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销量下滑情况,跟小米汽车最近碰到的接连不利状况很有联系。3月29日,一台小米SU7标准版出了大事,被撞后着火,导致三人丧生。这个事件立刻让舆论炸开了锅,小米汽车的品牌形象受到了很大损害。紧接着,小米汽车在处理这场危机时,表现得相当迟钝,更加重了消费者对它产品安全性的疑虑。
在重大交通事故影响还未消退之时,小米汽车旗舰版小米SU7 Ultra又遭遇了不实宣传的指控。不少预购SU7 Ultra的顾客指出,他们高价选配的碳纤维双出风口前部舱盖与宣传不符,因此要求小米汽车实施无损伤退货。这一情况再次让小米汽车站到了舆论的风口,引起了购买者对其可信度的担忧。
针对顾客的集中反映,小米汽车于5月7日晚上发布公开歉意,同时推出了补救措施。对于尚未交付的订单,小米汽车将提供限定时间的调整服务,让客户更换为铝合金前盖板;对于已经拿到车辆,并且在本次调整服务截止前选择配置的用户,将赠送两万元积分(折合人民币两千元)。但是,这项补救措施没法彻底消除顾客的不愉快,还有许多顾客坚持要求实施完好退车以维护权益。
李颜伟剖析到,最近三个月小米SU7 Ultra的销量跌落至每周四百量级,这主要是因为有关其锁动力配置、碳纤维车顶以及二手车折旧率下滑的流言四起,进而使得租赁与黄牛市场的需求萎缩,同时网络渠道的退订行为增多。这些不利消息不仅干扰了潜在买家的选择,还对小米汽车的整体销售业绩形成了显著的压力。
值得留意的是,小米汽车在发布四月销售数据时,也表明了其当月销量环比出现了下降。虽然小米汽车在公布三月销售数据时曾指出,现阶段生产能力提升进展良好,有把握实现全年交付三十五万台的目标,不过最近发生的一系列不利情况,无疑给这一目标的达成增添了几分不确定性。
小米汽车正承受销量下滑和负面舆论的双重挑战,必须采取更有力更有效的应对策略。首先,要严格把控产品质量,确保产品安全可靠。其次,要密切联系消费者,积极回应他们的关心和意见,努力恢复市场信任。只有这样,小米汽车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保持优势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