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99起,顶配17999,钱包先跪了。
凌晨三点刷到这条推送,直接清醒。
苹果这次取消了128G版本,所有机型都以256G为最低配置,这等于直接表明:无需犹豫,直接选择更高配置的型号。
真正令人心疼的并非基础费用,而是2TB ProMax套餐——售价高达17999元,比前一年多出了一部iPad Pro的价格。
先别急着骂街,把账算细。
国行5999的256G标准版并未提价,与16代价格相同,相当于苹果取消了“入门”概念,迫使消费者直接选择更高配置。
可是跟台湾版对比,心里就感到不是滋味:容量相同的情况下,香港版贵288元,可是一到了2TB容量,情况立刻调转过来,香港版反而能省下2057元,这笔钱足够再买一副AirPods Max。
台版版本更加荒诞,256GB版本的价格直接涨到了7038元,比国行版本贵了一千多元,而且还有保修方面的奇怪规则。
身边有位朋友去年购入台版14Pro,屏幕出现绿线问题,台北直营店表示必须将手机寄回美国进行检测,整个往返过程耗费了一个月,最终他直接放弃了维修。
黄牛闻着味儿就来了。
在闲鱼上查询,港版首批正品要价增加两千五百元,另需支付跑腿服务费一千元,加上首发时产生的价值一千元,再额外收取五百元所谓“保持原装仪式费”,感觉像是给手机举办婚礼仪式。
更令人诧异的是,某些人把“卫星联络服务”伪装成“危急时刻的保障”,欺骗父母为留学生购置,一谈起来就说“孩子的安危最为重要”。
可卫星通信真不是万能。
实测在地下车库依旧没信号,得露天对准南方天空,姿势像拜月。
苹果客服也坦白:目前仅限SOS文本,发微信别想。
真正想省钱,得盯三个时间点:
1. 首发两周后,港版水货价会回落到官网+500左右;
双11国内购买分期付款不收利息,加上旧机抵换,可以将Pro Max的价格控制在一万五千元以下。
来年三月官方翻新机发售,两兆版本估计要一万三千九百九十九元,并且能够获得完整保修服务。
别忽视安卓的背刺。
三星S25 Ultra于近期上市,其1TB版本定价12999元,并且附赠耳机和手表。
华为Mate70 Pro+主要强调5G功能,信号爱好者们已经跃跃欲试。
苹果这次把钛合金边框捧得极高,可真机到手,直角边框还是容易硌手,装上保护壳才是它的常用状态。
环保材料?
Pro系列后盖用95%再生铝,听着像把易拉罐熔了。
苹果店员在背后议论:“环保是宣传的亮点,但修理费用一点也不环保,后盖破损一次要3299元。”
最后给纠结党一个粗暴结论:
- 拍照党直接Pro Max,但等港版现货;
标准版256G国行机,分24次付款,每月需付250元,若想减轻负担,不妨减少两次火锅的食用频率。
对于有存储容量担忧的人,可以考虑购买iCloud高级套餐搭配一个移动存储设备,没有必要因为2TB的容量而额外支付八千元。
至于黄牛?
让他们囤去吧。
过去购入了一块1TB容量的15 Pro Max硬盘,目前它正待在闲鱼上出售,标明为“状况良好未经拆封,欢迎小刀”。
苹果年年教做人,总有人不信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