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先的文章里,曾提及成龙主演的《霹雳火》中那辆三菱GTO,它必须得算作一款,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风靡了中国各地的跑车,具体来说就是三菱3000GT。
与日本版GTO VR-4版本相比,最显著的差异在于,它的发动机排量是3升,而并非6A13发动机所具备的2.5升。
3000GT车型包含搭载单顶置凸轮轴24气门6G72发动机的款式,也提供配备双顶置凸轮轴24气门6G72引擎的型号。
这款车型搭载了最先进的动力单元,具体为顶置双凸轮轴24气门双涡轮增压6G72引擎,其峰值功率能够达到320匹马力。它不仅搭载了全轮驱动系统,还应用了当时在日本高性能汽车领域十分普及的四向转向装置。
那个时期,日产Skyline GT-T,GT-R,GT-S车型无法在中国内地出售,三菱Lancer Evolution也还没面世,曾经少量引进的丰田SUPRA(A70和A80)也很少见,因此三菱3000GT在当时成为了性能最为出色的日本跑车。
可惜的是,三菱汽车本有很好的发展机遇,却未能抓住。1997年在中国大陆上映的《霹雳火》,很多观众看后都感到莫名其妙。阿火那辆黄色的三菱小轿车,为何要请吕米高担任技术指导,由于当时能通过彩色电视收看广东电视台关于1993年港京拉力赛专题报道的人应当不多。
虽然曾经听过王泰兴老师的讲解,但并未明确说明筱冢健次郎所开的三菱赛车的完整型号。吕米高只是提及他是加拿大血统的香港人,而且他当时驾驶的车辆是斯巴鲁vivio,与三菱品牌似乎并无关联。因此大家最终明白的,仅限于成龙在《霹雳火》里担当主角,撞毁的三菱Lancer Evolution III,以及GTO扭转战局这些事,其余部分估计知道的人不多。
三菱汽车在中国市场已经运营数年,但与成龙大哥积极推广形成鲜明对比,它当时显得格外低调。除了在路边的广告牌上露面,几乎看不到其他宣传形式,而且广告牌上的车型,也并非电影中的那款。
这部影片是成龙的新作品《我是谁》,已经与观众见面了,他借助影像设备,向国内民众展示了非洲大陆上正在进行的达喀尔拉力赛的精彩。电影里那个出人意料获胜的帕杰罗V20车型,对许多中国人来说相当陌生,毕竟这一代帕杰罗的三门款式并不常见。实际上,直到现在,这种三门式SUV在中国汽车领域都很少能见到。
后来露面的一辆白色三菱小轿车,能够横在地面打转,影片里也无法指明具体车型,或许有人觉得它像进入国内市场的三菱蓝瑟,其实,那款车早已让众多海外观众相当熟悉,它就是三菱Lancer Evolution IV(第四代)。
这确实不能责怪三菱汽车推广不够,毕竟速度与激情系列电影的第二部在海外公映,到三菱汽车正式把Lancer Evolution VIII引入中国市场,中间还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确实,在早些时候,三菱汽车有许多车型,其性价比等,并不适应当时中国市场的消费水平,因此没有必要冒险引进,相比之下,将那些能够大量销售的车型做好更为明智,然而,在那个时期,三菱汽车又有哪些车型能够实现大量销售呢?
十多年前,三菱欧蓝德或许还可以吧,尤其是欧蓝德EX,不久前,在三菱4S店停业之际,仍常见许多欧蓝德EX接受维修和保养,最初三菱欧蓝德与中国华北地区一家知名汽车制造商建立了合资关系,合作事宜在此不再赘述,最终该合资公司已经消失。
与欧蓝德EX相仿的时间点,东南三菱翼神也面市了。最初,它仅通过进口渠道销售,价格昂贵,导致销量受限。后来,东南三菱翼神开始国产化,价格变得亲民,销量因此显著提升。东南汽车终于可以和菱帅的后续车型不再竞争了,与此同时,东南汽车的那个突出优势也显现出来,而且这个优势出现了两个版本,分别是一汽丰田卡罗拉和东风本田思域。
那段时间,不清楚出于什么原因,进口三菱在成功将Lancer Evolution IX打造为投资利器之后,或许从起翼神这个名字中获得启发,由成龙先生代言的三菱第十代Lancer Evolution,取了一个令人感到意外的中文型号——翼豪陆神
坦白讲,这个名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南极仙翁以及他的两位仙子——鹿仙子和鹤仙子,依照惯例,鹤字亦可读作豪。或许当初命名时,是期望三菱汽车在中国的经营能够长盛不衰吧!然而,翼豪陆神的继任者,在十几年之后仍未现身,三菱汽车也彻底撤离了中国的市场。
那个阶段,三菱汽车应当还是计划在中国市场好好开拓的,早在2004年,三菱就引入了MPV车型——格蓝迪,其售价比同期推出的广汽本田奥德赛还要便宜100元,然而三菱格蓝迪仅仅更新至2009款车型,反观广汽本田奥德赛,则持续销售到了如今新能源车蓬勃发展的时期。
三菱劲炫与奕歌相比,劲炫或许尚可,毕竟它已经连续售卖了八年以上,期间更迭过两款车型。
熟悉三菱汽车的车友或许会联想到日蚀跑车,这款车型在转型成SUV车型前,其最后一代版本曾获授一个全新的中文命名,即伊柯丽斯,该名称与奕歌颇为相似。
奕歌这款车型所发挥的意义,对于在中国领域内历经四十载起落的菱汽车而言,确实显得极其渺小。
现在讨论对错得失已经毫无价值了,那些事情都已成为过去式了,三菱汽车到底给咱们国家贡献了什么,又从咱们国家获取了什么,只能由后代来评判了。最后只想讲,你们在中国市场最终弄得这般局面,一点儿也不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