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自主开发的鸿蒙操作系统发布盛典于2024年10月22日,在深圳南山区的深圳湾体育中心隆重举行,现场由摄影师白瑜进行拍摄,成果收录于本刊。
微信、支付宝、抖音、京东、淘宝、美团、WPS Office等热门应用均已上线,2025年,原生鸿蒙生态建设又设定了新的目标:力争达到10万个应用。
我国首发的全面自主创新的全方位操作系统原生鸿蒙,以“万物互联”为核心理念,已成为推动各行各业数字化变革的重要动力。无论是工业制造领域,还是政务服务层面,亦或是金融领域的创新以及医疗行业的升级,都正在以国产操作系统为基础,加速推进一场生态的革新。
三月,一款专为鸿蒙系统量身打造的新型手机即将盛大亮相,这标志着鸿蒙生态系统的构建进入了至关重要的阶段。此时,我们亟需各行各业伙伴以及开发者的共同努力,尤其是各级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积极推动鸿蒙原生应用的开发,共同打造一个自主可控、强大的应用生态系统。
构建基于原生鸿蒙系统的应用生态,这一行动不仅是贯彻落实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步骤,同时也顺应了技术安全保障、业务效能增强以及生态主导权竞争的内在需求。
筑牢数字经济底座
目前,数字经济浪潮汹涌向前。操作系统作为连接应用与芯片的关键,被视作数字经济的“根基”技术,此前长期由国外的安卓和iOS两大系统主导。而原生鸿蒙系统的问世,标志着我国在操作系统技术领域成功摆脱了对国外产品的依赖,实现了这一数字经济核心基础的自主掌控。
从项目启动直至正式推出,历经十年精心打磨,原生鸿蒙系统不仅在操作系统内核、文件系统方面独树一帜,更在编程语言、编译器及运行时、编程框架等领域实现了自主研发。它涵盖了设计系统、集成开发环境,以及AI框架和大模型等多个方面,实现了全栈式自研。因此,它是一款完全摆脱了“卡脖子”风险的操作系统,彻底消除了在他人领地上耕作的忧虑。
此外,原生鸿蒙系统依托于其分布式架构、微内核设计以及端云协同的特点,成功突破了传统操作系统在单一设备与重负载方面的限制,从而为产业创新带来了全新的模式。
在科技创新的舞台上,鸿蒙系统不仅催生了技术革新的动力,而且在分布式技术、人工智能的融合等多个方面实现了显著的进展。这些创新性的成就,不仅增强了鸿蒙系统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为相关技术领域的发展带来了新的视角和解决方案。组织机构和开发者面对适配原生鸿蒙系统以及开发相关应用,这既是卸下历史负担、开启新篇章的契机,也是一次对过往那些冗余、陈旧、复杂的用户体验进行重新评估和改进的良机。通过这一过程,可以促进整个产业链在技术上的创新与发展。
在推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原生鸿蒙系统能够为传统产业带来数字化转型的强大支持,凭借其分布式多设备协同功能,促进智能终端间的无缝连接,从而提升生产效率和管理效能。此外,原生鸿蒙还助力新兴产业的成长壮大,为智能汽车、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新兴领域提供统一的操作系统,推动产业向标准化和规模化方向迈进。
简而言之,在我国正处于数字经济建设的关键阶段,原生鸿蒙系统及其构建的应用生态,不仅有助于保障国家经济安全,而且对于培育新型生产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生态建设乃成败关键
审视过往,众多行业巨头在操作系统领域均未能攀登高峰,诸如诺基亚收购的塞班系统、三星的Bada系统、加拿大的黑莓系统、微软的Windows Phone等,虽曾活跃于市场,但最终无一例外地湮没在安卓与iOS的激烈竞争中。
面对过时的体验和技术难题,另一方面,作为新兴的参与者,仅仅复制安卓和iOS的功能,对于用户来说,缺乏吸引力。
原生鸿蒙系统凭借其独创性和革命性的技术突破,自底层进行革新,不仅赋予了设备原生智能、原生安全、原生互联、原生精致以及原生流畅等五大显著优势,还实现了一个系统、统一生态的愿景,成功连接了多种设备与场景,确保了服务和信息的无障碍流通。
生态的构建与优化构成了更大的挑战。每个系统都不可能完美无缺,必须经过持续的更新迭代,逐步提升并适应新的需求。然而,这样的过程只能在众多参与者共同参与的生态系统中得以实现。因此,从某种角度来看,操作系统的竞争实质上是一场生态系统的竞争。
自原生鸿蒙问世以来,其生态系统构建取得了显著进展。到了2024年12月31日,已有超过两万个鸿蒙原生应用和元服务成功上线。生态设备数量超过10亿台,涉及汽车、教育、旅游住宿、金融理财、商务办公、购物比价等18个主要领域。这些应用和服务能够满足用户超过99.9%的使用需求。此外,鸿蒙开发者的数量也已超过720万。
这尚不足以满足需求,鸿蒙系统若想实现更广阔的发展,亟需社会各界共同打造“毛细血管”般的场景应用,以促进生态系统的完善与成熟。
近期,华为的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首届鸿蒙生态大会上阐述道,10万个应用已成为衡量鸿蒙生态成熟度的关键指标,同时也是未来半年至一年内鸿蒙生态发展的重要目标。
这表明,随着鸿蒙生态的构建进入关键阶段,迫切需要更多的开发者汇聚智慧,持续进行创新探索。
政企领域大有可为
共建、共享自主可控的鸿蒙生态,政企领域能率先垂范。
在政企领域,内部办公应用所涉及的商业机密、生产流程以及员工隐私等,均属于高度敏感信息,其流通与管理的安全性需求极为严格。
原生鸿蒙系统具备出色的安全防护能力,其完全自主研发的特性为数据存储和同步提供了坚实的安全保障。不仅如此,它还引入了独创的自研星盾安全架构,该架构通过平台层、架构层和应用层的三层精心设计,实现了软硬件的协同工作,从而全面重塑了操作系统的安全体系。
另一方面,相较于安卓与iOS系统,鸿蒙系统自诞生起便将人工智能与操作系统深度结合,借助华为自主研发的盘古大模型,为终端设备注入了强劲的AI功能,从而为用户带来了更为智能化的服务体验。鸿蒙系统在智能化领域的优势,已通过大量消费级应用和通用办公应用的广泛测试得到充分验证。
截至目前,鸿蒙系统在政府和企业领域已经取得了众多创新性的应用成果,众多政府和企业内部的办公软件已经实现了基于鸿蒙系统的原生开发。
在企业领域,国投集团、首钢集团以及北京银行等中央和国有企业,已经开始对内部办公系统进行鸿蒙化升级,通过采用分布式架构,实现了手机、平板和PC等不同终端的协同工作,从而显著提高了会议组织效率和文件传输的安全性。
在政务领域,北京的“京办”、浙江的“浙里办”、广东的“粤省事”、福建的“闽政通”、重庆的“渝快办”、山东的“爱山东”以及江西的“赣服通”等超过200个政务协同与民生服务应用,已经完成了鸿蒙系统的原生应用开发,实现了“一网通办”的跨平台无缝衔接,有效提高了民众办理事务的效率。
以“京办”应用程序为参照,该平台汇集了北京全市超过400个政务系统的接入端口,经过“鸿蒙化”的升级改造,将有效推动不同部门、不同层级、不同区域以及不同领域的协作与互动,从而提高智慧城市运作的整体效能。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京办”App已实现对全市四级单位的全面覆盖,并且活跃用户数量已突破五十万大关。
目前,众多行业正迅速接纳鸿蒙系统。专家提出,各地政府应将鸿蒙系统的原生应用开发纳入数字化政府建设规划,并设立专门的扶持资金;同时,创建区域性的示范项目,例如共同建立“鸿蒙产业创新中心”。除此之外,政务、医疗、金融以及中央和国有企业等关键领域也应加快对鸿蒙系统的接纳步伐。
(《瞭望》2025年第1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