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12月19日发布消息,转自厦门日报,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收费标准,已公布相关规范。每节时长为45分钟的课程,其最高收费额度被限定在55元。此项收费标准的意见征集活动,自昨日正式展开。反馈意见的接收期限将持续到12月24日结束。
昨天,厦门市发改委与市教育局联合公布了《关于义务教育阶段线下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标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简称为《征求意见稿》)。依据国家及福建省的相关政策,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的费用须接受政府指导价调控,这意味着政府部门将制定指导价格,而培训机构收取的费用最高不得超过该指导价上涨10%。
价格规范明确:少于十人课程每单位时间收费五十元,十到三十五人课程每单位时间收费四十元,超过三十五人课程每单位时间收费三十元。一个单位时间包含四十五分钟,若实际时间不同,费用将相应调整。《建议稿》指出,这些价格属于政府指导价,上涨幅度不能超过十分之一,降低幅度则不受限制。换句话说,最高每人每课时收费不得超过55元。
《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各类培训机构不能有任何借口或手段,使政府规定的培训费用标准升高,或者用其他方式变相增加成本,并且不允许在培训费之外,再收取任何项目费用,即便是培训资料费也不行。高中阶段的线下学科类校外培训,其收费标准要按照前面提到的标准来实施。
《征求意见稿》亦强调,需密切追踪学科类校外培训市场的动态,实时对收费标准进行审视,并按需修正完善相关规范。各教育机构须借助网站、收费点、网络软件及公开传播渠道,预先将学科类校外培训的课程安排、学习时间、费用标准、教师资格等资讯公之于众。教育机关运用统一公布的方法,把本市关键学科类社会助学组织的运营性质、运营体量、费用标准等资讯公布给社会大众;市场监督、教育、发展计划等机关需严厉打击超出官方指导价收费,通过细分收费门类、重复收取费用、拓宽收费界限、虚报教学时长等手法变相提升费用标准,以及作假宣传、价格欺骗和未依照规定标注价格等情形。
【点击】
哪些科目纳入管理?
义务教育期间,道德与法治课程,以及语文、历史、地理学科,还有数学、外语(涵盖英语、日语、俄语),再加上物理、化学和生物等科目,其校外的辅导教育都归类为学科性质的教学活动;凡是与上述学科国家课程标准中要求掌握的知识点相关的课外辅导,全部归入学科类别的范畴。(厦门日报记者 佘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