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于5月30日发布消息,今年全国高考统一考试仍定于6月7日启动,考试临近之际,教育部发布了若干提示,其中特别提及了“人工智能预测考题”的情况。
有消息称,某些经营者抓住了部分考生及其家人的侥幸念头,把预测考试题目当作赚钱的门路,借助吹嘘“神奇预判”“准确押题”、鼓吹“专家预测”“人工智能预测”等不实的宣传方式,唆使考生及其家人购买所谓的“高考预测试卷”“高考猜测题库”“复习指南”等。
有些考生和家长错误地把它看作是复习的“必备良品”、取胜的“关键策略”,不仅支付了高昂的费用,还打乱了他们自己的正常复习计划。
甚至,有人利用伪造的网址,借助短信、网页弹出广告等手段,兜售所谓的“高考考试内容与正确选项”,一旦有人点击,就会以“预先支付定金”等借口索要钱财。
教育部门透露,这些年高考出题不断进行革新,更侧重检测考生的核心技能、学科涵养以及思想水准,强调抵制预测考题和固定模式的趋势。借助人工智能或者所谓的“权威人士”来准确猜中试题的机会非常渺茫。
考生把许多心思都花在所谓的“冲刺资料”上,不仅让复习计划被打乱,还可能被不良商家欺骗,造成金钱和精神上的双重伤害。
另外,官方还提醒,切勿轻信提前查分泄露信息。
近些年,一些不法分子抓住了家长急切盼望的心情,在高考结束后,借助伪造的基站大范围发送信息,声称能够查询高考分数,并且附带了一个网址地址。
收到这类信息的人,若点击其中的网址,手机便可能感染窃取网银的恶意程序,或者需要提供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银行账户等个人资料,这些信息会被不法分子用于进行电信欺诈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