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成
近些年,部分网友似乎对“躺”字情有独钟,先是出现了“葛优躺”,接着又流行了“躺枪”,如今“躺平”一词又崭露头角;未来是否还会有更多以“躺”字为核心的词汇出现,实在难以预料。
躺下,无疑是一种极致的享受。经过一天的辛劳,一旦卧于床榻,便会感到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都像是被拆解,散布在柔软的床铺之上。瞧那葛优,身形消瘦,一坐进那宽敞柔软的沙发,宛如泄了气的气球,又似即将入锅的软油条,轻轻一陷,全身各处便与沙发紧密贴合,仿佛粘得难以分开;那份惬意,岂不是正是所谓的“葛优躺”吗?
卧床虽感惬意,却未必总无隐患。据媒体报道,曾有一名醉汉深夜街头醉倒,就地躺下,陷入沉睡;一辆汽车飞驰而来,因夜色昏暗难以辨识,他未能及时躲避,后果不堪设想;幸运的是,并未造成人员伤亡。此类原本平平安安、无意招惹是非,仅是想就地休息却意外遭遇不幸的情况,被网友戏称为“躺枪”。
“躺平”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这个问题我也有所关注:有人认为它是妥协,有人觉得它是放弃,还有人说是对不满的一种宣泄,甚至有人认为它是避开激烈竞争,独自漫步在“压力山大”的边缘。我对此感到困惑,明明有那么多词汇可以选择,为何偏要和‘躺’字过不去呢?难道‘躺’字真的没有它自己的含义吗?难道‘躺’着就会感到不自在,非要让人去指责吗?就这么一个“躺”字,被人搞出多少是非曲直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