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获得的手机号码,打算开设微博账号,不料发现是别人用过的,仅通过一条短信验证信息,就能轻易进入原主人使用的各种软件。这种情况到底怎样才能避免?废弃的手机号码是怎么流通的?更换手机号码之前应该留意哪些事项?就网友关切的这些疑问,我们向专业人士进行了咨询。
二手手机号从何而来?
行业专家表示手机号码资源十分难得,通信公司获取并运用号段需支付成本。伴随网络用户持续增长,可用号段日渐紧张。若某号码连续三个月未使用或未缴费,会被系统自动作废。号码被作废后的三到六个月期间,进入休眠状态,期间无法被重新分配。待休眠期满,该号码将重新进入流通市场。
怎么尽量避免“二手号”?
挑选号码时,可以关注一些特定的号段,例如以199、198、166为首的号码范围,这类号段新号码的供应几率通常较高。
更换手机号之前要注意什么?
360手机卫士安全专家、反诈骗专家葛健
建议运营商:
电信服务提供商回收的号码,需要在其业务范围内,将原用户的资料进行清除处理。
运营商能够为电话号码设定更长的保存期限,以此降低前用户与后用户之间的相互干扰。
2、积极与主流APP应用程序方对接,告知号码注销情况。
3、开卡的时候运营商告知用户是新号还是二手号码。
建议互联网企业:
新增退出功能,部分应用程序不支持退出,即便用户决心解除账号,也无法终止与应用的关联。
应用程序设有静默时段,选用更稳妥的方法进行配置。倘若某个号码半载未曾启用,该号码便会转入安全防护模式。重新登录之际,必须提供身份证号码及密码等配套验证措施。
建议手机用户:
维护个人隐私安全,务必具备“解除绑定”的意识,在更换手机号码之后,微信账号、银行卡(涵盖U盾、网银、手机银行、证券基金账户等)、网络支付软件(含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常用网站(涵盖微信、QQ、淘宝、京东等)、网盘这五种绑定信息,必须全部取消,否则将导致隐私泄露、银行卡被盗刷等严重后果。
用户放弃一个手机号时,应当先自行核实该号码是否已被停用,通过拨打进行确认,若接通提示空号,表明号码尚可使用但未完成注销,若非空号状态,则该号码已被注销并转售他人。
中国移动有关部门负责人建议用户
中国移动办理手机号注销手续时,不能协助客户解除银行卡、支付宝、会员卡等已关联的业务,这些绑定原本是客户与相关服务提供商自行达成的协议,双方通过手机号完成身份验证等操作,中国移动仅负责提供基础的通讯服务,对这类关联情况既不了解也未能进行记录。因此,中国移动也无法帮助客户取消此类绑定。
中国移动在办理注销手机号码业务时,会提示客户处理相关关联,以预防因忘记取消而引发的风险。对于选择弃卡的用户,强烈建议在卡被废弃前,仔细处理所有绑定事项,避免产生无谓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