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五十万买台换壳奥迪Q7值不值?
大众新途锐2.0TSI锐越版售价50.88万元,这一价格直接揭开了进口中大型SUV的隐秘标价。
这款8月1日推出的"全新基础型号",表面依靠矩阵式照明灯组、主动式减震系统、智能网联驾驶舱营造前卫氛围,实际上反映出老牌奢侈车厂面对电动化转型时的价格困境——当国产宝马X5已经进入六十万元价格带,贴着大众商标的途锐仍企图凭借"德国制造"吸引怀旧消费者。
深入分析配置清单便可知晓端倪,虽然配备了与保时捷卡宴相同平台的MLB Evo架构,但所谓的"升级版空气净化设备"在沃尔沃Cleanzone系统面前仅算基础配置。19英寸轮毂装在5米车身之上显得不合比例,相比之下理想L9标配21英寸轮毂的售价仅为46万元。车载系统目前仍处在触摸屏和实体按键并存的混合阶段,与蔚来NOMI相比,就连自家ID.系列在智能方面的表现也相对落后。
进口身份变成了主要的加价理由。关税、排量税、分销费用不断累积,最终导致购买者因为"德国制造"四个字而多付十几万元。对比林肯飞行家在国内生产后价格下调八万元的情况,可以明白其中包含多少虚头巴脑。大众敢于如此定价,主要在于看中了中年群体对机械性能的迷恋,然而2.0T发动机输出265匹马力的参数,在电动车普遍拥有500匹马力左右的当下,还能提供多少吸引力?
这一轮价格部署显得有些急促。奔驰、宝马、奥迪都在快速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而大众却依然在沿用十多年前的模式,通过调整装备来定价。如果真正比拼动力,比亚迪唐DM-p零百加速仅需4.3秒,售价仅为31万元;至于追求高档,蔚来ET7标配空气减震和激光探测设备,价格也未曾超过50万元。假如守旧的豪华汽车公司继续依靠燃油车时代的业绩自居,终将被新兴品牌超越。
讨论区已经吵翻天了,有人喊"五十万购车送品牌标志",也有人提议"不如多花十万选国产X5,各方面都更划算",更有人建议"用这笔钱买两辆Model Y轮流开不是更好"。现在买车的人越来越精明,当品牌附加值已经无法弥补产品性能的不足,那些关于"德国工艺"的宣传还能持续多久?留给老牌车企的缓冲期,确实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