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在10日零点发生年内第十三次调整,汽油和柴油的单价分别增加了345元每吨、330元每吨,换算成升价,92号汽油、95号汽油的价格分别上涨了0.27元、0.29元,这标志着国内成品油在年内经历了最大规模的涨价。与此同时,本次调价也是今年国内成品油价格进行的第十九次变动。
对于众多驾驶者而言,出行开销会有所上升。卓创资讯研究专家徐娜指出:此次零售价格调整实施之后,私家车加注50升汽油需要多支出13.5元。在货运领域,以每月行驶1万公里、每百公里消耗38升燃油的大型货车为例,未来半个月内燃油开支将增长532元。
油价最近变动后,国内成品油价格将出现“十三个上涨,三个下跌,三个维持不变”的情况。和年初相比,开车的朋友们每加满一箱50升的92号汽油要多付66.5元。
国内成品油价不断上调的主要影响因素,还得看原油价格走势。
能源专家、对外经贸大学“一带一路”能源贸易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董秀成谈到,近期,国际原油价格不断攀升,其背后存在诸多原因。从供需角度分析,随着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从高位回落,全球经济逐步复苏,原油需求呈现增长态势,从而推动原油价格持续走高。
董秀成剖析到:从需求端来看,由于疫情形势好转、经济逐步恢复,交通运输变得繁忙,进而促进了消费需求增长。在供应端,首先,“欧佩克+”的会议机制正在发挥作用,用以限制原油产量。其次,在能源结构变革的背景下,这些年来,许多大型能源集团在石油领域的投入也在逐步降低。此处存在导致疫情爆发的缘由,同时伴随着对前景的考量以及投入的削减,因此产能扩张便呈现出某种程度的收缩。
整体而言,最近一次调整价格阶段,英国布伦特原油与美国WTI原油的价格分别比前一个调整阶段增长了7.48个百分点和7.03个百分点。到九月份的最后阶段,遭受飓风影响的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地区仍有16%的原油开采活动处于暂停状态。同时,“欧佩克+”组织会议决定继续维持每月增加40万桶/日的原油供应量。各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全球原油价格不断攀升。
董秀成指出,国际原油价格上涨除了供需失衡因素外,还受到美国金融市场带动。“首要因素在于美联储货币发行量过度增加,量化宽松政策直接推动了价格波动,因为货币总量固定时,流通量加大必然导致价格上升。“其次金融投机现象较为突出,华尔街等投资机构在期货市场普遍看涨原油期货。”
统计资料表明,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已经越过每桶80美元的关口,创下了2018年10月以来的最高纪录;与此同时,纽约WTI原油期货价格也刷新了2014年10月以来的峰值记录,今年到目前为止,这两个市场的原油价格分别累计增长了62%和67%。董秀成指出,需要关注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可能给我国带来的输入性通胀风险,这种风险有可能会因此加剧。石油属于基础商品类别,国内大部分依赖外部供应,达到百分之七十的比例,石油价格出现增长,可能会引发国内物价水平上升的压力。由于石油价格的上扬,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或许会随之攀升,经由多个层面的市场机制传递,最终可能推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上升。
根据众多国内外研究机构的研判和展望,今年第四季度全球石油价格或将持续攀升。由于气候状况异常以及国际天然气资源供应偏紧等状况,预计未来世界原油价格有可能大幅度上涨至每桶九十美元。
徐娜表示,从后续情况分析,国际原油的供需形势依然保持紧张状态,同时欧佩克继续实施减产措施,所以油价在经历一段上涨后,或许会继续呈现稳步攀升的态势,在原油价格的作用下,成品油调价系数可能仍然维持在正值区间内运行,据此推测,10月22日24时执行的成品油零售价格存在进一步上调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