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外贸是众多店铺梦寐以求的商品来源,然而服装外贸领域错综复杂,稍有不慎就可能购得非外贸低劣产品,那么在分辨外贸服装时应当关注哪些要点呢?必须首先掌握外贸服装采购途径的奥秘。
外贸商品?可能不少店主天天声称自己在卖的是外贸商品,然而究竟源自何处,就连他们本人也弄不明白。
外贸商品通常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国内品牌代工厂生产过剩的名牌服装,或因各种原因退回的商品,这被称为“正品”。其余大部分则是小型工厂仿冒名牌制作的服装,根据品质差异,又可细分为“A货”、“B货”等。
谈谈外贸商品的普遍情况,经营外贸服装生意,销售途径十分关键,假如能通过人脉拿到正品,就肯定好卖,不过,如今市场中的这类商品已经非常少了,知名品牌为了维护自身声誉和正规代理商的权益,对国内代工厂家的规范越来越严苛,特别是在残次品的管控层面。所以,如今的国际服装零售商想要购得“真品”已属不易,从业者不得不增加“水货”的采购比例,也就是从一些小型厂商那里购入仿冒的知名品牌服饰。
不要期望你采购的物品都是纯正的货品,当然也存在供货体系完善的商家,不过他们多数也仅仅是在仿冒品和次品之间游移罢了。只要款式新颖,品质过关那就行动起来吧。现在许多外贸商品交易都属暗地操作,具体而言,就是参与各方都清楚,在表面客气下,以彼此都能接受的成本,将某物品以不同于其正常价值的身份,但价格更为优惠地卖给那些需要该物品身份却不愿支付标准价位的买家,最终实现各方共赢,整个交易过程就在这种含糊不清的沟通中顺利完成。
跟单和原单的区别在于三个地方。
面料这方面不必多言。所谓纯棉与纯棉之间,差别极大,更不用说其他更上乘的材质了。这种差异,完全由价格决定,其售价仅是十分之一,甚至还要低得多。如果您希望购买到的产品能与专柜所展示的商品完全相同,那只能表示爱莫能助。
厂商通常只采购未加工的布料,以规避库存风险,因为面料库存同样存在不确定性。只有当销售数据较为精确,才会根据销售比例进行成本效益高的整匹染色或分批染色。染料的选择也不遵循外商的指定方案。当然,这种染色后的色彩效果与外商进口的面料,或原单成衣时的染色,以及原料直接染色相比,在质量上存在差异。
三、装饰和辅料方面,高级女装的刺绣、缎带及蕾丝等,其品质远非进口配件所能及。以纽扣为例,XX公司承接过一批法国品牌女装,其采用珍珠母和澳大利亚海域特定贝壳制成。此前还曾加工过一种来自厄瓜多尔热带的坚果,名为象牙椰子,用作装饰物。这些装饰品造价高昂,即便由原厂提供样品进行跟单,也完全无法复制其工艺水准。能做的就是裁剪。缝纫和后整理这些工艺和过程上接近于原单。
那些模仿其他小型工厂生产的产品,其制造流程完全不一样,工艺水平自然也相差甚远,所以说,同样的款式,你可能在杭州采购到货,也可能在上海进货,或者从广州拿到货,这正是因为仿冒品数量过多。原厂正品和根据时装发布会图片仿制的,两者之间绝非一个层次。作为采购者,你需要思考杭州、上海、广州这些大城市,究竟是高级外贸服装的制造中心,还是仅仅是一个服装批发的聚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