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消息,香港交易所(00388)公布了2025年中期报告,公司在此期间获得了收入与其它收益140.7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3%,归属于股东的利益为85.19亿港元,较去年提升了39%,每一普通股的盈利达到了6.74港元。
2025年第二季度总营收达到72.19亿港元,同比2024年第二季度增长了33%。归属于股东净利润为44.42亿港元,相比2024年同期增长了41%。每股基本收益为3.51港元。核心业务板块收入增长32%,主要得益于现货市场交易量提升带动佣金及清算费用上涨,同时保证金总额增长促使投资收益净额增加。
市场对中国经济前景抱有积极预期,同时支持政策也获得广泛认可,人工智能和创新领域迅猛进步,促使全球投资者重新关注中国相关资产配置。国际投资者和内地投资者参与热情高涨,现货市场、衍生品市场以及沪深港通交易活跃度增强,2025年上半年各类成交量均创下历史同期最高纪录。当前商品交易区每日总交易额高达2402亿港元,较2024年上半年的数额多出一倍以上,衍生品市场每日成交合约量达到170万张,同比提升11个百分点,得益于内地及海外公司上市数量增长,2025年上半年香港首次发行股票市场总融资额再度超越全球其他交易所,该融资额是2024年同期水平的八倍还强。到2025年6月30日,待审的新股发行申请数量已经增长到207项,这个数字比2024年12月31日的84项申请多出一倍以上。
成交量创下历史峰值,2025 年上半年总收入与额外获利共计 141 亿港元,刷新了以往的半年度纪录,与 2024 年上半年相比增长了 33%,这表明交易量增长促使交易及清算费用上涨,同时保管费用增加,而保证金规模扩大也使得投资收益净额得以提升。经营成本在2024年首半年度增长了六个百分点,这主要是因为两个与二零二二年镍市风波有关的款项所致,其中之一是二零二五年上半年向FCA支付了一笔非惯常的罚金,另一个是与此事件相关的法律开销在二零二四年的上半年得到了结清并记录在案。
2025年第二季度,现货市场标题的日均成交总额继续保持着2025年第一季度的创纪录势头,达到了本年度第二高的水平,为2377亿港元。本季度收入和其他收益创下新纪录,比2025年第一季度增长了5%。这主要是因为存管费用出现了季节性增长,同时保证金投资收益的净额增加,这些因素足以弥补现货及衍生产品市场交易和结算费用的下降。经营成本比2025年第一季度减少了百分之四,主要是因为2025年第一季度向FCA缴纳了非经常性的罚金,所以利润比2025年第一季度增加了百分之九,达到了历史季度最高纪录,2025年第二季度的业绩跟去年同期相比,收益和其他收入增长了百分之三十三,利润增长了百分之四十一,这说明现货市场交易量增加导致交易和结算费用也随之提升。
集团主管行政事务的陈翊庭提及,香港交易所今年起步顺利,前六个月实现的营收与利润均超越集团半年度历史记录。各个交易板块,包括现货、衍生品以及沪深港通,成交总额均创下半年内的最高水平,新上市公司融资总额再次位列全球交易所之首。2025年上半段,我们持续推行诸多战略计划,比如扩充公司产品体系,改进公开交易流程,发掘商品业务全新路径,同时在香港债券及货币产品领域取得显著进展。近期六个月的新股挂牌申请数量达到过往峰值,在 2025 年下半年,我们计划大力推动若干增强市场活力与投资吸引力的新举措,例如着手筹备压缩现货市场交收时长,实施更广泛的电子化挂牌流程,执行改进首次公募定价办法,并启动降低证券交易价格变动最小单位的初步方案。接下来一段时间,我们仍会不断优化我们的平台、基础建设及相关产品,旨在为投资方与发行方,提供更多元化的选择、充足的资金流转以及高效的对接渠道,协助他们从容面对世界经济的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