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
在大连新闻传媒集团广播中心
FM103.3新闻综合广播
《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节目中
大连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
针对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危险化学品?
怎样防范?
加油站能否使用手机等问题
进行了详细解答
↓↓↓
当代科技持续进步,加油站区域需支持移动终端结算等服务,能否采用个人通讯工具进行操作
相关人士说明,依据新近推行生效的《加油站作业安全规范》(AQ3010-2022)条款,配置了可燃气体声光警示设备的加油区域,客户能够采用手机完成付款。现阶段,本市超过一百家加油站已安装了此类报警装置,因此,一旦发现加油站有公示手机支付服务的信息,便意味着可以运用手机进行结算。若无此提示,那在加油区还不能使用手机进行支付。
电话刚接通时,感应能量达到峰值,倘若当时所在地的油气含量正好处于爆炸临界值,极有可能导致闪爆事件发生。因此,在加油站为车辆加油时,务必留意现场的警示信息,或遵从工作人员的引导,避免在加油区域随意拨打电话和进行手机扫码支付,以确保个人安全。这是相关人士强调的要点。
到加油站内加油一般要注意哪些事项?
加油站内严禁点燃烟头,这是为了防止发生火灾和爆炸等意外事故,确保安全。汽油在注入车辆时,其挥发浓度会显著增加,任何火源都有可能点燃汽油,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所以,无论是在加油站内部、旁边的商店,还是在站外的区域,所有人员包括司机和乘客都不得吸烟。
加油时必须先停止发动机运行。汽车运转过程中会形成静电和火花,这些现象极易引燃汽油导致火灾。同时未关闭的车辆排气管和电线连接处也可能产生火苗,进一步加大爆炸危险。所以保证安全需要,在给车辆加油前一定要关闭发动机和电源。
不允许车辆随意在加油站穿行,这样做是为了维护加油站的正常秩序并保障安全。加油站一般设置在主干道旁边,一旦路面出现拥堵,有些驾驶员会挑选从加油站通过当作走捷径。这种行为不仅破坏了加油站的秩序,也造成了安全风险。
另外,需要留意不能在油气售卖点修理车子,单次加注燃油不宜过满,也不该等指示灯亮了才去补油,打雷时最好不进行加油,加油过程中不可离开自己的座驾。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危险化学品?如何防范?
关于这个情况,有关人员说明,所谓危险物品,就是那些具备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助燃等性质,对人类、设施、自然会产生不良影响的剧毒物质以及各类化学物质。
我们每天接触的物品中都有危险化学品,例如,汽车燃烧的汽油,装修时用的油漆和溶剂,疫情期间用的75%酒精消毒剂,儿童玩具氢气球里的氢气或现在用的氦气,家家户户做饭用的天然气,这些物质都属于危险化学品类别。
根据说明,这些易燃易爆品借助规范操作,可以放心应用,一旦操作、控制出现偏差,便可能导致起火或爆炸事件。
要防止此类危险品事故,居民们平时必须先弄清这些物品的属性,用之前要逐字逐句阅读它们的安全使用指南,弄明白它们的风险点、对身体的伤害以及紧急处理办法。接着要规范使用和存放,应该把危险品放在阴凉、透气、干燥的地方,要离小孩、宠物和易燃易爆的东西远一些。最后要定期检查危险化学品包装和质量,确保其处于安全状态。
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好危化品防护?
工作人员指出,针对这一问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必须掌握有毒化学品的危害特性,准确识别运输工具上的警示符号,切勿接触有毒材料。
住在化工厂旁边,需要留意是否出现泄漏的征兆:感知到空气中飘散着不寻常的味道,或者感到喉咙发痒、咳嗽不止等呼吸系统方面的不适。
察觉到有毒气体或化学品出现泄漏状况时,应当控制火源,不使用火柴、燃气灶等,并且设法迅速向风头、侧面风头以及地势较高的地方转移。
有毒气体泄漏特点及危害?
相关人士表示,有毒气体外泄,通常具有突发性,此类意外发生,难以预知其具体发生时段与位置。
化学物质种类丰富多样,不同物质外泄时对人体产生的伤害表现差异显著。诸如氯气、氨气这类刺激性气体,一旦泄漏会使接触者出现流泪、严重咳嗽、呼吸不畅等情况;而硫化氢、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等属于导致窒息的物质,其外泄可让受影响者感到头晕、头胀,并伴随不同层次的意识模糊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