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下半年经济运行的起始阶段。在这个炎炎夏日,经济活动被激活,暑期消费展现出新的生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正不断向更深层推进;重大项目的建设步伐加快,力度加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范围持续扩大……年中之际,各地积极汇聚力量,主动出击,稳步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进程。
观察一:夏日经济激活暑期消费新活力
万岁山景区内,灯火辉煌,古风巡游独具一格,众多侠士身着传统服饰在“江湖”中尽情游历……自入夏以来,依托其独特的武侠文化特色和多样的夜间游览项目,河南省开封市的万岁山景区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体验。
王雪莹,万岁山武侠城营销中心品宣部经理,向我们透露,自今年起,景区已推出超过100场新颖节目,并持续优化互动形式,极大提升了游客夜间游览的乐趣。她进一步说明,景区的游客数量实现了显著增长,同比增长率达到了230%,尤其在暑期,每日入园游客数量稳定在约7万人。
随着夏日的来临,众多地区纷纷推出避暑、研学、亲子等多样化的特色文化旅游项目,有效推动了暑期旅游市场的热度。
大卫·吉里,这位在贵州大学执教的英国足球教练,与他的朋友一同踏足贵州荔波的酷玩森林景区,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探险之旅。他兴奋地表示:“若有朋友造访,这里绝对是我的首选推荐。”景区内风光旖旎,气候凉爽,而精心设计的项目既富有趣味性,又极具挑战性。
新疆推出计划打造文化、旅游、体育与美食相结合的特色消费新模式;重庆举办国际啤酒文化节,苏州则开启了太湖国际啤酒音乐嘉年华;“浙BA”城市篮球联赛激烈角逐,推动文旅消费持续增长……各地纷纷采取措施,助力夏日经济热度攀升。
观察记者发现,文化繁荣、旅游业兴旺、消费市场活跃。伴随着文化旅游消费产品供应的持续增多,新型业态和场景的迅速发展,“夏天的中国”展现出了无穷的生机与活力。
观察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向纵深推进
近期,重庆宜必兴商贸有限公司为了业务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已将公司总部从重庆市秀山县搬迁至四川省宜宾市。在此之前,跨省迁移业务办理过程中,税务清算、资质重审等环节既费时又费力。然而,如今通过线上提交跨区迁移所需资料,处理未完成的涉税事务,以及各类登记迁移事项均能顺畅办理,公司得以迅速完成搬迁。公司财务负责人徐小林如此表示。
促进企业自主流动、确保不同区域间流通无阻,是加速形成成渝双城经济圈市场一体化的关键环节。据悉,四川与重庆两地已有355项政务服务项目实现了“川渝通办”的便利化措施。
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成功召开,对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深入建设进行了具体安排。随后,各地积极响应,纷纷采取行动,持续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向更深更实的方向发展。
京津冀区域重点实施产业转移和接收,借助北京非首都职能的调整,促进产业链在天津和河北的重新布局,天津和河北依托各自的产业基础和规划,有计划地接收产业转移;重庆加快对不符合规定的文件进行程序化的修订和废除;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四地签署了《长三角市场监管部门共同促进平台经济创新发展合作协议》等共计6项合作协议,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试点工作正稳步向前推进。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负责人沈海斌指出,未来工作将集中在行政审批、日常监管以及行政执法等多个领域,致力于完善一套统一的标准规范和操作流程,以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构建。
记者观察指出,打造全国性的统一大市场对于形成新的发展格局、促进高质量的发展至关重要。伴随着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一个统一、开放且充满活力的中国市场将不断为我国经济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更加明确的预期。
观察三:重大项目建设提速加力
盛夏时节,塔里木盆地被热浪侵袭。经过15年的精心建设,全长4197公里的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在7月13日实现了全线连通。这标志着我国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地区,继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之后,又完成了一项重大的基础建设项目。
重大项目构成了经济增长的稳固基石,同时也是推动投资增长的关键手段。自7月份以来,我国各地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在吉林大安,全球最大的单体绿氨生产装置成功投产;在渤海南部海域,我国规模最大的浅层岩性油田正式步入生产流程;而在贵州,实现“市市通高铁”目标的最后一个项目——盘兴铁路,也顺利完成了全线轨道铺设。
重大项目的顺利进行,有赖于政策的强劲扶持。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提供的数据,今年总计8000亿元的“两重”建设项目名单已全部公布,共计扶持了1459个具体项目。
7月18日,随着最后一轮爆破作业的结束,滇中引水工程中的香炉山隧洞5号施工支洞成功实现贯通,标志着滇中引水这一重要工程迈入了新的建设阶段。项目经理部的常务副经理张宗龙表示:“得益于‘两重’项目资金的充足保障,工程进展一切顺利,接下来我们将全力以赴,投入香炉山隧洞的攻坚战斗中。”
从云南省发展改革委传来消息,得益于“两重”项目的推动,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出稳定上升的趋势,自2025年起,这一指标已连续数月保持增长态势。
重大项目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引擎”和“保障”,其建设现场的热烈景象彰显了中国经济的旺盛生命力。这些项目的加速推进和强化实施,对于促进国内需求增长、稳固经济整体态势起到了关键性的支撑作用。
观察四: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扩大
7月25日,第八届进博会展前供需对接会上,美敦力携计划在本届进博会上首次亮相的亚太地区展出的闭环可充电脊髓神经刺激系统Inceptiv参展。该公司将进博会视为一个至关重要的平台,用以将全球创新引入我国医疗领域。
在这个炎热的夏日,多场高规格的国际展览活动成功举办,吸引了众多观众,交流互动更加频繁,取得的成果也更加显著。
第三届链博会吸引了172个来自境外的团组参展,参会人数是上一届的2.2倍;线上线下观众总数超过21万人次,这一数字比上一届增长了5%。在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上,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位嘉宾共同为高铁建设与发展成果如何更好地惠及更广泛的地区和民众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则展示了3000余项前沿科技,其中包括100余款全球首发和中国首秀的产品,展品数量和首发首秀项目均实现了比上届的双倍增长……
多次展览活动的圆满落幕,标志着我国积极向全球市场敞开大门的关键步骤,“投资我国,共创美好未来”的理念已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
自7月份起,我国首个、全球最大规模的乐高乐园在上海金山地区隆重开业,位于广东惠州的埃克森美孚乙烯项目在大亚湾石化产业园区正式投入运营,阿联酋企业斥资10亿美元采购我国的“空中出租车”……这些接连出现的外国投资合作案例,生动地展现了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成果。
李倩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的专家,指出在当前国际形势极为严峻的背景下,我国始终如一地致力于拓宽高层次的对外开放,不仅在经贸、科技、文化等多个关键领域采取主动行动,还努力实现深度融合,从而为世界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和希望。
记者观察指出,开放构成了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动力,同时也是中国向世界作出的坚定承诺。展会接连不断,商家络绎不绝;政策利好接连出台,外资企业增资扩产现象频繁;这些现象都显示出中国经济所具备的稳定性和弹性,它们为全球的发展注入了信心,并为各国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