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又爆单了,车圈是真的有人睡不着了。”
有人在加班修改方案,有人已经开始着手准备更新简历——雷总那句话“遥遥领先”,让整个行业都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小米YU7爆单,谁最慌?
不是同行慌,是一整条国产车供应链都开始怀疑人生。
设计师开始回顾讨论,“难道我们的后备箱中遗漏了那个需用脚操作的按钮吗?”
产品经理被直接钉在了黑板上,他不禁质疑:“对方拥有天际屏和充电车顶,而我们却缺乏这些,这是为何?”
营销总监心急如焚,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宣传策略,“雷军能将无法实现的事情转化为信念,那我们为何不能将‘已经实现’的故事讲述得更加精彩?”
这并非只是一场关于销量的激烈竞争,更是一场对传统汽车制造理念的深度颠覆。
雷军的YU7,背刺了谁?
1⃣ 背刺了保守派的产品经理
YU7的配置,是一个字——卷。
前备厢具备八种开启手段,包括脚踢、电动、语音控制、使用车钥匙以及屏幕滑动等多种方式,一应俱全。
天际屏、电吸门以及全套标配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每一项配置都至少超出平均水平两个等级。
车顶快充口?别笑,这事就是雷军敢想也敢做的典型案例。
昔日汽车领域倡导“实用至上”,然而——若不主动培育市场需求,便只能面临被贴上过时标签的命运。
非用户所需你却为之努力,直至成品问世,用户方才意识到“这怎能或缺”?
2⃣ 背刺了传统车企的营销逻辑
你难道以为小米YU7所售卖的是汽车?实则不然,它所贩卖的是一种品牌信念,用户的情感共鸣,以及产品的核心理念。
无法制造六座SUV吗?雷军仅用“我们致力于打造高性能的五座车型”一句话,便巧妙地将不足之处转化为了一种执着与坚守。
SU7 OTA事件引发关注?雷军沉默20日未曾发声,再度亮相时身着素白衣衫走上舞台,宛若一切未曾发生。
YU7无法驶入赛道?那么我们便赠送您一套零重力座椅以及车内按摩舱,将赛道上的激情转化为日常生活的舒适享受。
营销的最高境界,并非单纯堆砌配置,而是将本无法完成之事描绘成不应为之事,使你不仅不再质疑,甚至感动落泪。
3⃣ 背刺了所有“原创主义”的设计师
有人花一年画草图,拿出来被骂“审美疲劳”;
小米招募了一众“野生设计师”,对特斯拉进行了直接的大刀阔斧改造,其外观更加凶猛,细节处理更加精致,而且售价更加亲民。
前灯仿若兰博基尼,车身线条借鉴了保时捷的设计,尾部则融合了Model Y与Cybertruck的风格。
整车缺乏“原始创新”元素,但巧妙地触动了消费者在审美疲劳之后的那根敏感神经。
原创很美,但不如懂得“复用+迭代”的小米快。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Cao巨人”,才是真正的野生封神之路。
小米YU7爆单的背后,其实是“造车思维”的胜利
余大嘴还在高呼“我们更出色”之际,雷军并未与你陷入无休止的言辞纷争,他所追求的是——一场关于用户体验的全面胜利。
SU7爆火,YU7承接热度,首日订单已经破30万;
不追求所谓“驾驶极限”,但全系智驾标配,全民科技平权;
不硬卷动力参数,而是卷到车内每一颗螺丝钉都要智能化;
“没有遥遥领先,也要至少不被拉开差距”——这是雷式哲学。
雷军干了一件所有人都想干但没敢干的事
在造车这件事上,雷军做到:
不讲情怀,讲逻辑
不卖神话,卖系统
不赌未来,直接爆单
他人历经十年造车,方才呈现成果;而雷军仅一年时间,便已着手提交作业。
写在最后:YU7爆单之后,车圈真正该思考的是什么?
是不是时候承认:智能化+生态整合,才是下一场战役主战场?
是不是应该放下“高端鄙视链”,真正和年轻消费者同频?
是不是再不改变,不是用户抛弃你,而是用户根本不知道你?
️ 那么你呢?
若让你作出选择,是购买YU7、理想L6,还是选择等待小米SU8呢?
请打开评论区开始阅读,同时不要忘记将这篇文章分享给那位正期待油车价格下跌的朋友,向他传达这样的信息:这一次,卷王已经加入了这场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