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策略起源与核心原理
哑铃策略由提出“黑天鹅”理论的纳西姆·塔勒布首创,最初用于债券投资,通过同时持有短期(1-5年)和长期(25-30年)债券来规避中期风险,因形状像哑铃而得名。该策略的核心是利用这两种资产较低的相关性或负相关性,建立具有反脆弱特性的投资组合。
稳健策略:配置波动性小、变现能力强的标的物,例如国家债券类ETF产品、派发股息且波动幅度低的上市公司股票,旨在获取持续回报并构筑风险防线,
进攻策略方面,应当部署富有弹性且具备发展潜力的投资标的,例如科技类ETF产品以及新兴产业的上市公司,目的是把握市场上涨的机遇。
这种做法以损失部分上涨可能为代价,来防止遭遇剧烈的向下波动,在充满变数的情况下,力求获得较为可靠的盈利。
二、资产配置逻辑与比例
1. 两端资产选择标准:
稳健型投资标的通常包括债券类产品和高股息率的资产,例如基准国债ETF和红利低波50ETF,这类资产具备回撤幅度较小、现金流稳定的特点,其风险评级一般属于R2-R3等级
进攻策略方面,可以侧重于行业指数基金或高增长股票,例如机器人主题基金、科技创新五十ETF,这类投资通常波动性较高,但具备较强的回弹能力,多数被评定为风险等级R4。
2. 配置比例动态调整:
标准配比是守势部分占六成到七成,进取部分占三成到四成,不过得随市场状况变动。比如:
稳健型投资家:科技板块配置30至40个百分点,收益型资产配置60至70个百分点;
积极寻求回报者:科技相关配置占百分之六十至七十,收益分配类投资占百分之三十至四十。
根据股权风险溢价率等参考指标,结合市场容量与交易金额比例等要素进行评估。比如,若某个板块的交易金额已占整个市场的百分之三十至四十,就应防范过热现象,并采取更为审慎的策略。
三、策略优势与局限性
优势:
实现风险分散:借助相关性低的资产进行搭配,能够减少某个资产价格大幅变动带来的影响,比如股票和政府债券的相互制约关系有助于缓和整体投资组合的损失波动。
在市场上涨期间,进攻策略能够带来额外利润,而在市场下跌期间,稳健策略能够起到缓冲作用,从而达到既能主动出击又能防守有方的效果。
这两边资产变现能力强,能够迅速应对市场波动,比如牛市时买入科技板块股票,熊市时增持国债。
具备跨越多种市场条件的应对能力:面对逐步下滑、价格波动不定或呈现板块轮动的行情时,其成效要显著好于单一模式,特别契合于缺乏明确趋势的缓慢恢复阶段。
局限性:
最高回报限制:均衡分配或许会损失某些特殊状况下的收益,例如在持续上涨的市场里,表现不如全部投资股票的方案;
把握时机存在挑战,必须精确识别市场状态转换,一旦对主要走向或资源价值产生偏差,便容易在两端错失良机。
操作开销:频繁调整或许会推高交易代价,得搭配运用低成本工具来改进。
四、适用场景与市场环境
市场波动性显著:伴随物价上涨加剧、资金成本起伏不定或政府措施变动频繁,稳健型投资侧重规避整体经济风险,激进型配置则寻求特定领域增长契机。
市场持续逐步下滑,如果月均降低幅度不超过百分之五,那么哑铃策略会采用“固守主要方向同时增加稳健资产配置”的方法来降低起伏,比如在二零二三年八月到二零二四年一月期间,科技与文化行业和煤炭行业的搭配运用。
风格转换十分频繁,当价值投资和成长投资,以及大盘股与小盘股轮流占据优势地位时,采用两端配置的策略能够有效规避只押注单一风格所带来的潜在风险。
五、实战案例与操作要点
案例1:港股哑铃组合
资金安排在“高增长潜力科技投资”和“高收益分红投资”上,比如:
该基金包含六成港股科技50ETF成分股,涉及互联网、半导体等广阔科技范畴,并且涵盖其他相关行业。
- 40%红利低波ETF(叠加高股息+低波动筛选) 。
优点在于能够自由变动,运用技术平台来获取南向资金进入的好处,同时还能从香港股市的高股利(大约是4.5%)中获利。
案例2:股债哑铃组合
投资组合方案:大部分资金投资于增长型基金,例如东方红中证优势成长指数C,小部分资金配置在低波动型基金,比如东方红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C,以此平衡进取与稳健的策略。
重新配置:依据每季度状况或市场大幅震荡情形,适时修正配置结构,比如若成长类股票表现过于强势,则应减少这类资产的持有,同时增持能够派发股息的证券。
操作要点:
资产选择方面,稳健型投资者更倾向于配置变现能力强且回报率高的基金产品,例如国债类ETF和收益分配较多的50指数基金;而激进型投资者则重点布局国家政策扶持的成长领域,诸如人工智能和自动化设备制造等新兴产业。
重新调整频率:在常规市场状况下每三个月变动一次,在出现大幅震荡时每月进行修正,以防止显著偏离预设比例。
从长远角度出发,借助3到5年的时段来缓和起伏,能够防止受到临时情感的影响。
六、与其他策略的对比
核心卫星策略方面,主要配置核心资产,比如宽基指数,以此作为主要部分,同时搭配卫星资产,诸如行业主题,目标是为了获取超额回报,并且更加注重其稳定性;哑铃策略则要求两端资产配置均衡,着重于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动态协调,实现平衡
这种投资方案只投资短期和长期债券,利用期限管理来应对利率变化;这种资产配置方式也适用于股票、交易所交易基金等更多种类的金融资产。
七、总结
这种投资方式采用“稳健+进取”的资产分配方式,在充满变数的环境下寻求风险与回报的最佳平衡点。它的核心思想是用稳定收益的品种构建坚实基础,同时借助高增长潜力的工具把握发展机遇。参与者在制定方案时,必须充分考虑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对市场的分析以及各类工具的特点。要善于根据经济周期变化调整配置比例,通过持续改进组合配置,最终达成持续稳定的价值增长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