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道L90的售价一经公布,网络上便涌现出一种观点:理想i8的市场地位受到了乐道L90的显著影响。
乐道L90的入门价格是26.58万元,若选择电池租赁服务,其价格可降至17.98万元。与此相对,理想i8的起售价格为32.18万元,乐道L90的价格优势明显,便宜了接近6万元。再者,乐道L90的最高配置版本售价为29.98万元,这一价格甚至低于理想i8的最低售价。
因此,在网络上,有关乐道L90对理想i8的批评之声此起彼伏,与此同时,在理想i8的讨论区里,提及频率最高的对手同样是乐道L90。
面对这些质疑,理想感到尤为失落。原因在于,理想自始至终都将蔚来ES8这类高端SUV视为主要对手,然而现在却转向了蔚来子品牌乐道L90,这一转变让人难以理解。
理想i8的竞争对手,从蔚来变为乐道!
今年伊始,理想汽车公布了一张i8车型的尾部图像,该图像与蔚来ES8的设计高度雷同,随即在网络上引发了热议,同时也激发了大家对理想i8可能是一款与蔚来ES8相抗衡的纯电动SUV的诸多猜测。
所以,当理想i8以32.18万元的价格投放市场,其价格比蔚来ES8低出近10万元,按常理推断,理想i8理应对蔚来ES8造成价格上的冲击。然而,为何情况却相反,乐道L90反而对理想i8产生了冲击呢?
此外,理想品牌自视甚高,常被视为高端市场的一员,且常与蔚来品牌一同被提及并进行对比。尽管理想与乐道在实质上并不构成直接的竞争态势,然而,市场和消费者却自然而然地将它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这种所谓的“戏剧性”变化,实际上暴露了一个真相:乐道L90成功跨越了高端品牌的防线。
理想高端品牌的护城河被乐道L90突破
蔚来的次级品牌乐道,在品牌定位上与理想汽车有着明显的不同。通常来说,乐道旗下的L90车型与理想i8并不应直接进行对比。不过,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电驹小编分析,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高端品牌形象尚未稳固
首先,理想精心打造的高端品牌形象尚未稳固。
设想一下,即便某款家喻户晓的汽车品牌在产品性能上表现出色,人们往往也不会将它与奔驰、宝马等豪华品牌相提并论,这主要是因为在品牌价值这一维度上,它们原本就分属不同的档次。
如今,理想与乐道的直面冲突和激烈较量,揭示了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对理想品牌的认知定位有所降低。
理想品牌在定位上的难题在销售数据中同样显现出来。具体来看,今年上半年,理想L系列中,只有定位相对基础的L6实现了明显的销量提升,然而,定位更高端的L7、L8以及旗舰车型L9的销量却都出现了显著的下降趋势,尤其是L9,其同比降幅几乎达到了40%。
持续下降的销量数据反映出,理想在高端市场的暂时性胜利,主要得益于其在新能源大型SUV领域的率先布局,而其品牌价值的提升基础尚未牢固。
二、产品力难以支撑高价
理想i8在产品性能上,特别是在三电技术领域,并未明显超越乐道L90,但它的售价却明显更高。这种产品性能与价格之间的不协调,进一步降低了理想i8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在空间尺寸上,乐道L90的轴距达到了3110毫米,这一数据比理想i8的轴距长了60毫米。同时,车身长度增加了60毫米,宽度则增加了38毫米。这些尺寸上的提升,直接带来了后排乘客更充裕的腿部空间,以及更为舒适的横向乘坐感受。
尤为重要的是,这款240升的智能电动前备舱,不仅足以放下28英寸的行李箱和背包,还能承受高达300公斤的重量,为两人提供休息空间。再加上可扩展至2276升的后备箱,无论是钓鱼时存放渔具,露营时携带帐篷,还是滑雪时装载雪板,其应用场景的适应性远超理想i8。
自然,理想i8的内部空间同样表现出色。其3050mm的轴距赋予了车辆充裕的三排座椅空间,足以满足家庭出行需求。再者,得益于短车头的设计,车内的空间布局也得到了很好的优化。
然而,正因如此设计,乐道L90并未配备前备舱,导致行李只能被安置于后备箱之中。考虑到家庭成员集体出行且携带大量装备的实际需求,乐道L90的前后双储物舱设计无疑显得更为实用。
再者,在动力电池领域,理想i8搭载了90.1kWh与97.8kWh两种不同容量的电池包,其CLTC标准下的续航里程分别为670公里与720公里。而且,借助5C快充技术,理想i8仅需10分钟便能够增加500公里的行驶距离,这一性能显著超越了乐道L90的570至605公里的续航能力。
乐道L90的“900V超充”与“换电”两种方案在充电效率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换电过程仅需短短3分钟完成。与此同时,理想5C的超充设备目前尚未在市场上得到普遍应用。
在性能上,理想i8搭载了双电机,其功率高达400kW,百公里加速仅需4.5秒,速度表现卓越。此外,该车全系均配备了双腔空气悬架,底盘的质感更偏向于舒适体验。而乐道L90的四驱版本,其功率更是达到了440kW,百公里加速时间为4.7秒,速度表现同样十分出色。尽管空气悬架并非标配,然而乐道L90的顶级版本售价仅为29.98万元,与配置相同的理想i8相比,便宜了好几万元。
在智能化领域,理想i8的表现在同类车型中尤为突出。该车型的高配版i8 Max及更高版本,搭载了拥有700TOPS算力的英伟达Thor-U芯片,并能够实现全场景导航辅助(NOA)、变道辅助(VLA)以及高级的司机大模型等智能驾驶技术。在对比之下,乐道L90搭载了具备254TOPS算力的Orin-X芯片进行智能驾驶,然而它并未装备激光雷达,故而在这一技术层面,理想i8显然占据了上风。
两款车型的产品对比显示,理想i8的综合表现确实更为显著,然而,它并未在乐道L90面前展现出绝对的优势,甚至在某些具体指标上,理想i8的表现略逊于乐道L90。
理想i8试图以较高的价格来巩固其高端品牌地位,然而,其产品实力却不足以匹配这一价位,导致消费者认为其价格不合理,进而对品牌产生疑虑。
这种价格与价值的偏离,不仅会对理想i8的销量产生不利影响,而且可能会对理想品牌的高端形象造成损害。
三、纯电市场的新手劣势
在纯电动汽车领域,理想品牌尚处于起步阶段,这种初出茅庐的处境使得它难以再次展现出与增程式电动车相比纯电动汽车所拥有的显著优势。
往昔岁月,理想品牌凭借其先进的增程技术,在新能源车领域独辟蹊径,开拓出一条独具特色的道路。这种增程式车型不仅有效解决了传统燃油车的高能耗问题,还巧妙地避开了纯电动车在续航能力上的担忧,在一定时期内满足了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因而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然而,在增程市场领域,理想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需求的精准把握,而非技术门槛的构筑。因此,理想在增程市场的领先地位得以迅速扩散,而问界和零跑的迅速崭露头角便是这一现象的最佳证明。
然而,纯电动车型市场与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市场在竞争策略和技术门槛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前者的竞争尤为激烈,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也更为迅速,消费者对于电池的续航能力和充电效率等方面的期待也更加苛刻。
尽管在纯电技术领域已有积累,但与那些在纯电市场耕耘多年的品牌相较,理想仍处在起步阶段。无论是电池管理技术,还是电驱动系统的研发,其技术根基尚需更多实践来检验。
这种新手劣势导致在纯电市场的竞争中,理想难以构建出类似增程车型当年的独特竞争优势,进而难以充分获得消费者的信任与吸引力。
综合来看,理想精心构筑的顶级品牌防线被乐道L90成功攻破,这并非偶然现象。一方面,理想的高端品牌形象尚未完全稳固;另一方面,理想在纯电动市场的新手身份以及产品实力不足以支撑其高价位的策略,这两个因素也是造成这一结果的关键所在。
若品牌影响力不足以支撑更高的售价,又未能带来性价比或核心技术的显著提升,理想i8恐怕难以在本轮竞争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