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车膜究竟有没有必要,向来是人们反复讨论的问题。国人对于贴膜情有独钟,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譬如家中传下来的手机、电脑、平板都贴膜,连汽车也贴膜,甚至还有修复各种膜的服务,可见国人对贴膜的偏爱已经到了根深蒂固的地步。
贴车窗膜其实有多个用途,首先可以阻挡阳光中的紫外线,其次能够防止车辆暴晒导致内饰老化,还能增加驾驶时的隐私性,再者,如果玻璃意外破裂,贴膜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降低伤害风险。最关键的一点是,购买新车时,4S店通常会赠送车膜,这让人觉得不贴有点浪费。表面上看,贴膜的好处确实很多。然而,为什么国外人对这件事并不像我们这么积极呢?是不是因为国外商家不提供免费车膜?又或者他们并不了解贴膜的各种优势?
确实不是这样,汽车贴膜原本是从国外传入的,换句话说,国外使用汽车贴膜的时间比我们早得多。据教授了解,其实许多发达国家并没有相关法律禁止使用车膜,只是对车膜的透光率有具体规定。
以德国、英国、希腊为例,这些国家容许在前挡风玻璃和前侧窗贴膜,但要求透光程度不低于百分之七十五,而后挡风玻璃和后侧窗则不受透光率约束。荷兰的规定更为宽松,前挡与前侧窗的膜只要达到百分之五十五的透光率即可随意粘贴。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透光率,指的是玻璃与车膜叠加后的综合透光程度。换句话说,是贴完膜后的效果,达到法规要求均为合格。
谈及国外情况之后,说说咱们国家的规定,根据学者的掌握,国内对车辆前挡风玻璃以及挡风玻璃以外的玻璃,在驾驶者视野范围内贴装遮光膜,其透光率需达到70%或以上才算达标,这个标准其实与国外的要求相差无几。
什么样的车膜才能达到至少70%的透光效果?通常情况下,前挡风玻璃未贴膜时,其透光程度在75%到85%之间,因此车膜自身的透光能力必须超过90%,才能符合这个标准。
隐私方面确实有一定效果,毕竟聊胜于无。不过,如果在车里进行过于私密的举动,那么高达百分之七十的透光程度恐怕难以提供有效遮挡。
其次是防止日晒/抵御紫外线,这是众多购车者非常看重的一个方面,尤其对于女司机而言。不同于欧美人士,他们觉得日晒能增添魅力,而我们却朝着皮肤黝黑的方向发展,实在无奈,体质差异明显。因此,对防晒有需求的车主可以考虑贴膜,但务必确保光线能够顺利穿透,这一点要明白。
其次要关注保温性能,保温与防紫外线并不等同,事实上,许多实例表明保温膜确实能够阻挡部分热量,而且成效比较显著。但实际作用怎样,这要看具体的车膜种类。然而,有一点必须留意,市面上劣质产品相当普遍,这方面的管理相当松懈。有些假冒的膜可能根本达不到真正的保温作用。
它也能阻挡强光,这种效果跟抵御日晒有些像。夜间开车时,对向来车耀眼的车灯会让人很不舒服,尤其是在下雨的夜晚,光线更加杂乱无章。贴膜能够显著降低这种刺眼的光线。
防爆性能,是车主选择贴膜的重要原因。万一遭遇严重的交通事故,车膜可以避免碎裂的玻璃四散伤及人员,显著降低车内乘员被玻璃刺伤的风险。需要强调的是,实际上所有汽车的前挡风玻璃都具备防爆特性。现阶段汽车前挡风玻璃普遍采用夹层钢化玻璃或夹层区域钢化玻璃,能够抵御较大的外力作用。即便遭遇撞击,也不会有细小碎片会割伤驾驶员,毕竟前挡风玻璃位于驾驶员的正前方,就是细小的碎片,在高速行驶时也可能会对驾驶员造成相当大的伤害。
然而,多数车辆的车侧窗依然使用强化玻璃,这种玻璃是将普通玻璃经过特殊处理,内部产生一定应力,因而提升了抗力,一旦受外力破坏,会分解成边缘圆滑的细小碎片,由于位于车门两侧,虽然与前挡不同,对乘员伤害相对较小,但贴上膜能进一步减少伤害。
贴车膜有一定益处,并非必需品。是否贴膜,关键看个人需要。不贴也无需过分担忧。毕竟,最核心的前挡风玻璃已含防爆特性。若对防紫外线、隔热、防眩光等有较高期待,还是推荐贴膜。但务必小心,避免选购劣质产品。
无论你爱车如命还是急着买车,都推荐你添加玩车教授的公众号:
gzwcjs
点击上方图标复制添加,即可成为好友关注,我们每日更新汽车实用信息,持续提供汽车爱好者精神食粮,欢迎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