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弱光建筑实拍
拍照时,我们常借助三脚架来稳固机身,以此减少感光度,延长曝光时长,从而得到画面纯净且锐利的夜景影像。不过,这对多数手机并不实用:大部分手机无法调整快门时序;即便有第三方应用提供快门时序设置功能,但对采用电子快门的手机而言,最长曝光时长通常难以突破1秒。
当前环境下,三星S4 Zoom由于拥有物理快门和快门调节能力,即便在自动档位,感光度也控制在ISO 400以下,因此成像质量最为理想。可惜的是,P7700在拍摄这组影像时电量耗尽,未能完成相机与手机的性能对比。
在这组对照里,三星S4Zoom的细节处理最为出色,其他四部手机的效果彼此之间区别不大。从色调还原方面看,HTC ONE给人的感觉最为舒适(实际上它的色调偏冷且色彩饱和度较高),iPhone5、S4以及S4 Zoom的还原程度都比较理想,而Lumia 925则明显带有偏黄和偏绿的倾向。
部分应用程序具备持续超过一秒的延时拍摄选项,其本质是借助连续录像或多次快门组合来完成。
当今的移动设备已是人们日常拍摄与信息留存的首选工具。不少观察家预测这类设备会逐渐淘汰入门级数码相机,乃至对传统单镜头反光相机等高阶器材形成挑战。究竟当前这些移动设备在影像方面的实际水平怎样呢?为此我们挑选了市面上五款畅销机型以及一款旗舰级轻便相机,选取了十个多样化环境,展开了细致的对比测试。
一、参与对比的机型简介
先说说参评的六个物件。五部手机是苹果iPhone5、HTC ONE、诺基亚Lumia 925、三星S4以及S4 Zoom,另一件要比较的是尼康P7700相机。因为测试期间Lumia 1020刚发售,所以没这货的测试机。今后我们也会开展Lumia 1020同其他类似参数相机的比较,请大家留意。
让我们看看这几款产品在拍照方面的软硬件规格。
苹果iPhone 5
iPhone 5诞生于2012年9月。该机型配置了感光元件尺寸为1/3.2英寸、像素数达800万的背照式CMOS传感器,并配备了焦距相当于33毫米、光圈值为F2.4的镜头。根据海外网站公布的拆解信息,可以确认这个摄像头模组出自索尼公司之手,型号具体为IMX145或者其后续改进版本。
感光器件方面,iPhone 5和iPhone 4S、三星Galaxy S3、小米2这些产品的性能差不多,不过它的最大感光指数达到了ISO 3200,光线不足时的拍摄效果变得更好。镜头方面,iPhone 5是这次对比的5部手机里,拍摄广角画面最不理想的一款。这就导致我们经常需要向后移动才能把风景或者集体照完整地摄入镜头。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是,自从iPhone 5推出以来,蓝宝石材质的镜片开始被广泛用于高级手机的屏幕防护层,并且这一配置逐渐演变为中高端机型的普遍做法。
苹果的相机程序在众多拍照工具里最为基础,它具备人脸识别、AE/AF锁定、自动HDR以及全景扫描等核心操作,却不允许进行额外的拍摄参数更改——实际上,iOS系统本身就没有提供光圈、快门速度、感光度等方面的调节选项,因此即便是借助其他应用程序,也无法实现这些设定的自由变动(部分延时摄影应用是借助视频录制方式完成的)。
苹果的摄像软件最为便捷易用,具体表现在多个方面,比如,无论是采用屏幕控制还是音量按钮来拍照,它都会在你松手之后才实际拍摄,以此降低晃动对照片质量的影响,连接外部耳机时,也能借助耳机上的音量控制来完成拍摄,效果类似使用了快门线,总之,正是这种简洁且符合直觉的操作方式,引领着摄影工具不断进行创新。
HTC One
HTC ONE于2013年2月推出。该机后置摄像头选用了一块面积为1/3英寸的约400万像素背照式CMOS传感器,并配备了焦距相当于28mm、光圈值为F2.0且具备光学防抖功能镜头。
HTC把ONE相机上用的感光技术称作UltraPixel。这种技术的核心,是在面积一样的感光元件上,减少像素点的数量,以此增强单个点的光线捕捉效果,从而让光线不足时的照片更好看。四百万像素能够满足普通分享和打印小照片的需求,但进行数码变焦时,画面清晰度会显著降低。此外,有必要指出的是,在此次对比的5款手机当中,HTC ONE是唯一一款使用原生16:9比例感光元件的。
HTC ONE的原装相机具备多种拍摄模式,例如HDR、全景以及美颜功能,同时支持制作GIF动态图片。该机感光度设定在ISO 100至1600之间,调整曝光补偿需要进入图片设置,过程比较繁琐。
HTC ONE设有ZOE拍摄特色,按下快门时会连续捕捉二十张影像,并同步录制三秒的视频片段。用户能借助设备自带的编辑工具,对这些素材进行再创作。这项功能为用户带来了良好的使用感受,不过并非本次摄影评测的关注焦点。
诺基亚Lumia 925
Lumia 925是在2013年5月推出的。该机的核心镜头使用了面积为一平方分之三英寸、像素数达八十七万左右的感光元件,配备了焦距值约为26毫米、光圈值为F2.0的蔡司认证镜头,具备光学防抖功能。必须指出的是,Lumia 925的感光器件实际比例是1.44:1,它拍摄的4:3照片尺寸为3264×2448,约合799万像素,而16:9照片的尺寸是3552×200,约合710万像素,无论哪种构图都无法完全利用整个感光芯片。
Lumia 925在机身部位配备了一个实体的拍照按键,可以采用半按方式完成对焦操作。当通过液晶显示屏进行触摸操控时,则能够实现点击的位置即拍摄的位置。
虽然同样具备PureView技术特性,但Lumia 925无法像808或最新发布的1020那样实现超解像变焦功能,也无法进行超采样处理。Lumia 925的内置相机程序仅提供感光度调节(ISO 100-3200)、曝光补偿等少数几个设置选项,除iPhone之外,其功能设置最为基础。包括全景扫描和美肤拍摄在内,都需要调用外挂滤镜来完成。
三星S4
三星S4诞生于2013年3月。该机后置镜头配备1/3.06英寸感光元件,拥有约1300万像素,采用层叠式CMOS技术,镜头焦距相当于31毫米,光圈值为F2.2。根据海外网站的分析报告,可以确认这个摄像头部件出自索尼公司的IMX135,这种部件也是索尼Xperia S、OPPO Find 5以及小米2S等当前中高端手机普遍使用的镜头配置。
叠层式CMOS亦称堆叠式CMOS,属于背照式CMOS的后续发展。与前照式构造对比,背照式构造将感光二极管移至电路层上方,从而提升了单个像素的感光性能;与背照式构造相比,叠层式构造又将原本同在感光像素层上的电路部分移至更下层,进一步增强了单个像素的感光能力。背照式和积层式,都旨在提升高像素密度情形下的成像质量,这种情形指尺寸微小且像素众多,现阶段主要在移动电话和便携式数码相机上部署。
三星S4的内置摄影软件,其视觉布局和GalaxyCamera系列影像设备颇为接近,但同上一代顶尖机型S3相比,两者在界面设计上存在显著差异,这反映出三星正在推动其手机与相机产品的系列化发展。S4能够选择矩阵测光、中央重点测光以及点测光这三种方式,不过它的点测光功能并不与对焦位置同步,只能锁定在图像的正中央位置;而且手动调整感光度的数值区间仅限于ISO 100到800之间,但在自动拍摄状态下却偶尔会达到ISO 1000,这种情况让人感到不太容易理解。
最终,S4内置了十二种不同的场景配置,并且针对不同配置生成的影像会附带特定的文件名标识,例如呈现高动态范围效果时会加上HDR,记录低光场景时会加上LSS。通过语音指令,我们只需发出微笑、比V或者拍照的指令,即可触发手机拍摄功能。
三星S4 Zoom
三星S4 Zoom诞生于2013年7月。该机型配备了一颗1/2.3英寸感光元件,拥有约1600万像素,采用背照式CMOS技术,镜头焦段覆盖等效24-240mm,支持F3.1-6.3的最大光圈,并且具备光学防抖功能。
从根本特性上讲,S4 Zoom本质上就是一台S4 Mini与具备十倍光学变焦功能的卡片式镜头组合体,正因如此,它的拍摄效果和操作手感都达到了标准卡片相机的程度。在S4的基础上,S4 Zoom还增加了诸多可调整的设置,包括手动控制曝光参数、通过切换ND滤镜调节光圈或快门速度、自定义色彩平衡以及提供四种不同的画面比例选择。
尼康P7700
最后,选用的参照数码相机是尼康P7700。该相机配备了1/1.7英寸约1200万像素的反向感光元件,配备了焦距范围覆盖28-200mm、最大进光量F2-4并具备光学防抖功能的镜头。其感光度设定在ISO 80-3200之间,必要时还能拓展至ISO 6400;而快门时间则能在1/4000秒到60秒之间调整。
P7700的配置在以往堪称顶尖的DC产品。然而在智能手机、可换镜头无反相机的双重挤压下,这类产品的市场空间持续萎缩,当前价格仅维持在2700元上下,却依然鲜有人问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