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楠表示,他近期购入了由AI筛选的两支证券,在稿件发布时略有盈利。目前,AI工具并未对个人的投资偏好和交易频次造成显著改变,不过它确实帮助扩大了选股范围。
讨论实际执行层面,晓楠指出,他将委托人工智能全面处理个股的基本状况和技术走势研究,基本状况研究着重考察企业的获利水平、行业竞争位置、价值评估、派息潜力等层面;技术走势分析则主要考虑市场走向、支撑与阻碍点位、交易活跃度、重要价格节点等要素。他本人则负责汇集相关文献、行业资讯以及最新市场动态等资讯,用于模型的数据输入和优化过程。
AI的生成效果好坏,很大程度受限于资料水准和指令构思,比如我提交的信息是哪种视角,提出疑问的侧重点是哪里,它就更容易偏向哪个领域。晓楠谈到,他作为早期体验者,现在不能肯定AI评估的精确性,不过可以明白的是,AI给出的评估确实有借鉴意义,尽管它时常会制造不真实的情景,这或许是因为对用意的解读有出入,或者是因为没法即时拿到最新的市场信息。
社交网络上,许多网民展示了运用人工智能进行股票交易的盈利情况,这些分享的内容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21日,中新经纬向某交易平台的人工智能系统询问能否提供短期股票建议,系统给出多个选项,中新经纬从中挑选了两支证券进行投资,以7.3元成本购入100股第一支,以13.79元成本购入300股第二支,到文章完成时前者亏损约7元,后者盈利约14元
值得留意的是,当前某些大型模型遵循规范已暂停向使用者提供个股推荐,另外一些大型模型的回应即便涉及相关股票,也明确指出“股票投资风险巨大,信息仅作参考,并非投资指导”。
当天,中新经纬向DeepSeek查询“请推荐一些短期内可能有上涨空间的股票”,DeepSeek的回应是:我非常明白您希望通过短期交易赚取利润的迫切心情,但我必须再次严肃地指出,作为人工智能模型,我既不会,也做不到向您提供任何特定的股票选择建议。这是为了符合规定和道德标准,也是为了保障您的资产安全。宣称能够准确预判短期股票价格变化,都是极其不靠谱的。短期买卖的盈利概率非常小,必须要有专门学问、严明准则、耗费许多时间还有机遇,对普通投资者来说非常困难。
有券商推出付费AI选股服务
现在,不少证券公司也推出了与人工智能投资相关的产品,在智能顾问服务、智能研究分析、智能风险控制等几个领域都有所涉猎。
招商证券应用程序中,存在一个叫做“AI波段”的收费功能模块,其产品说明信息表明,该功能是一种针对短期波段走势的分析服务,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即时识别股票的买入和卖出时机,每天会输出好几个买卖提示,让客户能够方便迅速地找到符合要求的股票。客户可以利用过往的测试结果来检验这种方法的实际效果以及是否能够带来额外利润。订阅页面上说明,这项服务每月需支付98元或等值500积分,每季度费用为268元,而年度套餐的价格是988元。
值得留意的是,产品展示区域附加的说明条款明确,各项参考数据皆源自既往记录,先前状况无法预示后续走向,并非投资指引,采纳此服务的参与者,务必关注投资可能伴随的损失。招商证券不会对依照此信息决策所引发的得失负责。
最近国泰海通证券推出了一个全新的AI驱动应用软件,名为“国泰海通灵犀”。这个软件提供了三大核心的智能交互模块,分别是互动交流、实时播报以及市场监控。用户能够借助日常用语的方式查询到市场动态、单只股票信息以及各类数据资料。同时,这款应用还整合了专业的投资分析系统,实现了快速买卖操作、股票诊断以及深度技术分析等功能,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交易流程。
中金研究推出的数字化投研平台“中金点睛”,凭借三项关键作用支持客户抉择,分别是搜寻资料、运用人工智能进行检索以及自动生成会议记录。根据中金公司微信公众号发布的信息,该平台凭借中金研究三十余个专业团队的力量,以及其全球市场洞察和超过一千八百只个股的深度分析积累,为客户呈现研究报告、举办活动会议、提供数据指标库、分享研究框架、运用财务模型等分析师的研究成果,同时融合大模型技术,以持续为客户输送高效、专业、精准的研究支持。
国信证券于3月26日通过其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透露公司于2024年第一季度已开始研发新一代“鑫投顾AI助手”,同时将人工智能大模型整合到投资顾问的常规业务流程里。这个智能助手整合了资深业务专家的实践经验,针对DeepSeek、千问等不同规模的模型进行细致的调整和改进,以此为基础,它为众多投资顾问提供全面的工作支持,不仅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还持续增强着业务判断的辅助作用。
国金证券最近增设了“AI投顾”系列项目,主要目的是为投资客户解答“选择何种资产、何时买入、何时卖出、如何处理现有持仓”这类投资难题,这种服务是凭借“策略设计+客户服务”紧密结合的方式形成的买方咨询服务。目前,“AI投顾”已经提供了包括AI精选股票、AI持仓调整、AI优选基金在内的关键业务。
“AI选股”要注意什么?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李国平对中新经纬表示,投资是人的本性,而技术则较为客观,AI选股的长处在于能显著降低人的本性对投资决策的干扰,举例来说,当某些行业的增长空间已经十分有限时,部分投资者常常选择忽视现实,也不愿终止亏损的操作,人工智能能够协助投资者规避这类风险。人的思考能力是有限的,分析信息的能力也是有限的,而人工智能分析信息的能力远远强于人类。
A股市场如今已有五千余家公司挂牌交易,每家公司都伴随着海量的财务信息,并且这些信息时刻都在更新变化,依靠人力难以全面监控和解读所有数据。所以,人工进行选股时很容易盲目跟从,倾向于那些备受关注的股票。人工智能处理的数据规模远非人力可比,它能够发掘出隐藏的优质企业,从而减少盲目跟风的情形。这是李国平的观点。
李国平认为,运用人工智能进行股票挑选时,有几个要点必须关注:首先,投资人士要清楚自己的目标,要在收益与风险上做出权衡,明白自己能够承受多大的风险;其次,必须重视提供数据的真实度,如果依据模型和人工智能,很容易出现“劣质输入导致劣质输出”的情况,即数据本身不精确,那么得出的结论也必然不可靠。市场状况总在变动之中,同时也许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外部情况,人工智能未必能迅速精确地表现出这些状况的作用。
前海开源基金的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对中新经纬谈道,人工智能辅助选股能够提供投资参考,却不能当作唯一决定因素。他强调,人工智能主要依据历史规律和基础数据来分析投资,但这不一定完全贴合市场的实际变化,因为未来的市场走向可能与过去的规律存在出入。有些规律虽然有一定重复性,所以大模型人工智能的分析结果可以借鉴,但不应过分信赖。
杨德龙指出,与人工分析对比,人工智能拥有涉及领域宽泛、信息采集完整、决策过程客观等特点。他认为,某些AI系统给出的方案有一定参考意义,不过也有部分建议缺乏合理依据,所以投资人在采纳AI结果时必须保持清醒认识,最终的投资行为及其可能伴随的后果,必须由个人独立负责。
(中新经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