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份二十二日,芬兰有个名叫罗瓦涅米的小镇,那里的民众正在运用咱们国产的移动支付应用进行购物活动。
许康平摄(人民视觉)
中国APP抱团出海
全球移动通信市场变化迅速,发展势头强劲。不知不觉数年过去,尽管许多人还停留在“中国手机软件(App)刚在海外市场站稳脚跟”的传统观念里,这些应用却已吸引全球数十亿用户,逐步从向海外提供产品,转变为创新理念的世界范围推广——成百上千的本土手机软件正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联合迈入自己的“远航时期”。
外国客户为何钟情国产手机软件?从模仿到领先,移动通信领域的“神州方案”怎样获得了突破?
① 网聚数十亿“海粉”
APUS系统类手机软件遍布200多个地区,全球拥有超过10亿客户;UC浏览器在印度占据了超过半壁江山,全球用户数超过4亿;茄子传输软件在印度尼西亚吸引了绝大多数网民,全球用户数超过10亿;猎豹移动连续六年营收实现全额增长,全球用户积累达到6亿左右……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中国手机软件在全球具有极强的用户吸引力。
最近,一家市场调查公司公布的信息表明,在中国排名前300的移动应用程序中,有272个在海外市场推出,比例超过90%。在这些应用里,187个覆盖了全球154个国家和地区的苹果应用商店。这表明,中国手机应用走向国际市场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一个更引人注目的情况是,近些年,国内涌现出许多瞄准海外市场的手机应用创办公司。以APUS为例,其用户群体中,大约一半分布在南亚和东南亚,百分之二十分布在欧美,剩余的则散布在非洲、南美等地方。同样,猎豹的用户中,高达百分之七十五点四来自以欧美为主的国际地区。
中国手机应用开发企业为何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根据APUS创始人兼CEO李涛的观点,这是在中国互联网迅猛发展的环境中,企业把握机遇的自然选择。
从某个角度来看,中国网络行业已经发展得相当完善,角逐非常残酷,业内普遍认为,这已经变成了一个毫无利可图的领域。李涛向媒体人员说明。
统计表明,国内手机软件的总数已经达到四百零六万件。依据用户实际需要,大约三十五个软件,便足以应对购物、休闲、辅助等不同层面的基本需求。这表明,国内手机软件市场已经达到极度饱和的程度,针对用户的竞争已经发展到最为激烈的阶段。
全球其他新兴市场的互联网领域与中国截然不同,那里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南美洲、东南亚、中东和非洲等地,每年都有四到五亿人开始使用互联网。这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只要我们将中国已经验证过的产品、技术以及商业策略移植到海外市场,就极有可能占据领先位置,同时也能显著促进这些地区互联网行业的进步,李涛对此表示。
② 解决海外用户“痛点”
中国手机应用为何在海外广受欢迎?APUS的解释是,他们构建了一个极为精简且支持个性化设置的系统;UC浏览器的优势在于内存消耗低,运行顺畅,功能丰富,能带来多重好处;茄子快传凭借其“无需网络即可分享图片和音乐”的独特卖点,赢得了大量用户青睐。
这些应用在功能、特色及所属行业上各有差异,不过它们都在海外市场获得了认可,原因在于它们深刻理解用户的需求,能够准确把握用户面临的问题。
《日本经济新闻》分析称,中国手机应用展现出的这种“用户洞察力”,源于广阔的国内移动互联网市场培养,中国智能手机用户数量占全球三成,国内市场促使各应用企业掌握了捕捉需求的本领,与美国硅谷专注技术创新的企业不同,中国企业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该报道强调。
巨大的移动互联产业,令我国手机软件的技术水准、开发实力及用户感受都处于全球顶尖行列。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所公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发展情况调查报告》表明,到2017年12月,我国上网人数总计7.72亿,其中通过手机上网的人数有7.53亿,比例高达97.5%。
郝丽阳,来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分析师指出,在中国,以手机为核心的智能设备,已构成万物互联的根基。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场景日益多样,移动终端的数量快速增加,移动数据量不断增长,这些因素为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开拓了更广阔的价值创造领域。
中国手机软件除开拓东南亚、非洲等新兴地区外,还向欧美市场拓展,与当地网络公司展开竞争。在欧美等成熟发达国家市场,中国手机软件怎样吸引消费者注意?李涛在美国市场考察时,精准察觉到当地青年潜在的消费意向。为何在美国这样的国家我们仍能赢得众多用户?关键在于当地民众的兴趣点发生了变化。李涛用美国新生代群体作说明,他们崇尚独特性。美国市场长期由苹果、脸书等公司掌控,这些企业已成为该国网络文化的象征。然而,这些特立独行的年轻人不愿再受制于既定文化,渴望获得全新感受。中国手机应用恰好能满足他们的这种需求。
事实证明他的看法是正确的。研究公司App Annie最新公布的资料表明,全球手机应用下载量排名前三的市场,中国和印度都经历了迅猛发展,印度的增长速度在最近两年高达215%,而位居第三的美国,去年非但没有增加下载量,反而减少了5%,这说明美国民众对本国手机应用开发者已经感到厌倦。
当今世界互联网发展最快的是中国和美国,这两个国家所处的领先位置并不相同。美国在思想观念和基础技术革新方面占据优势。中国在应用技术、经营模式、发展思路等方面表现突出。如今中国手机软件创作者几乎占据了全球总数的一半,整体研发实力十分雄厚,这为中国手机软件进入欧美市场创造了条件。
③ 从产品出海到模式出海
近两年,不少评论认为,中国手机应用拓展海外时,主要面向的是以基础型智能手机用户为主的新兴区域市场,这些应用的技术水平普遍不高,其商业运作方式也较为基础,但近期随着各类中国手机应用如在线支付平台、网络出租车服务、共享自行车应用等纷纷走向国际市场,这些质疑的声音已逐渐被全球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大潮所覆盖。
根据掌握的信息,中国手机应用走向海外市场大致可分为几类,具体如下:首先是工具性质的轻量级小型软件,例如APUS、UC浏览器、茄子快传这些产品。其次是提供商业服务的移动应用,涵盖了支付宝、滴滴打车、摩拜单车、ofo小黄车等应用。再次是与手机硬件配套的软件,其中小米、华为手机内置的应用是这类软件的突出范例。这些模式几乎囊括了新兴市场与成熟市场,流量入口和商业服务,低端手机和智能终端,产品技术与商业模式等各个维度,构成了一张中国手机应用的全球拓展网络。
值得特别关注的是,国内手机软件正在完成从“产品输出”到“模式输出”的转变。以共享单车行业为例,其服务已进入美国、英国、意大利、印度等二十多个国家的数百个城市。摩拜单车在全球的用户数量已经突破两亿,每日订单量超过三千万,累计骑行距离达到一千八百二十亿公里。ofo旗下黄色自行车已拓展至二十国,遍及二百五十座都会,投放逾千万量级公共单车,每日处理三千万笔租赁请求。
中国共享单车开始走向海外市场,这种环保的出行方式模式引发国际关注,美国Vbike、新加坡oBike等多家公司纷纷效仿。最新消息显示,Uber公司决定和一家电动自行车企业联手,计划在旧金山开展共享单车试点项目。
共享单车是分享经济领域的突出范例,它带动了全球范围内互联网创新的最新浪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主任韦柳融对此观点明确。
此外,依靠智能科技、海量信息等核心能力,中国手机软件在海外地区屡次引发追捧热潮,以美图秀秀的“手绘自拍”特色为例,在美国迅速走红,并且刚推出了全球首个智能绘画设备,还同样应用了国产研发的“人体关键点识别技术”等智能科技,国内音乐类短视频软件“抖音”在日本和泰国也连续获得下载量第一的佳绩。
现在,中国手机软件的海外发展空间正不断拓展、持续深化。但这不代表今后中国手机软件的海外拓展会毫无阻碍。目前观察,中国手机软件走向海外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中国手机支付软件的广泛传播,主要得益于中国旅客的带动,而当地居民的使用率依然不高。国内外文化环境区别、法规体系不同以及知识资产维护难题,持续对中国手机软件走向海外造成阻碍。全球移动互联产业竞争激烈,变化迅速,要想维持强大市场地位,占据世界领先位置,中国手机软件唯有在拓展国际市场的道路上持续努力,不断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