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上市公司、供投资人对公司情形进行判断所必须的信息,或对股份流转产生显著作用的资讯,称之为“股价敏感资料”。依据《上市规则》,公司有义务依据实际情形及自身状态,判定其是否属于此类敏感资料。
第二点涉及天气状况不佳的情况,当香港遭遇台风或极端暴雨等自然灾害时,交易所可能会暂停交易,导致投资者无法在停市期间进行港股通操作,存在交易受阻的风险,需要留意香港市场因恶劣天气引发的临时停盘现象,并提前做好相应的投资规划。
三是突发事件应对措施。在香港市场发展过程中,曾出现“披露易”平台遭遇故障,系统运作不正常,导致部分公司股票交易暂时中断的情况。对于此类紧急状况,交易所已准备“披露易”平台服务或信息发布系统运行不畅时的应对措施,涉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及相关交易处理,例如,若上市公司在网站出现系统问题期间,无法借助其他可靠途径公布涉及股价变动的重要公告,该公司的交易将被暂停。
另外,倘若公开企业或是被许可上传文件的单位,因为管理机制存在疏漏,致使披露的文书显现出描述性或执行层面的偏差,那么其交易活动将被中止,必须等到该状况妥善处理完毕方可恢复。
至于暂停交易的公告,投资者可以通过“披露易”查询。
股票之所以暂停交易,往往是因为企业即将披露可能影响价格的信息。这种暂停,既可以由公司自主决定,也可能根据交易所的要求执行。建立停牌制度的初衷,是为了防止某些股份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同时也能有效制止内幕交易行为。
公司暂停交易会给参与其中的人带来一些变化,然而,企业暂停交易并非全然是负面情况,比如公司因收到并购提议或吸纳关键性合作方而暂停交易,那么这对企业和参与者来说或许是有益的,因此,参与其中的人应当在彻底了解企业暂停交易的具体缘由之后,再制定相应的投资计划。
二、投资者如何处理所持有的已停牌港股通股票?
上市公司股票在暂停交易期间无法在交易所进行交易。持有停牌公司股票的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该公司在“披露易”平台发布的最新信息。如果公司停牌时间达到三个月或更长,投资者可以前往“披露易”网站的“发行人相关资料”部分,查阅关于长期停牌企业的相关报告,从而掌握上市公司的最新动态。
公司一旦从交易所摘牌,其股票便无法继续在平台上流通。既然已非挂牌企业,相关的上市规范便不再生效,少数持股人的权益只能依据企业注册地的法律条文以及公司自身的章程规定来维护。
三、港股通股票的信息通常通过何种方式公布?
根据图中展示的上市公司公告发布路径可以发现,这些公司的资讯会在香港联交所的“披露易”平台、官方公告栏、企业自主运营网站以及专业信息服务商那里进行公布。
四、投资者如何在“披露易”中查看已停牌公司的每月报告?
停牌的公司需要依照《证券及期货条例》的规定公开重大消息,同时也要按照《上市规则》的要求公布各类资料,例如财务状况,以及需要披露的关联交易。另外,企业还应该周期性地告知外界其运营进展和暂停上市的理由。针对这一问题,参与者能够进入“披露易”平台,在“上市公司公告”部分进行检索,比较省事的做法是在“简易搜寻”功能里,利用“复牌/停牌/短暂停牌”作为筛选标准进行查找。
在“披露易”平台上,通过“发行人相关资料”板块,能够查到“已停牌三个月以上公司的情况”,具体涵盖长时间停牌的主板企业信息、停牌具体时间、未来复牌需要满足的条件或当前需要处理的关键问题,以及依据公司公告披露的主要进展和尚未解决的问题。同时,交易所还有权根据企业的发展状况,调整或增设复牌的附加要求。为了帮助投资人士了解情况,这个项目按照企业尚未处理的难题以及《上市规则》的相关规定,将公司分成几类:第一类,面临重大财务困境并且已经停止运营或正处于退市状态的企业;第二类,被查实存在不合规行为或正受到监管机构审视的公司;第三类,没有披露财务报告或内部管理存在严重缺陷的企业;第四类,其他情况,比如没有发布重要公告的企业,或者持股人数不够的机构。
五、投资者如何了解港股通股票发行人的财务状况?
公司公开的财务信息,多见于其提交的年度及半年度经营成果文件之中。若想获取这些资料,查阅相关报告即可满足需求。在正式发布年报之前,公司往往先会公布全年的业绩通报,这属于公告类文件。在通报里,投资者关心的主要业务进展和财务数据通常都能找到相应内容。提醒购买港股的参与者,在香港上市的企业的财会时段并非依照公历的壹月到腊月,而是由连续的十二个月构成。所以,这些企业每一年度的工作成果通报,通常是在其财会时段收尾后的三个月内发布。想要知晓确切的公布时刻,购买港股的参与者应当关注“披露易”这个平台。
进入“披露易”网页版,用户便能在“上市公司公告”板块检索到“财务报告/环境社会责任及公司治理信息”。财务报告里,发行方公布的财务情况涵盖“整体利润表”、“整体财务报表”、“整体权益变动记录”、“整体现金流转记录”等资料。另外,股份有限公司也会披露财务状况总结信息,呈现注册会计师的评估看法,以及五年期财务状况概述等。
六、投资者如何查询港股通股票发行人受到联交所处分的信息?
依据交易所的纪律惩戒条款,监管机构有权在既定框架内,审视并裁定市场参与者的作为或过失,同时能够针对相关人士(含责任人、决策者、授权代表、特许交易商及雇员等)实施惩戒措施。
纪律处分主要有以下几种做法,一是通知交易对手方终止合作资格,二是以书面形式要求交易对手方退出合作,三是根据自身判断,设定条件与期限,暂时中止交易对手方在本平台的合作权限,四是向交易对手方收取罚金,五是公开批评交易对手方,并决定是否以及如何公开,六是暂停或取消交易对手方负责人的执业资格,七是中断交易对手方与系统的连接,八是限制交易对手方在平台内或通过平台进行的交易行为。
上市公司若遭联交所处罚的消息,投资者可于“披露易”平台检索。一般而言,键入该企业股票代号,再点选“监管机构发布的通告与通知”,便能找到相关资讯。
七、上市公司除牌的情形有哪些?
如果暂停交易的时间拖得很久,而且公司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来恢复上市资格,那么就有可能被交易所终止上市。若上市公司证券已停牌达半年以上,且未达主板《上市规则》要求,企业即启动除牌流程的下一环节;公司进入除牌流程的下一环节后,有半年的期限向交易所递交可行的恢复交易方案。倘若公司未能在规定时限内递交可行的恢复交易方案,将启动除牌流程的第三环节。到了第三阶段除牌环节,公司获得六个月时间,需向交易所递交可行的复牌方案,若期满未提交,其上市资格将被终止。
第二种情形是,上市资格在特定条件下也可能被取消,比如,当公司违背《上市规则》且交易所认定其违规情节重大,或者觉得公司缺乏持续经营的业务活动,又或没有足够资产支撑其证券继续交易,抑或公司业务不再符合上市要求时,交易所会发布通告,并设定整改期限,同时或许会停止该公司证券的交易活动。倘若发行人未能在规定时间内纠正问题,那么,交易所便有权终止其上市资格。倘若该公司在此期间提出整改方案,那么,该方案将被视为全新的上市申请来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