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楠表示,他近期购入了由人工智能推荐的两支证券,在稿件完成时略有盈利,这种情况比较少见。虽然现在人工智能工具还没有对他的投资偏好和交易频次造成显著改变,不过它确实扩大了他的股票挑选范围。
谈到实际执行层面,晓楠表示,他会委托AI独立完成个股的基本状况和技术走势的研判,基本状况分析将着重考察公司的获利水平、行业竞争格局、当前估值状况以及股息分配能力等指标;技术走势分析则主要关注市场运行方向、关键支撑点位与阻力区域、交易活跃度以及重要参考价格等要素。他本人则承担收集整理各类参考资料、行业资讯以及最新市场动态等信息的任务,这些信息将作为数据输入用于模型的持续学习和优化过程。
AI的表现水平极大受到资料品质和指令规划的影响,比如我给出的资料是哪个角度,提出的问题侧重哪个方向,它就越可能偏向这个领域的可能性就越高。晓楠谈到,他作为早期体验者,暂时无法确认AI评估的精确性,不过可以肯定的是,AI给出的评估确实具有借鉴意义,尽管它时常会制造虚假信息,这或许是因为对指令的解读存在偏差,也可能是无法即时掌握最新市场动态。
社交网络上,一些人展示了利用人工智能进行股票交易后的获利情况,这些分享内容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21日,中新经纬通过某股票交易软件的人工智能系统询问“可以提供一些短期股票选择吗”,该系统列出了不少股票,中新经纬从中挑选了两支进行投资,一支以7.3元成本购入100股,另一支以13.79元成本购入300股,截止到文章完成时,前者亏损约7元,后者盈利约14元。
应该指出的是,当前某些大型模型因为遵循相关规定,已经不再向使用者提供个股推荐,并且另一些大型模型的回应中,即便提及相关股票,也明确指出“股票投资具有极大风险,所述信息仅作参考,并非投资指导”。
当天,中新经纬向DeepSeek查询“请提供一些近期可能上涨的股票建议”,DeepSeek的回应是:我明白您急于通过短期交易获利的心情。不过,我需要再次严肃地说明,作为人工智能系统,我既不能也不得给出任何特定的股票选择。这既是遵循法规和道德准则的需要,也是保障您资产安全的必要举措。任何声称能够准确判断短期股票价格变化的说法都缺乏责任感。短期买卖的获利概率非常小,它要求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严明的操作规范、持续投入的精力以及一定的机遇,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是一条异常艰辛的途径。
有券商推出付费AI选股服务
现在不少证券公司也推出了跟人工智能投资有关的应用,在智慧理财顾问、智能研究分析、智能风险控制等层面都有所安排。
招商证券应用里,有个叫AI波段的高级服务,是专门做短期行情波段的,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即时发现股票的买入和卖出时机,每天会给出好几个买卖提示,让客户更容易找到看好的股票。客户可以利用过去的测试结果,来检查这种做法是否管用,以及能不能带来额外的利润。订阅页面上说明,这项服务可以选择每月支付98元或者使用500积分,也可以选择支付268元获得三个月的权限,或者支付988元享受一年的服务。
应该特别留意,产品说明部分附加的声明中说明,这项服务给出的各项数据,都源自于以往的资料,从前的状况无法预示今后的走向,不能当作投资指导,采纳这项服务的参与者,需要留意投资可能存在的风险。招商证券不会对依照这些信息行动而导致的收益或损失负任何责任。
最近国泰海通证券推出了一个全新的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名叫“国泰海通灵犀”。这个软件的功能设计包含了三个主要的部分,分别是互动交流、实时播报以及市场监控。用户能够借助日常用语来获取市场动态、特定公司信息以及各类数据资料。同时,这款应用还整合了专业的投资分析系统,提供了快速买卖、深度个股评估和全面市场回顾等交易流程。
中金研究推出的数字化投研平台“中金点睛”,借助三项关键能力支持客户分析判断,分别是搜集信息、运用人工智能检索资料,以及自动生成会议记录摘要。根据中金公司微信公众号发布的信息,该平台凭借中金研究三十余个专业团队的力量,以及其全球市场洞察和超过一千八百只个股的深度研究积累,向客户分享分析师的研究成果,包括研究报告、活动会议信息、数据指标库、研究框架和财务模型等,同时运用大模型技术,旨在为客户带来高效、专业且精准的研究服务。
国信证券通过其微信公众号平台于3月26日发布信息,该公司于2024年第一季度已着手进行新一代“鑫投顾AI助手”的研发工作,同时将人工智能大型模型整合至投资顾问的常规业务流程之中。这个AI助手借助整合资深头部金牌投顾的业务心得,针对DeepSeek、千问等不同规模模型组合能力进行细致调整和改进,以此为基础,让AI助手能够全面辅助3000多名投资顾问处理日常工作,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逐步增强业务判断辅助作用。
国金证券最近推出了“AI投顾”系列服务,主要目的是帮助投资者解决“选择哪些投资标的、何时买入、何时卖出、如何处理已持有的投资”等问题,这种服务是策略与服务紧密结合的买方顾问模式,它已经包含了AI选股、AI持股调整、AI基金选择等关键功能。
“AI选股”要注意什么?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李国平对中新经纬表示,投资源于人的本性,而技术则较为客观,AI进行选股的长处在于能显著降低人的本性对投资决策的干扰,举例来说,当某些行业的增长前景已经明显减弱时,部分投资者常常不愿承认现实,也不肯止损离场,人工智能能够协助投资者规避这种风险。人的思考能力是有限的,分析信息的能力也是有限的,而人工智能分析信息的能力远远强于人类。
A股市场中股票数量现已逾五千,每支股票均伴随众多财务信息,这些信息还持续变动,人力难以全面监控和解析。所以,人工进行选股时很容易盲目跟从,倾向于那些容易吸引公众目光的股票。AI在处理数据方面的能力远非人力所能及,能够发掘出潜在的优质股票,从而减少盲目跟风的情形。
李国平认为,运用人工智能进行股票挑选时,有几个要点必须关注:首先,投资者要清楚自己的目标,需要在收益和风险上做出权衡,明白自己能够承受多大的风险;其次,必须重视提供数据的真实度,因为过分依赖算法和人工智能,很容易导致“劣质输入导致劣质输出”的结果,即原始信息不准确,最终分析结论也就不可信。市场状况总在变动,还可能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外部情况,人工智能未必能迅速精确地体现这些状况的作用。
前海开源基金的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对中新经纬谈道,人工智能辅助选股能够提供投资参考,却不能当作唯一的决策标准,他强调,人工智能主要依据历史规律和基础数据进行投资分析,但这种分析未必完全契合市场的实际变化,因为未来的市场行情可能与过去的规律存在出入,有些规律虽然有一定重复性,所以大模型人工智能的分析结论可以参考,但不应过分信任。
杨德龙觉得,同人类分析比起来,人工智能有更宽的涵盖范围,掌握的信息更完整,决策也更客观。他指出,有些AI给出的建议值得参考,不过也有不少建议站不住脚,所以投资者要冷静分析它们的成果,最后的投资选择和可能遇到的问题,还得自己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