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雨萌
青年一代的风貌,决定了未来的模样。位于以工业基础和市井气息著称的淄博,有一群深植故土的年轻力量,他们以满腔热情和执着精神,正在打破人们对“小城青年”的固有认知。他们不仅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还在文化旅游创新领域大显身手,从社区服务到乡村的美丽蜕变,淄博的青年们以“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风貌,成为了城市变革中最充满活力的青春力量。
创业征途,他们敢想敢拼
淄博如今正积极筹划发展机器人、新材料等前沿产业,致力于加快新型生产力的成长,其中青年创业者扮演着推动变革的核心角色。巩相峰这位返乡青年所创立的纽氏达特机器人公司,专注于特定领域的技术创新,成功实现了关键部件的国产化和规范化,为行业填补了空白。
在推动乡村振兴的前沿,青年先锋焦政源受到家乡政策的鼓舞,毅然选择返乡创业。他引领村民们激活土地资源,培育特色农业,使那个昔日的“散漫村落”重获勃勃生机。
淄博近年来致力于打造青年友好的城市环境,成功吸引了众多年轻人才选择落户淄博。在这座城市与青年人才的互动发展中,“双向促进”的效应正逐渐显现,并结出了丰硕的成果。
创意前沿,他们引领潮流
千年传承的技艺与青春的创意相遇,会激发出怎样的灵感火花?淄博的青年刘媛给出了令人信服的答案。她巧妙地将现代美学理念融入到了传统的琉璃灯工技艺中,其作品在各类展会和竞赛中屡获赞誉,更成为了众人争相参观的热门网红展品。
淄博一夜成名,随之崛起的年轻创意团队在文化IP的塑造领域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今年春季,海岱楼推出了众多文创新品,其设计团队主要由“90后”青年组成。他们巧妙地将海岱楼的形象融入琉璃、聊斋故事以及淄博美食等元素,吸引了众多粉丝。
在声名远扬的淄博,我们目睹了众多怀揣“守艺匠心”与“创意担当”的年轻面孔。他们正以独到的手法,为城市的形象注入崭新的生机与活力。
发光发热,他们进村入户
近期,淄川区夏庄村里涌现了一大批青年志愿者。他们运用所掌握的专业技能,不仅为村民们提供了理发、体检、家电维修等服务,而且还带去了科技普及和文艺表演等活动。
为了助力山区儿童实现艺术梦想,谢晓莹与公益同仁携手,设立了翗翗助学服务中心。该中心是山东省内唯一获正式注册,致力于全国范围内,尤其是偏远山区和边缘地带,进行互联网支教的民办非营利性公益机构。在这里,一群富有爱心的美学教师,通过“互联网+”模式,为偏远地区的青少年提供线上课程,助力山里的孩子们翱翔得更远。
张店区车站街道工盛社区内,注册志愿者已超过500名。这里活跃着“陪你到老”、“伴你出行”、“为民先锋”等六支特色志愿服务队伍。他们致力于人居环境整治和高龄老人送餐等服务,深入居民家中了解需求,并迅速解决各类问题。
自去年九月淄博市开展青年志愿者“进村联户”系列行动以来,已有超过3100名青年志愿者参与其中,他们为“志愿淄博”的建设注入了青春的活力。
危急时刻,他们挺身而出
今年春天,淄博突然迎来了大雪。一群以青春为号召的年轻人,在银装素裹的雪景中英勇奋战,从黎明到夜晚,他们以清除冰雪的“速度”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提供保障。
三月,一段“淄博大哥在苏州出差时勇敢救助落水者”的视频在网络上广为流传,吸引了众多网友的点赞,大家一致称赞山东人无论身处何方都能勇敢站出来。李松林,这位勇敢的救人者,他的父亲和弟弟也都曾表现出见义勇为的精神,而他的家庭也因此荣获了“淄博市见义勇为模范之家”的荣誉。
梅丙超,这位辅警,在去年的一个寒冷冬夜,毅然决然地跳入湖中,救起了落水的女子。他坦言,作为一名退役的军人,现在又成为了警务站的辅警,保卫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是他义无反顾的职责所在。
这并非一时的冲动行为,而是世代传承的美德。友善淄博,这座城市,凭借真诚与善意,构筑了一个充满温情的地方。
淄博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蕴含着深厚的“淄博基因”,如今它已经融入了青年们的血脉之中。这座城市所秉持的务实精神、创新意识和仁义品质,成为了其最具吸引力的象征。
五四运动,百年传承不息。其精神之核,在于“觉醒”与“行动”,对于当代青年来说,意味着通过觉醒驱散迷茫,通过行动拒绝消极,于最适宜的跑道,全力冲刺,于最宝贵的时光,倾注最充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