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民网所做的报道,在此之前,国家外汇管理局资本项目管理司司长叶海生于《中国外汇》这本杂志上宣称,在本年度会对允许境内个人于年度5万美元便利化额度范围之内开展境外证券以及保险等方面投资的可行性展开研究论证 。
此番表态,引发了诸多的热议,存在网友表示,这是不是意味着,过往炒A股的那些股民,往后就要开始炒美股,开始炒港股了 ?
专家:相关政策不会立刻推出
面对这一消息,民生银行那位身为首席研究员的温彬觉得,要是居民能够直截了当地去开展境外证券以及保险之类的投资,一方面来讲,这对扩宽居民投资途径这事是有益处的,能达成资产配置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呢,这同样有利于达成跨境资本呈现双向流动的状况,从而维持人民币汇率水平大体保持稳定。
不过,于诸多专家而言,此项政策的推出之时或许不会迅速。招商宏观的谢亚轩于报告里称,文中针对在个人5万美元便利化额度内开展境外证券、保险等事项的政策表述,乃是“研究论证……可行性”,所以,该政策极有可能“需考量多方面因素才会判定是否推出”。
这一观点,和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管涛的想法完全一致。香港《南华早报》的一则报告,引用了管涛的观点,表明说现在放松外汇投资限制还为时尚早,资本账户下的开放涉及众多部门是这样的,并且每个部门都有着不一样的关注点。
注意!用外汇炒美股、港股不受法律保护
对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而言,在2016年的时候,其发布了一则公告,公告表明,除规定的那些渠道之外,居民个人进行购汇,仅限于用于经常项下的对外支付。这其中涵盖了因私旅游、境外留学、公务及商务出国、探亲、境外就医、货物贸易、购买非投资类保险以及咨询服务等。这也就意味着,就目前的情况来讲,我国居民个人要是用外汇来进行投资,要是走的并非是“规定渠道”,那就是不被允许的。
在工商银行网上银行里,其人民币购汇界面那儿,其中“购汇资金用途”的选项之中呢,并没有存在证券投资等相关内容,这和外汇管理局讲的情况是保持一致的。
工商银行网银购汇界面
另外,当下有不少人常常炒美股、港股,这同样是不受法律保护的。证监会在网站上曾经指出:当前除了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沪港通”机制之外,证监会并未批准任何境内外机构开展为境内投资者参与境外证券交易提供服务的业务。境内投资者借助境内互联网公司的平台网站或者移动客户端来参与境外证券市场交易,因为没有相应的法律保障,并且证券投资账户以及资金都在境外,一旦出现纠纷,投资者权益将没办法得到有效保护。请勿参与此类投资,以免遭受损失。
外汇投资的合法渠道有哪些?
那么,有着哪些属于那能够用于以外汇进行投资的合法渠道呢?当下国内居民所拥有的自有外汇资金具备如下能够进行投资的渠道:借助沪港通去投资港股,借助深港通来投资港股,投资B股,投资于各类QDII产品,投资于由商业银行所发行的外币理财产品等 。
1、通过沪港通、深港通投资港股
2014年11月,开通了沪港通,2016年12月,开通了深港通,沪港通、深港通让上海证券交易所。与深圳证券交易所和香港交易所连接了起来,开通沪港通、深港通的大陆股民,能够直接在炒股软件上下单,购买符合条件的香港股票。
平安证券app的深港通交易界面 来源:平安证券官网
2、投资于B股
有是以人民币标明面值的,是以外币认购以及买卖的,是在中国境内(上海、深圳市)证券交易所上市去交易的外资股,B股市场是在1992年建立起来的,在2001年2月19日之前仅仅限制外国投资者去买卖,从那以后,B股市场对国内投资者给予放开。依据Wind 数据所显示的,当前沪深两市有93支B股股票,市值最高的是京东方B,总市值为2155亿元 。
总市值排名前10的B股股票
3、投资于各类QDII产品
具备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之称的QDII这项存在意义在于的制度,是在中国资本市场没有全然开放的状况下,准许境内的机构去开展投资境外股票以及债券业务的,就个人投资者而言,能够借助去购买QDII基金这种方式,达成对于海外众多市场的投资。当前,于市场之上,存在着诸多基金公司,这些基金公司旗下设有QDII基金,其投资方向为我们极为熟悉的指数,诸如纳斯达克100指数、标普500指数、恒生指数等。并且,其中有不少的QDII基金能够以美元以及港币直接进行购买,已然成为众多人打理自身手中外币的关键渠道。
在建设银行网上银行里基金超市的那个界面,有一个属于汇添富旗下的添富全球医疗基金,它为投资者提供了可以用人民币购买的渠道,同时还提供了能用美元购买的渠道 。
4、投资于商业银行发行的外币理财产品
众多人认为,投资股票以及投资基金,其所具备的风险是比较大的,而购买由银行所发行的外币理财产品,这属于另外一种外币投资方式当中的其中之一。相对于股票以及基金等这类投资工具来讲,外币理财产品的风险相对而言是较低的,它较为适合那些稳健型的投资者。
工商银行app上的一款美元理财产品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资讯仅供参考。】
大众网的海报新闻编辑是莫元婧,其综合了人民网,央广网,北京青年报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