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上午,一家总部位于瑞士的工业领军企业,同时也是全球机器人行业四强之一的公司,在上海浦东康桥地区举办了一个投产典礼,并且正式宣告当地的机器人超级工厂已经全面投入运营。根据澎湃新闻报道的现场消息,这个工厂实现了高度自动化和灵活生产,不仅负责产品制造,还承担着技术研发工作,整个厂区占地面积达到6.7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达到了1.5亿美元,按照当时的汇率换算成人民币大约是11亿元。
ABB会在那家工厂运用它的数字化和自动化技术来打造新一代机器人,往后它在中国销售的绝大部分产品都要由这个新工厂来生产。ABB估计,到2025年,全球机器人的销售额将从现在的800亿美元提升到1300亿美元。中国是国际上机器人应用范围最广的国家,2021年国内机器人安装体例占全球安装体例的一半以上,机器人在运转中的总量已经跨过一百万台这个界限。
ABB集团董事长傅赛,也就是Peter Voser,在2021年10月的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时,向澎湃新闻透露,上海超级工厂在其全球机器人业务版图里,将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这些年一直稳坐全球最大机器人市场的头把交椅,傅赛断言,这个领域未来可期,增长空间广阔。
新工厂并不局限于供应国内市场,据澎湃新闻报道,ABB机器人在全球设有三大制造中心,其中上海的新建超级工厂将接替旧厂房,转而面向亚洲市场供货。瑞典韦斯特罗斯的制造基地和位于美国密歇根州奥本山的工厂,则维持原有业务范围,继续为欧洲和美洲地区服务。
ABB上海新工厂用机器人造机器人
ABB机器人与离散自动化全球总裁安世铭在启动仪式上谈道,新制造基地能更有效地支持中国伙伴在自动化新时期获得稳定进步,解决人力不足的问题,同时提供有市场竞争力的工作岗位,该基地落成是ABB在中国三十年成长过程中的关键节点,有助于提升整个产业体系的本土化水平。
根据澎湃新闻报道实地探访得知,这座巨型制造基地能够将物理空间与虚拟环境相结合,搭建起数字化生产网络,借助仿真设计与生产管控平台,经由汇集并处理信息来优化运作成效和制造效能。该基地不再沿用旧式的标准化装配流水线,而是采用可变动的模块化生产区块,并完成网络化对接,依靠自动化移动设备来提供支持。人工智能机器人系统能够从事拧紧螺丝、组合零件以及移动物料等工作,让人摆脱这些事务性活动,转而处理更具意义的工作。
ABB机器人全球业务负责人马思康谈到,全新的机器人制造和研发基地让ABB对于未来工厂的构想得以实现,借助柔性自动化技术,实现了生产以及内部物流环节的更加灵活、更加迅速、更加高效。
据了解,超级工厂的新研发基地面积达八千平米,旨在提升人工智能、数字化及软件领域的研发进程,重点突破自主移动体、数字镜像、机器感知和简易编程平台等方向,力求让机器人实现更高智能、更强适应性、更优安全性和更便捷的操作体验。
ABB机器人来到中国区域已将近三十年时间,持续为汽车、电子、金属、塑料、物流等众多行业贡献力量。伴随超级工厂的启用,能够更好地应对中国区域自动化需求的急剧增长,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生产、可穿戴式智能电子装置、餐饮服务、医疗保健、网络购物、零售业以及服务型机器人等前沿产业上。ABB机器人业务在中国区域的总负责人梁锐这样说明。
ABB最广为人知的身份,是全球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四大领军企业之一。中国是其关键的研发与制造中心,同时也是最早在中国境内进行工业机器人本土化研发及生产的国际公司。
ABB及其前身瑞典阿西亚公司ASEA和瑞士布朗勃法瑞公司BBC,孕育了诸多关键性技术,诸如全球首个三相输电系统、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以及首台电动工业机器人等等,并且率先将这些技术商业化。1988年,ASEA同BBC合并成立了ABB,总部位于瑞士苏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