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报道,潘亮记者指出:小米品牌旗下的汽车产品YU7在市场表现抢眼,订单量激增。近期,YU7汽车销售异常热烈,短短18小时内,订单数量便超过了24万台。然而,由于生产交付周期较长,标准版车型从锁定订单到交付需要57至60周,Pro版则需要50至53周,而Max版更是长达37至40周。这一情况导致部分消费者开始重新考虑是否取消预订。
在此情境下,蔚来、阿维塔以及极氪等汽车制造商针对那些原本预订了小米YU7等多个品牌车型,却转而选择购买他们自家产品的消费者,推出了可退还预订费用的优惠政策。在这些政策中,蔚来和阿维塔以直接抵扣车款的方式提供全额补偿,而极氪则是通过给予相应的积分来进行奖励。更有甚者,一些品牌的销售顾问甚至在小米YU7的预订用户评论区留言,主动指导消费者如何进行退订操作。汽车制造商的负责人表示,确实存在退还订单并给予补偿的情况,然而这仅仅是门店层面的做法,并非公司官方所制定的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YU7的订单交付周期较长,这一现象促使了订单转让的“黄牛”市场兴起。在二手商品交易平台上,部分消费者以高于原价的价格出售汽车订单,甚至有转手价格高达2万元的情况。据悉,小米YU7在开售时分为“准现车”和“定制新车”两种车型。“准现车”指的是YU7 Max车型,一旦下单,将在1至5周内完成交付;开售之夜,此类车型便告售罄。至于“定制新车”,它涵盖了标准版、Pro版以及Max版,在发售时即标明,锁单后预计将于8月开始首批交付。其中,标准版车型锁单后最快需53至56周才能交付,而顶级的Max版交付时间则需33至36周。
记者得知,众多网友回忆起YU7的抢购热潮,不禁联想到曾经火爆的Labubu。若锁单时间稍有延误,提车便需等到明年。首批抢购到YU7的消费者可趁机吸引关注,通过视频、直播或加价转手。尽管社交媒体上充斥着消费者未能抢到现车的抱怨,但在二手交易平台上,溢价转让YU7订单的现象却屡见不鲜。
关于交付期限的疑问,小米公关部门的负责人王化表示,小米汽车应用程序所展示的交付期限仅为预估值,这一数据将伴随生产线优化、产能提升而不断调整。此外,小米官方也对订单的交付顺序进行了说明,所有订单都将根据客户下单的先后顺序进行生产安排。6月29日,小米公司的董事长雷军,在转发《小米汽车答网友问》的帖子中,郑重作出公开承诺:他必将竭尽全力,加快生产进度,力争尽快将这款爱车送到消费者的手中。
行业内的专业人士指出,小米汽车的跨界进入使得我国汽车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企业间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常常展开激烈的“近身战”,成为了一种常态。各大主流的新能源汽车企业都在努力争取那些潜在的消费者。雷军所领导的小米汽车与“蔚小理”等新兴势力正面交锋,表面上看似和睦,实则竞争非常激烈。此外,赛力斯问界以及华为的鸿蒙智行品牌,由于消费者对其智能驾驶功能的高度关注,也与小米汽车形成了竞争关系,但这种竞争相对而言并不那么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