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永信自称经商身份也并非虚言,少林寺已然经营成产业,确实将其打理得相当出色,几乎准备公开募股,堪称当代商业翘楚。少林寺本该是庄严的佛教场所,你却让它沾染了商贾气息,这合适吗,众人无法认同,于是移师到东北某座寺庙,即大悲寺,去观察他们的经营方式,本地人对少林寺口诛笔伐,却对大悲寺赞不绝口,甚至捧上云端,不料大悲寺承受不住,曝出巨额敛财丑闻,轰然倒塌,再次令众人心寒。其实 出家人获得一些收入也并非不可,虽然他们身份特殊, 但仍需融入凡俗社会, 寺庙的供品、日常物资、僧侣服饰等都需要费用,水电等开销也必须承担,可以获取经济来源, 但不可将盈利作为首要目标,真正的宗旨是“普利天下苍生”,而获取财富只是实现这一理想的途径。昭明寺的住持界空大和尚借出一千多万高额利息贷款,意图很明确,就是为了获利,五台山的僧侣们也没闲着,他们赚钱的方式相当霸道,几乎等同于抢劫,若不给香火钱就不让离开,这样的做法哪里还有清净可言?佛门近年状况不佳,声名受损,其中不乏借僧人牟利造势者,记得前些时有“僧人船震丑闻”,主角安云霁当时还装模作样,甚至要起诉所有网民,事后策划者立二拆四被捕后全盘招供,安云霁此事件影响恶劣,后续多起冒充僧人诋毁佛门的事件,不能不联想到船震丑闻,当然也涉及僧人自身问题。无论是世俗的还是佛门,要是触犯了法规还是戒条,如果借助释永信这件事能带来些整顿也好。
释永信相关的一些不实报道传出后,无论可信与否,都对潜心佛法修行者造成了影响,事实上,释永信对于真正致力于内心平静修炼的人而言,不过是一个寻常的称谓符号,它无法象征少林寺,也无法象征佛教。
——————————————————
若对内容有共鸣且真心欣赏,不妨订阅一下,但无需跟风,毕竟关注者也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