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款汽车发布才短短数日便大幅降价,人们却纷纷表示赞赏,这种罕见的情况,恐怕只有理想i8能够体验到了。
今日中午时分,理想公司通过其官方微博账号与公众号平台,正式发布了一项重要通告,内容涉及旗下最新推出的理想i8车型,该车型自上周正式上市以来,将即刻着手进行配置方面的调整,并且会采取某种方式降低售价。
先前有Pro、Max、Ultra三种型号,售价分别为32.18万元、34.98万元和36.98万元的i8,如今仅剩一个33.98万元的版本可供购买。
整合后的车辆配置,单独观察硬件,就是合并前中档版Max的样子,只是售价减少了壹万元。
更加严厉的措施随之推出,除了车辆配置的整合之外,理想公司还透露,如今预购i8车型,将附赠先前仅配备于顶级Ultra版本中的贵金属音响系统,而先前以369.8万元价格预订Ultra车型的客户,不仅购车价格有所下调,并且能够免费得到所有的个性化附加装备,包括车身色调、轮圈款式等。
已购Pro车型的车主更加幸运,若增加一万多元预算,电池系统可由欣旺达更换为容量更高、续航更优的宁德时代,同时配备后排冷藏箱和高级音响系统。
就连智驾也升级成了用上激光雷达的AD Max 。
必须额外安装的,只有理想核心三大件中的后排影音系统,售价为1万元。
只能庆幸i8这次没有发售就交付,要等到8月20号才能拿到车。配置整合之后,不仅没有老车主吃亏,各大论坛反而都是对理想的称赞。
有车主分享过捡到钱的经历,也有车主称赞理想非常听从意见,甚至还有车主表示非常惊喜,理想重新成为了当年发布One车型时,那个标配就是顶配的汽车制造商。
根据公众反应,理想这次的降价举措十分恰当,同行们应当认真研究并借鉴。
这回理想最让人惊讶的,其实不是它升级了哪些硬件,而是它改进的节奏实在太迅猛了。
先前已有车辆重新发售的先例,不过像智界S7这类车型,至少也间隔了四个月左右的时间。
但是像i8这类车型,在上周二刚发售,到了周二就调整配置并降价,在交付车辆之前进行如此大的改动,确实前所未闻。
理想之所以显得如此迫切,中午时分发布的网友提问推文,其中包含的官方回应也证实了这一点。
情况是这样的,i8推出以来,他们收到的订货单大多是中档版本和高端版本,而入门级的Pro款式显得不受欢迎,因此干脆就不再生产了。另外,不少顾客反映各种配置让人记不住,简化配置之后也能让大家更方便地选购。
但是显而易见,这极有可能并非i8调整价格的根本动机,毕竟中端和高端版本销量旺盛且型号丰富,与价格下调并无必然关联。
以我之见,与乐道L90的较量吃了相当大的败仗,这促使i8这次进行了大幅度的革新。
在上周二,理想i8正式发售的两天之后,同为六座SUV的蔚来乐道L90也公布了自身的售价。
26.58万到29.98万的售价,明显低于理想i8,L90的车身长度和宽度,以及动力表现,都要优于i8,即便是基础版本,也配备了冰箱和后排显示屏,而且它拥有一个i8所不具备的非常宽敞的前备箱。
采用租赁电池的Baas方案后,L90的纯车售价调整为17.98至21.38万元。
再加上它和理想i8相比的明显不足之处:电池容量偏小导致行驶距离稍逊,不过借助蔚来的换电网络能够基本弥补这一缺点。
在国内市场,人们普遍追求性价比高且食物分量足,乐道L90的定价策略,从表面上看,几乎让理想i8的定位没有多少可以插足的空隙。
脖子哥上周两个发布会都到场了,并且事后撰文,评论区几乎全部表示理想i8定价过高,电池组由欣旺达和宁德时代混用显得不够用心,与和乐道相比缺乏优势。
后来的市场信息也印证了这一情况,在两款新车推出后的七天内,乐道与理想两方的公众看法可以说是截然不同。
乐道公司的销售团队和高层管理人员虽然口中没有直接夸耀业绩,但大家都心照不宣地感叹订单数量激增导致服务器运行缓慢。
销售业绩方面毫无回应,订单信息也石沉大海,危机应对方面却忙于解决碰撞试验引发的纠纷,同时还要应对网络上对理想车主行为的嘲讽。
此外即便两个汽车制造商都没有透露两款车的确切销售数据,不过经由多种途径我们依然可以窥探到一些市场对这两款车的看法。
例如昨晚孙少军09在直播时提及,根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理想i8的订单累计数量大约为六千份。
相比之下蔚来的领导者李斌在今日中午通过微博分享,乐道L90在短短三天内就发放了将近两千辆崭新的汽车,订购数量还超出了他的设想。
局面看似倾向一方,然而作为驾驶过两款车型的媒体人,脖子哥认为,这两台车在内外饰的精细程度、行驶时的驾乘感受以及智能驾驶系统的表现上,各个方面的差异相当显著。
以手机为例,比如iPhone 16 Plus和iPhone 16 Pro的差异。前者功能丰富全面,非常实用,后者则更注重细节和工艺,主要满足特定群体的需求。
几万元的差价虽然略多,但也还在大致的合理区间里。
根据虎嗅披露的信息,若仅计算物料清单成本,i8的造价就比同档次增程式车型L8要多出两万元。最终两家公司却采用了相同的市场定价策略,这一情况反映出理想正全力以赴地推进其商业计划。
但是显而易见,购买者乃至理想公司自身都认为之前的定价依然缺乏吸引力,这直接导致了如今迅速调整配置并降低价格的行为。
理想的动作确实迅速,决心也相当坚定,颇有当年因为Mega受挫后决心将i系列全部重新打造一番的气概。
但不确定众人有何看法,脖子哥虽对理想表示赞赏,仍然认为此次降价对 i8 销量的促进效果并不显著。
之所以如此,我认为还是i8这款车本身的表现比较符合预期,没有让人感到特别意外。它并没有带来太多令人惊喜的元素。
理想之所以能成为首个盈利的新兴品牌,凭借的是增程混动这项融合了续航与电动化优势的技术方案,同时它还提供了具备冰箱彩电大沙发等设施的移动生活空间
不过依照先前所讲,这类设备构造其实并不存在显著的技术门槛,当下众多汽车制造商,诸如华为智能驾驶出行服务,正借助同类装置,针对理想展开全方位的价格层级竞争。
通过观察问界M8与“半价理想”在C10榜单上取得的销量成绩,可以明确感受到理想承受了巨大的市场压力,其核心用户群体正以惊人的速度流失。
此时推出的i8,本应凭借更突出的产品优势,无论是价格效益还是功能配置,来向消费者表明理想依然值得购买,然而实际情况是,i8的本质始终是移动的居所。
纯电车型虽然依托理想全国铺设的超充网络,但确实无法享受增程混动车型在续航方面的好处。而且,其成本也无法进一步降低。
相比之下,乐道L90虽然也算同类型车辆,不过它价格更亲民,补能手段也更为多样,因此确实更受欢迎。
剩下的疑问点,可能在于理想近期经常提及,并计划在本月发布的新一代自动驾驶系统了。
假如车辆实际运行状况真能实现理想所承诺的,达成语音操控这种车内外的功能整合,提供堪比特斯拉FSD和华为ADS,乃至超越它们的驾驶感受,那么配备AD MAX功能的理想i8或许真能像鸿蒙系统那样,凭借智能驾驶再吸引一批关注。
当然,你也可以说这是理想在下大棋。
L8在L系列中的定位主要是为了展示L7的优越经济性,近期工信部透露,即将推出的i6会在i8发布之后,它不仅具备与i8相同的极速充电功能,还增加了i8所没有的前备箱,并且更进一步地配备了单电机版本车型。
假如i8同L8的售价依然持平,那么i6极有可能比L6的价格更低一些。
普遍认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售价,因此理想公司的重磅举措或许尚未到来。
然而那帮兄弟们要记着,在二十五万到三十万这个区间,另有一款产品销售势头异常猛烈,可以称作行业标杆,正等着它去较量。
到时候理想的胜算,又有几成呢?
我认为李想与高层们该沉下心来琢磨了,纯电动车领域理想究竟要凭借什么来招徕众人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