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通交易规则针对人民币股票的调整马上就要实施,内地与香港股市均呈现上涨态势。
7月8日,香港证监会行政总裁梁凤仪出席债券通周年论坛2025并发表讲话,她透露,将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的技术准备环节进行得非常顺畅,目标是在不久的将来向市场公布相关的具体执行规则。
好消息传出,两个地方的股市都大幅上涨。到结束交易的时候,中国的A股市场三个主要指数全部收红,创业板指数增长了百分之二点三九,上海和深圳两个城市的股票交易总额超过了十四万七千亿元;香港的恒生科技指数一度涨了近百分之二,资金持续从中国内地流向香港,美团和腾讯这些在两个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得到了大量资金的追捧。专家指出,人民币证券交易规则即将革新,同时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减息的揣测渐趋强烈,香港股票市场可能正面临新的发展契机。
A股港股联袂大涨!
8日上午,梁凤仪出席债券通周年论坛2025并发言,她透露一直与内地监管单位保持密切互动,不断促使将人民币股票买卖场外市场纳入港股通,现阶段,相关配套技术准备环节进展良好,有望不久后向各界发布具体操作办法。
梁凤仪还提到,一旦市场掌握明确的时间节点,会有更多公司考虑开通人民币股票交易的平台。随着南下资金的推动,以人民币标价的港股交易量预计将持续增长。
她另外提及,在增强二级债券市场活跃度方面,证监会鼓励金融机构持续研制更有诱惑力、更多样化的衍生工具,涵盖利率、外币及信贷衍生品等,旨在扩充香港市场风险控制手段。市场盼望国债期货能迅速面世,香港证监会始终与内地相关机构保持密切配合,着力推进各项筹备事宜,期望能尽快完成最后阶段的工作。
梁凤仪上述公开讲话后,A股和港股随即大幅拉涨。
其中,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率先作出回应,11点左右突然大幅攀升,截至发稿时点报收13776.73点,涨幅为0.42%。与此同时,港股整体呈现显著上涨,截至发稿时点涨幅达到1.09%,恒生科技指数涨幅更是高达1.84%。
A股主要指数全面攀升,到交易结束,上证指数增长了0.7个百分点,深圳成指上升了1.46个百分点,深圳创业板指数提升了2.39个百分点,北京科技指数上涨了1.36个百分点。整个市场的交易总额达到14746亿元,比前一天增加了2476亿元。市场上超过4200家公司股票录得上涨。
背后逻辑是什么?
业内人士指出,内地股市的股票交易渠道即将被包含在港股通项目里,这样做能够增强市场的资金流转。
根据公开资料统计,自港交所于2023年6月实施双柜台机制之后,腾讯、阿里等共计24家公司成为该机制的适用对象,其股票价格同步在香港元和人民币两种货币体系下进行报价。到6月18日为止,这24家公司在港币交易板块的累积交易总额高达22.52万亿港元,而在人民币交易板块的累积交易总额仅为491.8亿元,后者所占比重不足百分之二。
港股有位研究专家指出,接入港股通之后,内地参与者在无需转换货币的情况下,便能用既有路径交易以人民币标价的证券,此举措有望让市场交易活跃度显著增强。初期阶段,诸如腾讯与阿里巴巴这类具备双交易柜台地位的核心企业,可能会最先享受到红利。从更长远的视角审视,伴随众多中国公司重新进入港股,以及新兴行业公司持续挂牌,港股市场内以人民币计价的投资标的将占有更大的比重。
最近,南向资金频繁大额买入港股,很多目标都是双柜台的核心股票。根据Choice信息统计,7月7日南向资金净买入港股金额达到120.67亿港元,创下自5月6日以来的单日最大净买入纪录。其中,对美团-W净买入7.17亿港元,对中芯国际净买入5.11亿港元,对腾讯控股净买入5.42亿港元,对快手-W净买入5.30亿港元,对信达生物净买入2.47亿港元,对国泰君安国际净买入2.04亿港元,近一个月内,南向资金净流入金额已经达到786亿元以上。
政策优势或许不仅体现在交易规则的调整上。东方财富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兼首席策略官陈果指出,"反对恶性竞争"措施的深入实施,会促使行业里效率低下的部分被淘汰出局,从而提升相关产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回顾过往情况可以发现,市场行情的发展通常先有估值提升,再有盈利增长。政策推动的股价上涨往往早于产能淘汰导致的价格上涨,板块的额外获利也多集中在行情启动的初期。
外部条件也有不少积极因素。陈果分析,现阶段,SOFR利率保持稳定,同时美国正处在降息阶段,香港金管局回收港元的步骤和数量主要参照港汇7.85和即时的美元需要,而不是以调高HIBOR利率的固定值为目标,香港的低利率状况或许会继续存在,资金紧绷的下行风险基本上可以掌控。目前,港股的做空操作比例已经缩小到过去的非常低的位置,因此市场向下的阻力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