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便利销售领域凭借顾客购买次数多、单次消费金额少、单位面积产出高等优势,变成众多投资机构争相布局的领域。源自咖啡业务的库迪公司最近也公开表示要进入便利销售行业,通过“无需收取加盟费用”“保证金金额不高”“按业务量收取不同服务费用”等策略来招徕合作者。
但是,深入探究其商业构想与经营协议,库迪的零售网点布局其实是一场策划周密的金融运作——借助低投入合作方式迅速聚集资金,把运营风险推给合作方,自身则安然作为“资金中转站”的角色。
便利店,库迪新的“现金流奶牛”?
库迪便利店的商业策略,关键在于用“花费少、条件松”作为吸引点,迅速招揽合作商加入。等发展壮大之后,库迪或许会借助抬高供货成本、改变管理费比率等手段分散风险。例如借助分层管理费、供应链收益、集体购买价差等不停榨取利润。
库迪的便利店招商资料,其表面条款颇具误导性:没有收取加盟费、品牌使用费、系统操作费,只需缴纳五万元保证金,并且可以由合作方自行决定部分商品的价格。这种安排表面上减少了起始阶段的成本,实际上通过后续复杂的收费方式达成资金积累。
以开店开销而论,库迪规定合作方必须整批购买机器、货架以及装潢物料,整体花费达18万元(以80平方米店面估算),这个数额看上去并不算大,库迪又“周到”地设置了“分批付钱”“三个月未经营可退还已付款项”等表面上是便利,实际上附加了诸多条件的措施。
时限要求严格,九十天内必须搞定装修、开张、试运行,要是错过了想要退出,押金就别想拿回来。关于设备回收,说法也很含糊,虽然说明里写着“设备能回收”,却没说清楚贬值多少和回收多少钱。
此外,库迪虽然声称“店铺盈利最为关键”,但其分级服务费用安排实际上是一种“取强补弱”的收益集中手段。
库迪便利店提供的加盟资料表明,基础服务费用是按月租金再增加一万元来确定的,对于超出这个标准的部分,会根据不同情况收取5%到25%不等的费用。
某个店铺每月的租金为1万5千元,标准额度是2万5千元,假如这个月营业利润有3万元,那么超出标准额度部分的5千元要支付5%的服务费,也就是2百50元;如果营业利润能达到5万元,那么超出标准额度2万5千元的那部分要支付25%的服务费,共计6千250元。
在利润空间本就有限的便利店领域,这种机制会大幅削减合作伙伴的最终收益,合作伙伴的收益越高,总部收取的分成就越多,这种做法对效益出色的店铺的剥削方式更加隐蔽和无情。
库迪提出规定,要求所有分店必须从它的供应链进货核心商品,包括咖啡、奶茶、烘焙食品之类,不过它明确表示“供应方面不赚钱”。但是,这个保证不够公开透明。
以咖啡豆为例,库迪提供“铂金精品”和“金奖深烘”两种产品,但未公布进货成本与市场价格的差异信息。实际操作过程中,商家能够通过增加供应链费用,在声称“不获取供应收益”的名义下,暗中赚取部分价差收益。
普通投资者看来,库迪的吸引点在于准入条件不高,并且借助了知名品牌的影响力,但实际隐藏着不少风险,包括隐性开支、利润空间被压缩,以及退出渠道受阻等问题。当前便利店领域竞争日益激烈,呈现强者愈强的态势,如果加盟者盲目相信资本承诺,很可能会在这场商业博弈中蒙受损失。
业务壁垒未建,“圈钱”动作先行
便利店领域的竞争格局已经从争夺铺位转变为对供应链效能、管理机制和品牌价值的全面比拼,领先企业例如7-Eleven、全家依靠长期积累,形成了涵盖食品创新、货物配送以及店铺运营的完整体系。相比之下,库迪的零售店业态面临三个突出的不足之处:
商品种类高度相似,咖啡、奶茶、烤肠等品类与现有便利店商品构成极为接近,缺少特色化的改进。就连重点推广的“果咖”“茶咖”,也不过是行业普遍品类的轻微变化。依靠名人宣传和品牌合作促销活动虽然可以暂时吸引顾客,却不能促使顾客持续回购。
配送环节有待商榷:便利店即食商品例如饭团、便当,对配送速度要求非常严格。库迪虽然声称具备“全球配送网络”,但它的主要经验在于咖啡豆交易,管理其他行业食品配送的可靠性值得质疑。如果发生缺货或质量监管方面的问题,合作商店必须首先面对顾客的不满和损失。
运作辅助不足:指南里没有说明店铺位置确定方法、职员教育内容、活动方案构思等必要帮助,只着重介绍了“智能装置”和“自动装置”。便利店领域,门店若缺少精细化管理,生存下来的可能性非常小。
库迪针对前两千家门店实施的诸如服务费折扣、装修设计费全免等临时性激励措施,其实质还是通过牺牲利润来换取市场扩张的老办法,这种优先追求速度而忽略品质的扩张模式,潜藏着诸多风险,问题多多。
选址水准出现偏差:为了迅速完成2000家店的计划,库迪或许会降低开店门槛,让加盟商进入客流量小的地段。这种做法不仅对加盟商缺乏担当,还会损害品牌整体声誉,最终波及其他地区的加盟商。
库迪的物流系统面临严峻挑战,因为门店数量急剧扩张,若不能及时进行升级改造,可能会引发区域性的货物短缺问题,产品质量管理也可能随之下降,这将使众多合作伙伴的经营活动陷入更加不利的境地。
政策隐患:指南里“费用优惠仅限于2025年4月30日之前开店”的说明,预示着往后或许会有新的调整。然而不论怎样调整,一旦库迪实现大规模扩张,经销商将完全失去谈判的主动权。
这类问题,在库迪咖啡、舌尖英雄、茶猫这些企业身上,已经显现出不同状况。
整体而言,库迪便利店的经营模式,核心在于将自己塑造为“渠道整合+品牌运作”的中间环节,借助分层提成、集中进货、阶段性激励手段,将合作伙伴转变为持续稳定的资金流入渠道。在便利店行业竞争异常激烈的背景下,缺少独特优势的库迪若想脱颖而出挑战极大,同时可能因无序扩张导致整体经营出现重大危机。
开一家便利店,绝非凭借演示文稿就能招揽到众多合作者那样简单。一旦投资热潮消退,那些没有足够准备的人所面临的后果,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