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假期后,A股市场行情将如何演绎呢?
澎湃新闻报道了十家证券公司的看法,多数机构指出,短期内市场难免震荡,但国家调控措施将逐步展开,同时企业财报发布进入尾声,加上四月份其他促进经济政策有望推出,预计四月行情将先走低后回升。
招商证券称,4月A股市场或将经历先跌后升的行情。月中下旬,企业财报发布的高峰时段将告一段落,而4月底的政治局会议或对财政投入加大力度及稳增长措施的实施作出进一步部署。外部环境压力预计也将进入缓解期,市场有望转而走强并逐步加速。
国泰君安证券分析,经过三年市场出清,加上管理层决心扭转局面,并且无风险利率下行促使增量资金入场,2025年国内股市确立“转型牛”格局。未来,在海外市场剧烈震荡背景下,预计A股初期将快速消化外部冲击,等到负面预期被迅速消化之后,或许会出现短期反弹性机会以及超跌后的反弹行情。
A股或将展现新的活力,这背后存在三个关键动力,首先,国际资本或许会持续进入中国股市,以评估国内资产的价值,其次,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正推动城市现代化进程,这将有助于扩大外部需求,同时,国内政策正积极作为,配合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消费市场对国内经济的支撑作用会愈发明显,这种积极态势也会反映在微观层面的经济数据上,再者,科技创新领域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有望实现重大突破。
配置方面,核心资产和短期防御策略成为多家券商的推荐。
中信证券表示,投资者应当更侧重于持有关键性资产,当这些核心资产不再受到价值低估的影响并显现出经营状况的改善,中国A股市场中的核心资产对于投资组合的配置价值预计会持续增强。
运作角度,近期可以适度留意具有保值功能的投资标的。现阶段,四月份应该控制仓位,静待更有把握的上升行情出现。银河证券这样表示。
中信证券:核心资产配置吸引力有望提升
未来市场走向,投资者应当更注重基本面的长期价值,精选优质投资标的,当这些核心投资标的不再受估值束缚,并且业绩出现显著改善时,市场可能会提前完成一次重要的投资风格调整,这次调整或将成为2021年以来最为关键的风格变化。
从经济层面分析,中国当前实施的内部需求促进措施,为宏观层面提供了更多调整余地,这样的背景更有助于关键性资产的表现。另外,从盈利能力对比角度观察,核心类资产的净资产收益率、营业收入增长幅度以及净利润水平,均比整体A股非金融行业更早地实现了转折,反映出它们具备非常强的持续经营能力。
再次,从长期资金价值评估角度分析,今年众多内地蓝筹企业选择在香港上市,国际资本的热烈欢迎有助于调整顶级核心企业的市场定价。另外,从市场环境演变角度观察,即将实施的公募基金改革措施借助产品组合调整等手段,使得公募基金的投资策略将更倾向于长期持有业绩出色且拥有发展空间的企业。
整体而言,接下来,A股核心资产的配置吸引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银河证券:适当控仓
未来市场发展,国家层面的措施需要加强,国内消费(内部经济循环)的关键性非常明显,国内资本正密切关注与此相关的政策动向,短期内迅速推出并增强信心,是观察A股能否在波动中保持稳定的重要指标。
现阶段,暂时可以留意一些能够抵御风险的资产类别。最近几天,国际上的不稳定因素还在继续发展,不过并没有看到大规模的恐慌情绪。预计在市场情绪到达谷底之后,可能会有反弹的情况发生,投资者或许会采取守势中寻找机会的策略,整体市场很可能会以国内需求为主导来考虑各种问题。
现阶段,4月份的市场整体遭遇了外部和内部的多重干扰,并且起伏变得更为剧烈,因此应当审慎调整持仓量,耐心等待局势明朗后出现的更有把握的上升行情。
国泰君安证券:震荡整固为主
未来行情的发展,当前阶段需要坚持正确方向。对于国内市场,首要任务是建立信心。在过去三年的市场调整、领导层改善局面的意志以及无风险投资收益率的降低等多重因素作用下,2025年A股市场将迎来结构性牛市。投资者对风险的理解程度,直接决定了市场的时机选择,而2月26日之后出现的波动现象,也正是因为这种不确定性。
近期海外市场出现显著起伏,估计本周初A/H股会迅速消化各种影响,在负面预期得到快速反映之后,或许会迎来短暂的反弹行情,并可能出现因过度下跌而触发的回升。
另外,参与股市的人切莫大意。他们倾向于降低收益预期,并且减少冒险精神,这个阶段市场普遍呈现波动调整的局面,保持谨慎是关键。
在设置上,于价格变动不定的情形下,稳定的供应量会变得至关重要,可以留意三个方向:首先是持续现金流入的领域其防御性作用会变得明显,例如金融机构/公共事业服务/通信企业/收费公路等。其次是具有双重属性及政策明确性的行业,诸如电力装备/铁路交通等。最后是对于科技发展型投资要看重合同执行情况。
申万宏源证券:短期防御思维继续占优
未来市场走向值得留意,国家层面的调控措施将逐步推出,不过这些措施的效果会受到外部需求疲软状况的限制,短期内市场对国内政策的关注程度和期待值都会显著提升。预计到2025年,中国股市的整体盈利水平将有所提升,但这需要以市场需求出现一定程度的反弹为基础,实际上这意味着供给方面的增速会有所放缓,尽管其绝对数值依然处于较高位置,因此A股的盈利能力出现明显好转的时点,极有可能被推迟到2026年。
此外,一些持久的向好征兆已经显现:国家对外经济联系的拓展步伐加快,产业形态的革新进程在提速,科研领域的重大进展为发展提供了支撑等。不过,在当前阶段,这些持久向好征兆所产生的即时正面效应还必须逐步增强。
从全局角度分析,A股有望恢复上涨态势,主要基于以下三点驱动力:首先,国际资本或将继续进入A股市场,以此评估中国资产的价值重估潜力;其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将带动外部需求增长,国内政策积极作为配合经济结构调整,消费对内部需求的支撑作用会愈发明显,这种效果将体现在中微观层面的经济数据优化上;最后,科技产业领域有望实现新的发展突破。
在设置方面,短期防范意识依然主导。期待高分红带来的比较盈利,农业产品和避险资源(房产、建筑、消费提振)目前表现更佳。坚持2025年科技板块内部轮动上涨的看法,下一波行情的开启取决于核心行业推动力实现,持续看好国内人工智能算力及服务、人形机器人、城市空中交通等。
兴业证券:阶段性向低波红利、低位绩优倾斜
A股市场短期易受不确定性影响而出现起伏,但从长远角度观察,如今国内外的整体状况、待推出的新增政策储备,以及市场在心理层面的准备情况,特别是DeepSeek这类科技领域的创新成果对信心的提振作用,都与2018年时的情况大不相同。
未来的应对措施中,内需拉动和自主发展等策略,既是推动经济长期转型的重要着力点,也是短期稳定市场的关键手段,预计将成为市场关注的重点。
另一方面,考虑到全球贸易协商或许会长期不断且反复出现,现阶段仍须为不可预测的情况做好准备,投资组合可适时调整为追求稳定收益和低估值优质资产等类别。
招商证券:4月市场或先抑后扬
4月前景显示,市场或将经历先跌后升的行情,其中4月上中段,年报及一季报业绩预告的发布或持续对市场造成压力,经济指标也可能阶段性削弱投资者信心,外部不利因素发酵期间或同样会限制市场风险承受能力。
四月中旬往后,业绩发布的高峰阶段就过去了。四尾数天里举行的关键性集会,或许会明确财政投入加码或是促进经济稳定的措施要实施了。国际上的一些不利因素可能暂时得到缓和,市场预期将转为看涨并逐步加速上涨。在投资策略上,会经历从谨慎防御到积极进取的转变,科技和消费板块有望再次成为热点,中小盘股也有望再度受到关注。
当前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且资金成本偏低,国内消费市场具备吸引力,因其前期增长乏力导致市场估值相对较低,同时产品和服务内在品质持续增强,因此有望成为国际资本寻求安全的价值洼地,值得重点关注。筛选消费类上市公司时,需关注其品牌文化内涵,关注其服务老年群体的能力,关注国家相关扶持措施,关注其提供低金额消费项目的灵活性。
广发证券:逆周期调节力度有望加强
未来行情看,国内很有可能会在一方面加强反经济周期措施,另一方面加速培育新型生产力以实现科技主导。审视市场,在全球风险偏好下降后,A股或许会逐步关注国内强化反经济周期措施、科技自立自强等内容。
分析投资布局,可以关注财政缓冲,涉及服务行业、养老保障、经济实惠领域;重视科技创新,包含本土云服务及数据中心、终端制造、国防科技;开拓国际市场,可着眼于欧盟、陆上丝绸之路等区域。
浙商证券:内需政策加码预期有望抬升
未来市场走势预计,美国经济可能陷入停滞伴随物价上涨的复杂局面,这种状况下的相关交易或许会继续进行;中国国内的刺激政策可能会进一步加大力度,这种预期或会增强;人民币的币值有可能保持相对稳定。在外贸领域,国际市场的各种不稳定因素可能对中国纺织服装、机械设备等行业的盈利能力造成显著冲击;中国政府实施的相应对策,或许会对机械制造、矿产资源以及化工产业的成本结构产生影响。
在设置上,金融板块比较突出。另外,根据时间节律分析,四月份食品饮料、银行、家电、非银金融和煤炭等板块表现相对较好。把四月份的时间节律考虑进去,推荐留意受出口波动影响较小、时间节律优势明显的金融板块。
中银证券:内需政策发力可期
外部不稳定因素导致当前市场环境偏向保守,各类资产在短期内承受下行风险,中国股市要实现稳定,关键要看政策方面的信号。
市场规避风险的意愿近期可能快速增强,多数投资品承受着下行压力。美股被视为全球投资品的表现基准,伴随经济过热与物价上涨并存的忧虑加剧,其短期回调压力将更为显著。当前阶段,市场整体倾向于保守操作,黄金作为安全资产的价值配置功能预计将持续存在。
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股市短期内可能面临挑战,但对外贸易表现不佳的情况下,刺激消费的政策有望推出,投资重心暂时可以放在那些价值依然显著的分红行业,以及有望受益于政策扶持或行业增长预期的消费领域,例如水电产业、新兴消费领域、医药行业和生猪养殖周期。
从长远角度审视,高科技领域尤其是人工智能产业及自动化设备持续作为主要投资方向,当市场风险情绪逐步改善,行业经历深度调整且新的增长点出现时,整体走势或将延续,暂时性机会适合在价格下降时进行布局。
华安证券:波动继续
未来行情看,短期内市场要承受外部不确定性带来的冲击,还要应对海外市场深度回调造成的投资者情绪低迷,同时国内相关调控措施也尚未落地,因此预计震荡行情还将持续。
后面,国家层面的调控措施预计将加大力度进行平衡,其中财政方面的举措尤其引人注目,可能会率先采取行动。首先,今年政府的年度报告里指出了要增加2.9万亿元的预算安排,这说明手头可支配的公共资金数量相当可观。
另一面,债券发行步伐加快,首季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已达9602亿元,完成率约22%,较去年同期16%有明显提升。此外,4月将推出30年期超长期一般国债,并首次发行2025年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或显示财政政策力度有望在4月加大。与此不同,短期内全面降息的可能性不大,降准则较为可能。
未来投资策略方面,领域内部循环模式依旧维持原状,建议参与者持续关注“先前表现平淡、价值洼地且具备可能触发的因素”的板块,同时继续远离新兴科技成长领域。
投资领域,应当留意三个核心方向:首先,留意那些在波动行情中具备良好性价比,并且从长远角度拥有战略布局价值的银行股和保险股,其次,关注政策推动下,部分消费行业的发展机遇,尤其要留意医药、汽车、家电、旅游等细分板块,再者,对于中长期贵金属价格走势和股票市场表现,依然保持积极预期。
澎湃新闻记者 田忠方 戚夜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