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
三月末,一场不幸的交通意外彻底摧毁了一切。雷军的声音略显沙哑,在小米内部的演讲中,他首次坦白表示:这起造成三人丧生的SU7车辆爆炸事故,让小米公司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之中。
2025年3月29日的深夜时分,一辆型号为小米SU7的标准版汽车,以116公里的时速冲撞了正在施工的高速公路隔离带,事故发生后,车辆完全被火焰吞噬,仅剩下了金属车架,车内的三位年轻女性乘客在事故现场不幸丧生。
事故发生后的三天内,小米仅由技术团队发布了冷冰冰的数据,然而直至4月1日,雷军才在微博上明确表示“绝不逃避问题”,然而此时舆论已经沸腾——关于“智能驾驶系统失效”“车门无法解锁”“电池安全问题”等质疑声此起彼伏,将小米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在同一场演讲会上,雷军意外地揭晓了重要消息:他们自主研发的手机处理器芯片“玄戒O1”将在月底正式推出,这一举措标志着小米在芯片领域十年努力所取得的阶段性成就。
一边是汽车事故的血腥场面严重损害了品牌形象,另一边则是硬核科技的强势亮相——在这场矛盾交织的发布会上,小米“行业新手”的标签被彻底撕去。
原本计划用于庆祝公司创业十五周年的演讲,如今已转变为一场危机复盘会议。他手持遥控器,每一次按键,都能听到台下的吸气声——这些声音代表了小米法务部所统计的17起网络谣言引发的诉讼案件,其中“小米零度”商标侵权一案,公司就赔偿了高达3000万元。
金钱无法挽回人心,4月份,小米汽车的销量遭遇了断崖式的下滑,甚至连重新夺回国内市场领先地位的手机业务也遭遇了挫折。
小米的“技术自信”在这起事故中遭受了重创。事发时,车辆以116公里每小时的速度撞入了施工区域,官方公布的信息表明,系统在事故发生前1.2秒便发出了警报。然而,家属所拍摄的视频却揭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那扇燃烧的车门无论如何都无法被打开。
就如同你新购置的手机突然失去了显示,厂商却一味向你阐述处理器的性能指标。普通民众难以分辨毫米波雷达与激光雷达的差异,他们只是知晓那三位姑娘最终未能成功逃脱。
小米实施的应急措施显得略显慌张。原本严格保密的电池研究实验室突然敞开了大门,记者们受邀观摩电池组在深海环境下的浸泡试验,这一行为与当年三星手机爆炸事件颇有相似之处。
尤为突出的是这种“日报式”的更新模式,雷军亲自带领工程师们,每日在微博上公布数据,即便是在深夜,车机系统进行升级时,也必须发布一条“已解决7处潜在问题”的通告。
有人戏称这已是“彻头彻尾的透明”,而另一些人则斥责其为作秀——“为何之前不如此?”
工业和信息化部紧急发布指导意见以规范智能驾驶的宣传,众多汽车制造商迅速调整宣传文案,将“自动”一词替换为“辅助”,这一变化已成为行业内的普遍做法。
那情景与滴滴顺风车事故发生时的状况极为相似,整个网约车行业因此感到极大的震动。
演讲进行至中途,忽然间播放了芯片产品的广告,我们自主研制的玄戒O1将于月底揭开神秘面纱。
小米今日与2016年的状况颇为相似。彼时,手机生产链遭遇重大困境,断裂不堪,雷军曾在厂房中连续三个月安营扎寨,以力挽狂澜。如今,他再度带领团队进驻汽车制造厂,展开了为期百日的紧急攻坚行动。
制造汽车相较于生产手机风险更大,宁德时代的工程师私下里透露:“他们迫切地想要推出固态电池,其测试周期比行业标准缩短了整整30天。”
这情形恰似高考考生为了争取更多时间,未参加任何模拟测试便直接踏入考场一般。
监控记录下的事故车辆燃烧长达13分钟的片段,目前仍在各大短视频平台上广泛流传。
这种小节问题简直让人心情沉重。起初,小米坚称是“驾驶员未能及时接管”,然而当网友揭露了官网上的宣传页面,上面明确写着“能够精确识别施工路段”,舆论顿时陷入了轩然大波。
小米汽车研发团队为确保安全,特地设定了AEB(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的启动速度在85公里每小时以下,然而事与愿违,事故发生时车辆速度恰巧停在了97公里每小时的尴尬位置。
雷军的应对策略中融合了过往的经验之谈。他将技术源代码公之于众,这与MIUI当年推行开源策略时的情形如出一辙。此外,设立的1亿元安全基金,不禁让人想起“用100万元征集手机掉漆案例”的举措。
即便组建了跨部门的安保小组,其做法也仅仅是模仿了2018年手机电池问题事件的应对指南。
行业经历波动,车圈中的商家表面上表示同情,而在背后却加大了力度。理想汽车紧急通知门店,传达了这样的信息:“我们的AEB系统在触发时的速度比竞争对手高出15%。”华为问界销售团队的朋友圈上,开始流行起“车门物理开关操作教程”的视频。
最厉害的就是比亚迪啦,偷偷地在电池包上印了“永不烧车”。
监管部门迅速采取了行动,出乎意料地迅速。在4月底出台的新规定中,明确要求智能驾驶系统必须能够识别五种以上的临时障碍物,这一要求迫使小鹏不得不对其刚刚研发完成的高速NGP进行了新一轮的修改。
雷军办公桌上陈列着两份文件,一份是关于SU7Max因电池安全升级而延迟量产所造成的损失报告,另一份则是祝贺玄戒O1芯片流片顺利完成的电报。
小米的法务团队近期正在对过往事务进行梳理,他们重新翻出了三年前启动汽车项目时的风险应对策略。当时有人提出“需预留200亿元资金以应对潜在危机”,但由于担心这会“对研发资金投入造成不利影响”,该提议最终未能获得批准。
小米从这次事故中汲取了经验:销售手机或许可以依靠情感因素,但制造汽车则必须依赖人的生命安全。当雷军宣布“新手保护期告一段落”时,台下的掌声中夹杂着工程师敲击键盘的声响,他们正忙于修改官网的宣传页面,将“智能”一词替换为“辅助”。
车圈正关注小米是否能够将看似不利的情况转变为有利,就像当年三星Note7在全球范围内引发爆炸事件,但随后凭借S8手机实现了翻身。然而,普通民众的记忆力极为出色,若有人在评论区夸耀智能驾驶技术,必然会出现这样的言论:“难道你们忘了小米那三位女士的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