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曾1938年诞生于江苏南通,表字十翼,又号抱冲斋主,是当代中国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同时也是一位有深刻见解的思想家,更是专精国学的大家,同时也是技艺高超的书画家,并且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和诗人。他目前担任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的院长和讲席教授,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是终身研究员,在南开大学和南通大学是唯一的终身教授,并且是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名誉文学博士,以及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的荣誉文学博士。他是一位全面掌握诗歌绘画书法、历史文学哲学以及儒家佛家道家思想的现代中国学者,一生创作丰富,已经刊行了一百六十多种诗歌绘画书法和哲学作品,国家图书馆收藏了其中的119部。
范曾主张回归传统、回归山林,亲身实践以诗文为精神、以书法为骨架的审美信条,对中国绘画的进步贡献极大,引领了“新古典主义”艺术的新方向。1986年,他捐资创建并负责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2008年,南通大学范曾艺术馆落成启用;2011年,他获得中华艺文奖终身成就殊荣。沉迷于绘画,擅长书法;偶尔创作诗文,能够表达内心感受;喜爱研读典籍,对历史变迁有基本了解。
1942年,四岁时候,进入城北小学幼稚园就读。参加了南通儿童智力竞赛,朗诵了《岳阳楼记》和《木兰辞》,并且创作了一首短诗,荣获特等奖第一名。1943年,五岁,进入城北小学继续学习。
1945年,范曾七岁时候,进入南通女子师范第二附属小学就读,他的母亲缪镜心担任该校校长职务,范曾在学习上表现突出,多次获得表彰奖励。1949年南通地区获得解放,范曾十一岁时,成功考取了江苏省立南通中学。
1950年,十二岁时成为中国少年儿童队成员。1951年,十三岁时成为南通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他和袁运生、顾乐夫一同被誉为“南通三小画家”。
1955年,进入南开大学历史学科学习,1956年,年满十八岁后成为中国共产党青年团成员。1957年,转到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学科,同年秋天又转到中国画学科,华夏艺术网专门为她设立了书画展示专区。
1960年,他二十二岁,进入蒋兆和的画室学习,1962年,他二十四岁,完成了毕业创作,作品名为《文姬归汉》,由刘凌沧先生担任指导老师,并且得到了郭沫若先生题写的一首长诗。
1962年,完成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学业,进入中国历史博物馆任职,协助沈从文整理历代服饰文献,同时学习复制杰出绘画佳作。
1964年,在二十六岁时前往陕西西安山门品公社沙井村参与社会教育运动。与王宏多先生一同被诬陷为“右倾”,直到《社教二十三条》发布后才得以昭雪。
1972年,范曾着手绘制《毛在湖南农民运动讲习所》这幅作品,期间他的母亲、长兄、次兄先后离世。
1977年元旦,范曾在人民大会堂创作了一幅大型泼墨钟馗图,意在表现浩然之气的弘扬,这一作品被《人民日报》在头版进行了报道。
1978年,《鲁迅小说插图集》问世,范曾受聘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担任讲师兼副教授职务。同年,他也被调至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从事教学工作。
1982年,范曾为南通广教寺法乳堂创作了十八高僧的壁画,并且出席了该堂落成的揭幕仪式,壁画中的高僧人选由巨赞大师和净慧法师共同商定,法乳堂的建立得到了赵朴初先生的支持,他还为该堂命名并题写了匾额。
1985年,“范曾美术馆”迎来周年庆典之际,前往日本参加活动。此次随行人员包括宋之光大使及其夫人。同时,南开大学校长滕维藻先生,以及原南通市市长、曹从坡先生这位好友,也受邀前往日本参与此次盛会。
1986年,范曾捐助四百多万元人民币用于建造东方艺术大楼,中国美术馆和天津博物馆相继举办了“范曾画展”。为了准备前往日本的展览,他与楠莉一同在南开大学顶着酷暑创作了一百多幅作品。他还发表了题为《胸中浩气,笔底雄风》的演讲,提出了十条新的思维观念。同年,他与亚明、宋文治、崔森茂、米景扬等人一同组成了画家代表团访问了美国。
1987年12月,《中学生》杂志刊登了题为《我向往生命的黎明》的一篇文章。
1989年,与宋雨桂、冯大中在香港举办联合国展览,同时发行《莽神州赋》画册,并出版《祖国、艺术、人生》演讲集,这些活动都在这一年完成。同年四月,丰桥与南通结为友好城市,丰桥市的美术博物馆也举办了“范曾美术名品展”。
1990年,受西武百华店邀请,在新加坡举办范曾的画展,同时出版《范曾新作集》,与楠莉一同前往欧洲进行学术考察。
1991年,范曾在台湾地区举办“范曾巴黎新作展”,同时发行了个人画册。1992年,范曾应瑞典皇家学院院士马悦然先生的邀请前往斯德哥尔摩大学进行学术交流,《范曾精品集》面世,并且获得了香港出版界的优秀奖项。
1993年,范曾从欧洲回到国内,继续在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担任教授,同时被委以学术负责人的重任,同年11月13日,他在巴黎与楠莉结为夫妻。
1994年,推出了《范曾绘画一百幅》和《范曾书法一百幅》两部作品集。1995年,范曾应罗拔教授邀请,前往丹麦哥本哈根大学进行学术交流。
1996年,范曾的艺术风格发生显著转变,更加注重运用简约的笔触和洒脱的墨色,创作了包括《简笔老子》和《泼墨钟馗》在内的多幅重要作品。随后,深圳举办了“范曾书画展”,同时出版了《范曾画集》。到了1997年,又有《范曾诗稿》和《十翼还甲自寿》两部作品问世。
1998年,“范曾的艺术世纪大展献给2000年”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众多知名人士包括陈省身、杨振宁、季羡林、李锐、吴祖光等发来贺信。其中,画作《丽人行》以1200万港币价格成功售出。而散文《风从哪里来》则荣获了散文类奖项。
2005年4月6日,范曾特意为最新出版的《大学语文》绘制插图,共计17幅,这些画作都是与教材中选录篇章相关的人物画像。
2008年,范曾荣获法兰西公民之星金质勋章,他绘制了大型画作《唐人诗意图》,该作品被永久陈列于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之中;他还为“奥林匹克美术大会”构思了《弈秋课徒图》,这幅画作在大会展厅的核心位置得到展示。
二零一零年三月,范曾为上海世界博览会构思了画作《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二零一二年七月二十八日,节目《中国大师路》对范曾进行了访问。
“2012胡润艺术榜”已经发布,范曾依靠2011年作品销售额达9.4亿元的数据,再次成为中国“最贵在世国宝艺术家”。他1997年的画作《八仙图镜心》,在北京九歌那里以6900万元的价格成交。
2013年5月,范曾、杨振宁和莫言来到北京大学,共同参与央视的特别节目《开讲啦》。活动围绕“科学与文学的对话”这一核心,组织了与北大学生的直接互动。
2016年3月17日,范曾的著作《锦文掇英》举行了首发仪式,同时召开了相关的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