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A股上市银行纷纷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受一季度开局即告捷的利好影响,这些上市银行的经营状况普遍稳定。现在介绍一家银行行业的领军企业,接下来探讨一下这家公司的投资价值。
未来货币政策还有空间,择机用好储备工具
先前推出的多项货币调控政策已收获显著成果:金融体系整体呈现稳健扩张态势,资金供给量稳步提升;借贷费用保持平稳并逐步降低,一季度企业新增信贷利率与个人房贷利率较去年同期分别回落0.22个百分点、0.46个百分点,最终定格在3.75%与3.71%的水平;银行信贷投向持续改善,行业分布更加均衡合理。三月份末期,金融机构中高技术产业相关融资、小型微利企业融资、农业领域融资以及民营企业融资的增长速度,都显著快于整体贷款的增长速度,信贷发放保持稳定节奏。第一季度贷款发放比例趋向于往年同期水平,为接下来三个季度的信贷增长创造了足够条件。外汇交易领域表现出良好支撑力。决策部门透露后续货币方针尚存余地,会持续关注政策成效以及经济复苏、任务达成状况,适时运用好各项准备措施。预计货币方针将可能继续维持宽松态势,不过不会搞无差别刺激,或许会侧重运用定向性货币手段,有望按照恰当步骤实施。
加强对资金空转的监测,完善管理考核机制
今后经济结构优化、市场需求增强、社会信心提振,资金闲置滞留的状况或将得到改善。现阶段货币供应量扩张或趋缓,统计指标可能出现波动,不宜与往期数据直接对照。这种情况下,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扶持并未减弱,反而是高效运营的企业将获得更优融资条件,彰显了金融服务效能的提高。今后货币发行增速趋缓,但金融对产业扶持力度持续加大,银行在业务开展和内部管理上要摆脱数量依赖,在贷款发放时要优化结构提升效益,增强现有金融资产周转效能,满足产业部门切实的资金需要,防止资本无效循环。
要系统推进科技金融创新发展,积极拓展绿色金融业务范围,着力完善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大力普及普惠金融知识,加快构建数字金融应用场景,以此促进经济进步,保障社会稳定,并给予优质高效的服务支持。
完善整体规划与统筹安排,促进构建“一个总体加五个部分”的政策架构。朱鹤新指出,一个指的是整体制度构思,五个是“五项重大文章”的独立措施。一方面,必须确保已发布政策的实施与落实;另一方面,“五项重大文章”中原本有三项具备一定基础,后续的两项,即养老相关金融与数字相关金融正在积极实施,使“五项重大文章”的制度构建更加完备,政策体系更加稳固。
运用奖励措施,促使资金流向关键产业。要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调节作用,运用新设立的五千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升级再贷款,扶持中小科技企业,推动重点产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高端化改造。将普惠小微贷款的认定门槛放宽到单户贷款额度不超过两千万元,吸引更多资金精准支持普惠行业。改进相关领域的金融统计指标构成,探讨强化科技金融、数字金融等关键领域的金融服务评价办法。我们认为,发布会对结构性货币工具的诸多关注,或预示着今后将把增强结构性货币政策作为关键措施来推进“五项重大任务”,银行需将完成“五项重大任务”当作核心工作,助力实体经济实现高质量进步,不断调整信贷分布,着力提高工作成效。
支持金融组织运用其组织构造,管理职能和技术实力,借助网络,海量数据等资讯工具,强化对科技创新型,生态环保型及中小微经济体的服务效能,提高金融供给的契合程度和广泛覆盖面,着力推动科技与生态领域的地方金融变革试验,塑造能够借鉴和应用的示范性服务范式。提升金融业服务水准是当前政策着力推动的领域,往后银行机构有望充分展现主动性,积极拓展科技金融业务,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广泛覆盖普惠金融,借此增强服务效能,助力构筑金融强国体系。
深化制造业金融服务,助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通知》以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心,着重于发展新型工业化的关键任务,增强金融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首先,要着力维护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运行。需要改进金融资源的分配,增加对相对薄弱环节的金融扶持。其次,要着力促进产业科技创新的进步。再次,要着力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提升。此外,要着力支持工业向智能化和绿色化方向发展。这有利于引导资金流向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领域,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改进金融供给和服务机制,银行可能会更加注重服务实体经济,持续调整信贷组合,为制造强国目标的实现提供助力。
今天带来银行龙头,让我们来看看该公司的投资亮点:
1、该公司为银行龙头。积极致力于探索多元化的跨区发展之路。
本季度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均实现显著增长,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明显,预计未来一年内,公司整体表现仍将保持行业领先地位,持续领跑上市银行。
社保基金在该公司的股份占比最高,为10.06%,这是所有投资者中最高的比例。
最新数据显示社保基金出现在186支股票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里,合计持有46.08亿股,总市值达到692.90亿元。其中,社保基金持股比例最高的还是常熟银行,占比为10.06%。从持股数量统计,社保基金持有5000万股以上的公司共有16家。在这类股票中,常熟银行依然位居首位,持股数量为2.66亿股。
常熟银行简介及主营业务
常熟银行完成改革之后,企业全面践行科学的发展理念,充分运用法人金融机构的制度机制长处,勇于推动创新举措,采取机敏而稳固的经营策略,在担当常熟区域金融核心力量的同时,主动开拓多种形式的跨区域发展渠道,成为全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中率先引入战略合作伙伴(交通银行)的机构,是首个离开注册地点进行跨区域业务的单位,也是第一批启动首次公开募股上市程序的团体。企业时刻铭记农村金融变革赋予的职责,坚守面向农业、农村、农民以及小型和微型企业的业务方向,主动寻求个性化和特殊化的发展路径,扶持了众多个体经营者的开创、进步与成熟,深受众多客户亲切地称作“自家金融机构”,并陆续赢得《金融时报》金龙奖“年度最具实力的农商行”、中国银行业协会(花旗集团)微型创业“年度创新进步奖”等荣誉。
常熟银行股票所属概念
低估值股票、国有企业转型、江浙地区公司、金融机构、养老基金首选、持有银行股份、可转换债券选择、投资机构关注、信用交易业务、网络金融服务、中证500指数、上证380指数、沪港通、京东金融服务、富时罗素指数、标准普尔指数。
常熟银行行业地位是怎样的?

常熟银行的营业额不及其行业中的普遍水平,在所有银行中排位在第33位。
常熟银行股票发行基本情况是怎样的?
常熟银行发行在外的股份共计27.41亿股,其中可以在市场上自由交易的A股有26.43亿股。截至四月三十日,该银行的总资产评估价值达到218.723亿元,其中流通部分的市场价值为210.413亿元,股票的市盈水平为6.34倍。持有该公司股票的投资者总人数为3.81万。在所有股东中,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是持股比例最高的,位列第一大股东,而排名前十的股东合计持有的股份占总股本的30.11%。
常熟银行股票财务数据怎么样?

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数据表明,常熟银行整体收入达到2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52亿元,营业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2.0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相比去年提升了19.80%。

到2023年12月31日为止,分行业统计,个人业务实现的营收有59.43亿元,占整体营收的60.21个百分点;公司业务完成的营收是26.67亿元,占整体营收的27.02个百分点。
高管资料:
薛文出生于1974年3月,拥有本科学历和硕士学位,先后在常熟市谢桥信用社担任办事员,在本行谢桥支行担任办事员,之后成为谢桥支行和开发区支行的行长助理,接着担任副行长并主持工作,之后担任谢桥支行行长,然后是招商支行行长,之后调任连云港东方农村商业银行副行长,之后在本行担任党委委员、副行长以及财务总监,再之后担任党委副书记、行长,目前担任本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正在代理履行职责。
浙商证券:常熟银行业绩开门红,领跑上市行
常熟银行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均实现显著增长,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提升;对于整个年度,该行的发展态势预计将保持领先地位,继续在上市公司中表现优异。
常熟银行今年第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9.8个百分点,比去年的增速增加了0.2个百分点;其营业收入也实现了同比增长,增幅为12.0%,与去年的增长速度基本保持一致。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常熟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上升到了0.76%,比去年第四季度的数据增加了1个基点;而其拨备覆盖率则从去年第四季度的水平提高了1个百分点,达到了539%。
利润表现突出
常熟银行今年第一季度实现的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增长了百分之二十,其营业收入也较去年同期增长了百分之十二,整体经营成果在上市公司中处于领先水平。究其原因主要有:首先,非利息收入的增长速度加快,今年第一季度非利息收入同比增长了百分之七十一,这一增速比去年全年提高了百分之五十七,其中中间业务收入和其他非利息收入的增长幅度都非常明显;其次,成本收入比率得到了优化,今年第一季度的成本收入比是百分之三十五,比去年同期下降了百分之五。最突出的制约原因在于,拨备对利润的拉动作用减弱,24年第一季度资产减值额比去年增长了百分之二十一,其增长速度比去年全年增加了百分之十五;利息差额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收窄,本季度初末的息差降低了二十五个基点;生息资产的扩张速度略有放慢,本季度其同比增长率为百分之十五,这一增速比去年第四季度末降低了百分之一。
预计常熟银行全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将可能继续在上市银行中表现突出,这主要得益于以下两点:该行资产规模将保持超过百分之十的增速提升,利差收窄的影响有望逐步减弱,从而有助于营收维持较快增速;同时常熟银行资本充足率高,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金存在转化为利润的空间。
存款同比高增
24Q1末存款较去年同期的增幅达到18%,比23Q4末的增速多了2个百分点;24Q1末贷款较去年同期增长15%,增速与23Q4末持平。具体来看,对公一般贷款和票据贴现业务在24Q1实现了同比增长,而个人贷款业务则同比有所减少。个人贷款同比减少可能与零售市场需求相对疲软有关,另外常熟银行出于风险控制和定价策略等方面的考量,对零售贷款的发放采取了更为谨慎的态度。
息差环比回升
24Q1单季息差(期初期末口径)较23Q4末低点提升了24个基点,达到了2.76%,这主要是因为资产回报率有所提高。详细分析如下:24Q1资产回报率比上季度增长了24个基点,达到了4.91%,这被判定为是由于23Q4的基数相对较低造成的,而23Q4基数偏低是源于存量按揭利率的一次性下调。此外,24Q1负债成本率比上季度下降了1个基点,降至2.35%。
全年的角度来看,常熟银行的净息差承受着整个行业的下滑趋势,不过估计到2024年,净息差的减少幅度可能会逐渐减小,关键因素在于存款利率的调整有望带来持续的正面影响。
资产质量稳定
24Q1末常熟银行不良情况为0.76%,与上个季度相比略微增加了1个基点;从预测角度来看,相关指标出现轻微变化,24Q1末该指标环比上升了6个基点达到1.24%,推测这或许与资产分类的新规定以及小微企业资产质量的不稳定有关。在新规定中,对于已有的业务安排了缓冲阶段,估计村镇银行的资产会在这一阶段内逐步按照新标准进行重新划分。24Q1末常熟银行拨备覆盖率比上季度提升了1个百分点,达到了539%,这个拨备比例在已上市的银行中属于比较高的水准。
投资机会
浙商证券分析,常熟银行在2024至2026年期间,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预计将连续三年实现增长,增幅分别为19.0%、15.7%和15.1%。这预示着每股基本收益将分别达到10.17元、11.52元和13.07元。当前股价所隐含的市净率估值,对于2024至2026年分别计算为0.74倍、0.65倍和0.57倍。该机构的投资目标设定为10.18元每股,这一价位意味着2024年的市净率将达到1倍,与当前股价相比,存在36%的上涨潜力。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失速,不良大幅爆发。
浙商证券发布对常熟银行的评论,关注其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该行表现突出,业绩显著增长,在上市银行中位居前列,报告发布日期为2024年4月29日
信达证券发布的银行行业周报强调,要助力经济实现高级发展阶段,需要重视提升服务品质,并且留意银行业务的优化与进步情况,报告日期为2024年4月21日。
(投资顾问:于晓明,从业资格:A0680622030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