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布了一项与深港通相关的内容,涉及港股通标的证券名单的变动,新增了三花智控,并且这份名单的更新从当天起正式实施。
今年六月,三花智控顺利登陆港交所,位列今年第七家“A+H”企业,等其香港股价稳定期终止,并且A股上市已满十个交易日,便满足《深圳证券交易所深港通业务实施办法》的要求,最终被选入港股通名单。
根据新闻报道,今年已有不少“A+H”企业,包括赤峰黄金、钧达股份、宁德时代、恒瑞医药、吉宏股份、海天味业等,相继被允许通过港股通交易。
又有“A+H”公司被纳入港股通
7月21日,深交所发布通知,由于三花智控(02050)在香港市场的价格稳定阶段已经结束,并且其A股上市已经满十个交易日,依照《深圳证券交易所深港通业务实施办法》的相关条款,港股通标的证券清单进行了更新,并且这个变动自2025年7月21日开始实施。
据记者整理来看,今年内除了三花智控之外,还有其他“A+H”企业在港股通名单中新增。
赤峰黄金(06693)在四月的时候加入了港股通名单;吉宏股份(02603)到了五月也加入了;到了六月,有三家“A+H”公司在港股通名单上新增了,它们分别是钧达股份(02865)、宁德时代(03750)、恒瑞医药(01276);七月十七日,海天味业(03288)也加入了港股通名单。
根据Wind发布的信息,到目前为止,在所有的“A+H”企业里,有156家已经被选入港股通名单,这个数字占用了全部港股通名单的28%。
内地和香港市场协同效应持续释放
“A+H”公司持续进入港股通名单,反映出内地股票在香港上市的意愿增强。
今年至今,内地企业选择在香港挂牌的情况变得日益普遍。根据同花顺iFinD的信息,到七月十七日为止,今年已经有十家原先在A股上市的公司转到了港股市场挂牌交易。
今年七月,内地企业选择在香港挂牌的势头再次显现出上升的态势。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官方记录表明,在七月一日到十一日这段时间内,共有十一个原先在A股市场挂牌的公司,向香港的证券交易机构提交了上市登记的文件。
根据同花顺iFinD的信息统计,目前有41家在内地上市的公司正在申请去香港挂牌交易,这些申请涵盖了已经完成备案、尚未完成备案以及正处于备案过程中的企业。
监管制度优化,是A股公司赴港上市的主要推动因素。
中国证监会去年四月十九日公布了五项促进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合作的政策,旨在帮助国内行业领军企业到香港上市,同时提升了境内公司去海外上市的申请和批准流程效率。香港证监会与港交所持续改进政策,旨在吸引更多A股公司选择在香港上市,例如针对市值达百亿港元的A股公司设立加速审批程序,使这些公司的上市聆讯过程更加高效,此外,今年五月港交所增设了专门服务于优质科技企业的“科企”通道,提供个性化的对接支持。
“A+H”公司受资金追捧
近期观察到,很多“A+H”企业的情况与从前不同,其H股市值已高于A股市值,这一现象令许多A股公司对赴港发行股票的积极性有所增强。
根据同花顺iFinD相关数据,到7月18日为止,在160家“A+H”公司里面,有155家在A股市场的股价高于在港股市场的价格。
需要留意的是,在5家A股股价低于港股的公司里,宁德时代与恒瑞医药均为今年新在香港上市的企业,并且它们同时在A股市场挂牌交易。
到7月18日结束交易,宁德时代AH股的价差达到了负24.63%,表示A股的价格比H股低超过24%,同时,恒瑞医药AH股的价差大概在负11.64%。
今年至今,南方资金不断有净增加,A与H股的价差呈现收窄态势。根据Wind的统计,到7月18日为止,年内恒生沪深港通AH股溢价指数降低了11.69%。
中信证券分析指出,2025年之后,AH比价指数不断下滑,这表示国内政策风向转变以及低利率背景之下,从内地流向香港的资金正在调整对H股的估值,优质股票在内地上市后去香港发行,进一步压缩了比价指数的下探幅度,增强了港股市场的资金活跃度,减轻了H股因为资金不活跃造成的价值低估,促使两个市场的估值差异逐步减小。整体而言,国内政策出现变动,香港资金流向构成发生转变,再加上优质资产不断挂牌交易,这些因素合力促使AH溢价指数不断走低,这表明香港市场资金供给情况好转,并且资产价值得到重新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