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星期,我们的记者与不少骗子交手。前两天,特工记者又见了城阳的黑中介,现在通过新闻回顾,我们来谈谈怎样消除黑中介给求职者带来的麻烦。
来自枣庄的年轻人小陈,是众多在外务工人员中的一个。二十三日,他抵达城阳汽车站后,立刻注意到一则颇具吸引力的招工信息:中石油的押运岗位,月收入超过五千元。
小陈依照对方指示,寻到了青岛百能人力资源服务公司,缴纳了1000元保证金和200元服务费,随后被安排前往团岛,却整夜等候,始终无人前来接洽。当他再次联系中介及李经理时,电话均无人应答。小陈向生活在线反映情况,记者察觉其中疑点,进而联系了所谓的“招工单位”——中石油。
好家伙,果然是家黑中介。而更黑还在后头呢!
小陈要求支付保证金和代理酬金,却意外遭遇人身恫吓。媒体人员上前调解,结果也被按压在沙发之上。
这种状况并非首次发生,蛮横无理的中间商不止这一位,二零一一年岁末,AT记者在协助十几个外来打工者追讨预付款时,同样碰到了一位姓李的负责人,听到了如出一辙的恶毒言辞。
黑心掮客的伎俩败露后,城阳百能劳务服务公司,员工撤离,场所空无一人,当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机构收到媒体反映后,开始展开调查工作。
欺骗行为,暴力事件,非法雇佣,随后人去楼空,黑心中介在应对官方检查时手段如出一辙,而管理人员在类似监管活动中,也表现出同样的无能为力。
去年十月,生活在线揭露了城阳一家名为“广运来物流公司”的黑中介,该机构以高薪招聘的名义,诈取求职者的中介费用。记者尝试联系工商部门,但在处理过程中遭遇了阻碍。
这家机构经过官方登记备案,业务范畴限定为物流信息相关服务。近期开始涉足人员招募领域,这属于业务范围之外的活动。这种做法,在业界普遍被视为非法中介常用的借口。
“锦通海”国际船舶管理公司,同样也获取过这些不义之财。他们向学员们许诺能够上船获得丰厚报酬,但在收取了近万元的费用之后,便不再有任何消息。当受骗的求职者向执法人员反映情况时,得到的答复依旧是那套无关痛痒的“超范围经营”说辞。
在遭遇企业违规行为时,监管措施往往效果不佳,同样,一些求职者向公安机关反映情况,也面临着相似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