交所和香港证监会合作,对促进股票市场流动性专责小组提出的建议进行研究,并实施相关措施,该小组由港交所成员组成。这些行动旨在增强市场运作效能,提高交易顺畅性,力保港交所持续作为全球金融市场发展的引领者,为企业和投资者构建一个公开透明、监管得当且高度活跃的交易环境。
香港同内地市场的对接渠道持续增强,合作层次不断加深,有利于两地资本市场的长远繁荣。互换通于2024年5月实施了多项改进方案,旨在更有效地帮助国际参与者运用境内银行间市场来对冲人民币利率波动风险。
中国证监会于2024年4月宣布了促进互联互通机制扩大的多项安排,其中,增加沪深港通符合资格ETF的种类在2024年7月22日已经实施,这为沪深港通参与者提供了更多样化的投资工具,同时也促进了香港ETF市场的多样化发展。
我们会落实证监会发布的新政策,比如把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放进沪深港通,还有把人民币股票交易纳入港股通。同时,我们会和监管单位及交易所密切配合,不断改进互联互通体系,使香港保持顶尖国际金融中心的角色。我们将运用超级联络人的作用,把中国内地和全球市场连接起来。陈翊庭这样说。
关于九月二十三日开始实施的恶劣气候下保障市场正常运作的方案,陈翊庭强调:此举意义非凡,该安排能够确保投资人的风险管控方案不受干扰,让他们得以持续进行交易,这将是我们在任何气候条件下都能在交易时段内为投资人提供服务的核心保障。
港交所最新公布了一份意见书,提议调整香港证券市场的价格变动最小单位,涉及股票、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以及股本权证等金融衍生工具。具体而言,该机构建议降低各类证券产品的价格波动门槛。
我们将不断与客户、伙伴、监管单位及其他相关方协作,进一步巩固我们作为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枢纽角色,促使产品种类更加丰富,并改善我们的基础建设与发行机制,从而增强市场内部交易活跃度、整体生机及对外号召力。依靠我们稳固的业务基础和健康的生态系统,我们已准备就绪,在持续变化的背景中捕捉发展契机、处理困难局面。”陈翊庭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