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领域构成一个能够累积利润的“利益链条”。想要突破产量增加却收益减少的难题,不能仅关注农产品售卖的“细账目”,必须核算整个产业环节的“总收支”,将完善链条、强化链条这两项工作落实到位。
提升粮食生产者经济收益,需在粮食生产全过程进行努力。竭力将粮食生产转变为现代化农业主导产业,将初级农产品加工成优质产品,使众多农业生产者能够获得粮食生产全过程带来的额外收入。
农业领域包含耕作、仓储、流转、制作、贩卖及辅助等多项活动。拉长产业链,需迅速改进耕作模式,促使农业与其他行业紧密联合,开展整体环节的改良和配置调整,探索更多发展路径。把一粒谷物转化为可口的点心,将一包面粉加工成便捷的食品,让农产品在制作过程中提升价值,农户才能获取更大收益。
延伸产业链条,同时要注重初级产业的持续拓展,深度发掘粮食制作的多种用途,特别是文化传承、知识普及、环境保护、自然风光等层面。通过媒体走访发现,许多地区建设优质农田与美丽景观,促进农业旅游文化一体化,已成为当地村民经济收入增长的关键因素。江南的稻田转变为“稻梦空间”,人们沿着田埂观赏稻浪、参与打谷活动;面粉厂开设了体验场所,访客可以学习制作馒头、认领麦田,单亩土地的综合收益比单纯售卖粮食高出将近两倍。同时,需要促进粮食种植与养殖业、粮食深加工、网络销售及物流配送等领域紧密衔接,达成粮食产业的全方位整合与协同进步。
延伸生产环节的根本意图,是使种植粮食的农户能够从附加值中获利,收益要切实进入农民手中。借助网络销售、居民团购等途径,促成个体农户与大市场建立直接联系;大力推行“加工公司+合作组织+农户”的契约形式,凭借基础收购价、分档计价、收益分享等手段扶持农户。此外,鼓励大型企业与集体组织合作建立原料产地,实施品种统一、技术统一、仓储统一,通过规范化、集约化减少生产开销,为粮油行业发展注入动力和让种植户获得更多收益奠定基础。总之,农民收益提升既依赖政策扶持的紧急援助,也依靠产业链延伸和强化为粮油产业提供持续动力。(本报评论员高健钧)(评论员 高健钧)


		
		
